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甸党费背后的默默无闻

2019-07-18 08:19丁云
现代苏州 2019年13期
关键词:江阴二老党费

记者 丁云

家住姑苏区金阊街道佳菱社区,已是90岁高龄的老党员解辰萱,在七一前夕向党组织郑重地交纳了十万元的一次性大额党费,为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献上诚挚祝福。

不光是交纳巨额党费这件事,老人日常生活的各种身体力行都值得今天的我们自省、反思。

我们的贡献不够多

邮电新村一处二楼60平方米的居室内,房屋未经装修,家具也是老式。但室内四面通风,干净清爽,未见一点多余杂物,也不见普通老人家中常见的保健品之类。90岁的解辰萱和92岁的张景程夫妇就住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仍会坚持去参加社区党支部活动,此外就很少下楼了,在家中看看报纸电视,练练书法习习字。

解辰萱老人正在客厅择菜。她身穿一件衬衣,据说已20余年,老两口买菜花销一天不超30元。小辈提出过为他们装修一下住房,改善一下生活条件,被婉拒。“为党、为人民作出的贡献不够多,如今的美好生活我们受之有愧。”解辰萱老人这么说。夫妇俩党性坚定、政治觉悟崇高,对党怀着无限的忠诚、无比的感恩。

1949年7月,解辰萱21岁,在公安学校学习半年,分配到南京市公安十一分局参加工作。1954年,爱人张景程支援西藏建设,她因为已经怀孕,在重庆待产,孩子生下来三个月后,交由西藏驻重庆办事处代为照顾,便奔赴西藏与爱人一起在拉萨邮电局工作。“没有办法,工作要紧,” 解辰萱说,“当时好多女同志都把小孩安置在了那里。而且西藏的气候要抚养小孩也不容易,所以都选择留在重庆。”1957年,随组织撤离西藏,他们才接走已3岁大的孩子。

俩人先回南京,再一起调到江阴,之后组织安排张景程到苏州工作。只能调一个,解辰萱就留在江阴公安系统工作,一个人带大了4个儿子。她初在水陆派出所工作,江阴位于长江边,派出所水上陆上都管,工作很忙;后受组织关怀,调至统战系统,再之后到街道办事处。1985年,办完了离退休手续,她才到苏州与爱人汇合。

我们为能够工作感到荣幸

此次交纳大额党费的事,解辰萱早有计划。今年不但是建国70周年,也是她参加工作70周年,借向祖国、向党表达心意,也给自己作一个纪念。家人对此毫不意外,也毫不意外地十分支持她的决定。

两位老人说,“我们过惯了苦日子,对生活没什么要求,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现在的生活比过去好太多了。”

两人一直都十分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看到别人生活苦难,总想帮别人一把。解辰萱说,她小时候得过别人恩惠,就应该涌泉相报,关心穷苦的人。

年幼时,她家境贫寒。解放前帮人带孩子,却没有收入,也吃不饱饭。邻居们为她打抱不平,救助她,鼓励她出去参加工作。几乎两手空空,她考上党创办的学校。“那时我很内向,晚上跟同学挤一张床,直到分配工作的时候,指导员才发现我连被子都没有,赶紧张罗给我做了一条。”爱人张景程18岁参加革命前,也下过煤矿,当过童工。

工作来之不易,他们对能够参加工作感到非常荣幸,十分爱惜工作,工作时更是拼命努力,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张景程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安排到哪里,他毫不犹豫地服从安排。而解辰萱也在1956年通过组织的考验,在拉萨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我们应该默默无闻

二老自己生活得很节俭,但援助别人要用钱,舍得。老人没法跑远,遇上附近、身边有困难,总是慷慨解囊,解人燃眉之急。附近小区独自生活的老太陷入困境,解辰萱马上拿出200块钱给老太基本生存,老太住院,她又捐助一些。报纸上看到别人重病,她电话辗转找到报社记者,捐助一箱营养液外加500块钱。电视上看到汶川大地震的消息,她马上跟爱人商量,取出2000块钱送到居委会代为捐款……

老太太说,她的捐助从来不是大手大脚,只是看到别人困难她捐助一点,能帮则帮,表表心意。她反复强调,都是不足挂齿的事,他们有责任帮助别人做点善事。即便上交10万党费的事,她也说,“无需再报道、张扬,我们应该默默无闻。”

二老很默契,捐助的事从来都由解辰萱安排,张景程无条件支持,孩子们全力配合。他们的孩子个个有出息,生活得很好,让二老没有生活负担,有余力助人。这与二老一直以来的身体力行,对子女的严格教育息息相关。“小时候吃过晚饭后,我不准他们出去,全部在一个小房间里写字读书。”家庭生活条件属中上等,但每年寒暑假,孩子们要自己做外发加工的手工活,赚取学费。解辰萱还开了个玩笑,“不像现在,我老太婆讲话没得用了。不过现在社会对人的要求也不同了。”

二老生活得简单、简朴,不为俗事烦恼。一个儿子住附近,每天下班都来看看二老。老人开心地说,下半年,待江阴的大儿子退休后来苏州定居,他们全家终于大部分人在苏州聚齐了。

猜你喜欢
江阴二老党费
魅力江阴
《登江阴黄山要塞》
江阴特产——马蹄酥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党费那些事儿
我为爸妈当“秘书”
一封家书
党的女儿
身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