浅谈国有博物馆文物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9-07-17 05:38蓝心遥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年11期
关键词:管理问题对策

蓝心遥

摘 要:做好文物管理工作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国有博物馆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检验国有博物馆对文物的使用管理情况,发现存在文物资产利用效率不高和管理粗放的局限,导致难以充分发挥文物资产的研究、展陈价值。为弥补国有博物馆现行文物管理模式上存在的局限,本文分析了国有博物馆文物资产管理的不足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国有博物馆;文物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一、国有博物馆文物管理现状

1.文物管理制度落后

目前,国有博物馆文物管理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等相关法规,其指导思想和原则是确保文物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而忽视了文物的自身特性与研究价值,没有对文物与其他国有资产进行差别化管理。此外,作为博物馆财务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资产与博物馆其他资产共用一套资产管理系统,其间缺乏针对文物资产的个性化开发,仅就文物数量、名称、价格进行登录,无法区分相同名称文物的独特历史价值。重保管轻内涵的粗放管理模式不能充分发挥文物在文化创新和科学研究方面的潜能,也严重制约了文物的调拨和使用效率。有些国有博物馆注重文物保管工作,却忽视了文物的历史文化内涵,导致部分珍贵文物长期积压在库房,不能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服务。

2.文物管理部门间不统一

国有博物馆普遍设置了文物保管职能部门,便于加强对文物资产的归口管理,也制定了较完善的文物藏品管理制度,普遍实行财务固定资产核算和文物藏品保管双重管理体制。文物保管部门负责保管文物并按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建立和维护文物藏品总登记账,财务部门负责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设立全馆固定资产账,文物资产属于固定资产类别之一。这种管理体制实现了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内部控制要求,但因两部门登记规范不同且双方信息处于封闭状态,没有互相联通,容易产生财务资产账和藏品总登记账核对不一致等问题。

杭州某博物馆在2014年的文物资产清查盘点中发现,文物财务账和实物账出现大量名称、数量差异,主要是因为财务资产账按原始会计凭证登记文物名称、数量,藏品总登记账按文物普查要求录入文物名称、级别等内容,而征集时间较早的文物对应的入库单不完全符合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对文物信息的规范化要求,导致财务账与实物账名称、数量不统一,进而影响馆藏文物信息质量。另外,即使在财务账和实物账相符的情况下,也难以通过资产盘点确保馆藏文物账实相符。虽然《文物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规定财务部门应当定期与保管部门进行文物资产清查盘点,但实际工作中财务部门人员和保管部门人员掌握的藏品信息不对称,难以对文物的品相、年代、真伪等信息进行辨识,往往文物保管部门指定文物是哪一件,财务人员就得被动认定是哪一件,导致文物清查盘点工作流于形式,难以在流程上防范鱼目混珠风险。

3.文物管理信息化水平不够高

虽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有博物馆藏品管理系统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仍然存在明显不足,藏品管理系统功能单一,缺乏数据分析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作用。大部分国有博物馆的藏品管理系统仅实现了从传统的手工记账到现在的计算机录入,减少了人力成本,却没有在实质上提高馆藏文物管理水平,依然是对文物基础信息的简单堆砌。藏品管理系统既不能及时反映文物调拨的动态数据,又不能对库存文物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分析,进而为博物馆下一步征集文物的数量、类别提供决策依据。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文物管理信息化缺乏顶层设计,系统建设前没有提前认真做好整体设计,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把原有的纸质数据简单抄录到新系统上,没有深入挖掘对文物海量数据的专业化处理功能;二是经费投入不足,许多国有博物馆信息系统建设和维护保养经费不足,软硬件不能及时更新升级,有限预算经费仅能保障基础的信息查询功能,无法开发高附加值的功能模块;三是部分国有博物馆工作人员思想保守,对文物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将其看作是手工记录的替代,甚至认为在原有工作之外还需额外维护电子数据,属于浪费精力的重复工作,对藏品管理系统的认识停留在表层,只会进行简单的文物名称检索,使得信息化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国有博物馆文物存在盲目征集现象

文物资产是博物馆展览宣传和历史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全人类的共同文化财富。博物馆通过征集与主题展览相关的文物,更好发挥对普通大众的教育功能,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支撑。但是,当前针对国有博物馆的绩效考核体系尚未建立健全,政府主要以预算支出执行进度作为国有博物馆的绩效考核指标,缺乏对文物资源利用效率的考核。《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财预〔2014〕85号)规定:“对于所属单位当年预算执行进度低于平均进度且无正当理由的,核减下一年该单位项目经费”。国有博物馆的文物征集费用属于项目支出,如果预算执行进度不达标准,下一年该项目的预算金额将被酌情核减。部分国有博物馆为了完成当年预算执行进度而突击征集文物,存在所征集的文物与展览主题关联度不高、征集后长期在库房闲置现象,造成财政资金浪费。

二、博物馆文物管理的建议

1.完善相关资产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只将文物纳入资产核算范畴,注重文物历史购置成本,而没有充分考虑文物资产的实物管理问题。历史研究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是文物资产价值的重要体现,不能简单以征集成本衡量,有关部门应对文物资产制定有别于其他资产的配套管理制度。其次,政府应建立健全国有博物馆绩效考评体系,强化文物资产征集与陈展主题关联性监督,并将文物资源陈展时间长度和频率纳入绩效考评范围,充分发挥文物的宣传教育功能。再次,应对现行的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考核办法进行调整、修订,取消对文物征集项目支出预算执行进度的刚性考核,以征集的文物是否满足布展陈列需要为考核标准,强化文物资产的质量监督。因为国有博物馆征集文物的支出进度与时间长短并无必然联系,而现行项目预算支出管理要求,预算单位应按期对预算执行未达序时进度的项目分析执行缓慢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确保项目按预算执行。而文物不同于批量生产的台式计算机,不同规格型号产品有对应的公开市场价格,珍稀文物往往可遇不可求,价格并非由博物馆决定,几乎不可能按项目支出序时进度要求按时按量买到符合布展要求的文物,一件传世文物的价格可能远超当年预算总额,而质优价廉的文物則需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四处征集。如果要及时完成预算执行进度,国有博物馆可能会重点参考价格征集文物,忽视对馆藏文物类别和品质的长远规划。淡化预算执行进度考核指标可以避免国有博物馆征集不必要的文物,将财政资金积存下来为将来征集必要的优质文物做准备,有效杜绝资金浪费和文物资源闲置。最后,国有博物馆应建立自用兼顾统计上报的藏品管理系统,在确保征集文物账实相符的基础上满足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需要。

2.优化资产管理系统,充分利用数据资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国有博物馆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改进文物管理方法。目前,博物馆文物工作已积累了大量基础数据,但始终没有完成有效整合。现有的文物管理系统处于封闭状态,资产管理系统和藏品管理系统分别自成体系,不能解决系统间文物藏品对应问题,手工对应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因此,博物馆应高度重视文物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实现馆藏文物信息的互联互通。首先要统一业务流程,规范文物基础信息采集流程和标准。强化原始发票和文物入库单审核,确保文物信息真实完整,来源可靠。在原始数据一致的基础上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国有资产信息登录,并对每一个文物生成唯一的资产编号。其次是做到博物馆内文物管理系统间的网络互通,满足系统间的无缝对接和动态数据实时更新等要求,而不是各部门在文物信息重复录入后再进行手工核对。将现有各文物管理系统的数字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业务和财务融合,只需登录一套系统就可以全面了解文物从征集到展陈的动态信息,做到单位内部文物信息资源共享。最后,博物馆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观众带来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当今移动新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博物馆除了传统的宣传方式之外,还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展文化宣传覆盖面。国有博物馆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实现和公众的文物信息资源共享,鼓励公众参与历史文物的学习研究,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3.加强博物馆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首先,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中华文化,才能保证文物资源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文化宣传教育功能。其次,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背景和学术研究能力,研究馆藏文物历史,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并通过学术研究推动文化宣传的开展。再次,管理人员还需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既要对博物馆各内设机构职能有清晰的认识,还要熟悉博物馆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同时了解博物馆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最后,管理人员还应拥有良好的学习、培训能力。管理人员不仅要加强自身学习,营造学术研究氛围,还应注重对基层职工的培训工作,为基层职工提供培训和轮岗机会,专业的精细化培训有助于降低文物管理过程中人为操作差错。

国有博物馆的文物是重要的国有资产,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历史研究的基础。但是,文物资产管理效率低,开放共享度不高,闲置时间长。国有博物馆应进一步规范文物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文物管理精细化程度,充分发挥文物在学术研究和宣传教育中的作用,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吴红波.可移动文物普查――从数据管理到共享知识社区.博物馆研究,2016(04).

2.牟宇.遵义县文物局藏品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云南大学,2016.

3.潘志鹏.对可移动文物普查与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工作的思考.博物馆研究,2015(03).

4.朱峰.關于资源共享的国家文物网站系统的建立――馆藏文物的资源共享与管理.陕西省博物馆学会、陕西省文物局.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2005.

(责任编辑:兰卡)

猜你喜欢
管理问题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企业预算管理的问题及措施
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问题与思考
新形势下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解析
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