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红色基因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2019-07-19 09:34杨国锋王艳齐福兵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21期
关键词:教育研究红色文化思想政治

杨国锋 王艳 齐福兵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实现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必须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新时期红色基因融入到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红色文化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 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提供着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对于广大高职院校大学生来说,在高职院校的教育阶段,大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及思想品质能够得到迅速的提升,并对其未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正因如此,我们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切实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思想观念。[1]

一、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红色文化内涵非常广泛,它既包括我国国家的发展历程,也包括国家数千年来的精神文明成果。红色文化对于我国今后的发展以及我国公民的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具体来说,将红色文化引入到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2]

1.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所谓红色文化,主要是指共产党在发展历程中积累的精神文明成果,将其融入到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一方面可以使广大学生加深对革命艰辛历程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使其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3]

2.有利于丰富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笔者认为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有必要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活动中。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的革命精神,可以使学生深入的了解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等革命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精神,从而丰富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精神世界。[4]

二、优化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经分析

1.实现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化。将红色文化融入到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应当实现教育形式的多元化,打破以往传统的落后的教育模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断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文化建设。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从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情况出发,在深入了解大学生思想情况下,带领学生加深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思想文化。例如教师可以督促学生参与校园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到相关革命旅游景点去旅游等,丰富大学生的思想认识。

2.不断深化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将红色文化融入到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目的在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不断深化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只有这样才够将红色文化的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不断地鼓励大学生传承革命精神,使学生在接触红色文化的过程中树立民族意识,加深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维护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习惯,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3.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学习环境的好坏对学生学习兴趣,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不论是内部环境还是外部环境,其对学生的影响力都是非同小可的。广大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当打造一支专业的、水平较高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为学生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积极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技術通过各大平台对学生展开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来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程度,使学生在红色文化环境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结语

总而言之,将红色文化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既有利于学生思想观念的成长,也能够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可谓是一举多得。因此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与工作,为广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思想政治学习环境,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式,深化教学内容,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率,将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武来成.激发红色基因推进立德树人——创新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江西教育,2017(Z1):10-11.

[2]张哲勋.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15(24):237.

[3]于衡.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特征[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5(07):93-96.

[4]李海燕.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基于高职院校师生关系视角[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5,24(01):77-80+84.

作者简介

杨国锋(1965.11—),男,山东省招远市人,汉族,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第一学历山东师范大学学校教育专业,山东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

猜你喜欢
教育研究红色文化思想政治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民族舞蹈的研究前沿与热点的对比分析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