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血浆组蛋白H4的影响及意义*

2019-07-20 02:45王力军王镜媛王紫怡宋瑞雯
天津中医药 2019年7期
关键词:二聚体分值脓毒症

王力军 ,王镜媛 ,郭 菲 ,王紫怡 ,宋瑞雯

(1.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医学科,天津 300052;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急诊医学科,天津 300308;3.天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1617)

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即脓毒症,进一步可发展为脓毒性休克,脓毒症病死率约30%~50%[1-2]。目前脓毒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1]。分子标志物是脓毒症研究热点,但尚缺乏评估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良好指标[3]。近期研究显示,胞外组蛋白(EH)剂量依赖性刺激炎症介质释放、活化凝血、诱导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形成,导致脓毒症小鼠内皮细胞损伤、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4-6]。EH由 H1、H2A、H2B、H3、H4 5种蛋白构成[7]。输注EH4抗体能阻断蛋白C活化,降低小鼠病死率[4,8]。

血必净注射液由红花、赤芍、川芎、丹参、当归等药物组成,具有抑制炎症介质释放、改善微循环、调节免疫功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功效[9]。本研究主要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是否通过降低脓毒症患者EH4,从而纠正凝血功能紊乱,调节炎症反应,改善病情严重程度,降低病死率。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2017年7月—2018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末尾为奇数者入对照组(30例),偶数者入治疗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4.60±15.82)岁;治疗组男 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5.08±14.68)岁。两组间在年龄及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或家属)均告知此研究的目的、研究程序以及参加此研究的利弊,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IRB2018-152-01)。

1.2 病例纳入标准 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SOFA),见表1。各系统分数之和即为该患者SOFA分值。在感染的基础上,△SOFA分值≥2分;或快速SOFA分值≥2分时即为脓毒症[1]。符合此标准者即为纳入标准。

1.3 病例排除标准 1)年龄>80岁或<18岁。2)肿瘤。3)失代偿性肝硬化。4)急性坏死性胰腺炎。5)慢性终末期肾病。6)孕妇。7)免疫性疾病活动期。8)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50×109/L、凝血酶原时间>16 s或纤维蛋白原<1.0 g/L)。9)不能完成该试验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照脓毒症相关指南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每日静脉静滴0.9%NaCl 100 mL+血必净注射液100 mL,每日2次。连续治疗7 d。

表1 SOFA评分Tab.1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core

1.5 观察指标 EH4:患者入院时、24 h及72 h时,抗凝管采血5 mL,4℃保存20 min后3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血浆,-80℃保存。采用上海广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EH4(批号20171226)检测试剂,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EH4水平。

血浆D-二聚体、白介素-6(IL-6)和其他指标由本院检验中心测定。计算患者入院时和72 h疾病严重程度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评分Ⅱ)、SOFA评分,并随访28 d生存状态。

1.6 统计学方法 SPSS 24.0软件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对EH4与白细胞、血小板、IL-6和D-二聚体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ROC曲线判断入院时EH4水平与脓毒症预后关系,找出最佳截断点,计算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及特异度。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参数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间EH4水平、血浆D-二聚体及IL-6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4 h时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1、0.04和0.03)。72 h时 EH4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D-二聚体及IL-6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参数的比较(x±s)Tab.2Comparison of parameter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x±s)

2.2 两组患者入院时及72 h时疾病严重程度的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APACHE II和SOFA分值无统计学差异。72 h时两组间APACHE II评分和SOFA分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2。

2.3 EH4水平与各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两组患者入院时、24 h及72 h时EH4与白细胞、血小板、IL-6和D-二聚体各参数的相关性分析,见表3。

2.4 入院时EH4水平与72 h时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入院时EH4与脓毒症患者72 h时APACHEⅡ分值和SOFA分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和0.68,见图1和图2。

表3 EH4与各参数的相关性分析Tab.3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EH4 and various parameters

图1 EH4与72 h时APACHEⅡ分值相关性分析Fig.1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EH4 and APACHE II scores at 72 h

图2 EH4与72 h时SOFA分值相关性分析Fig.2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EH4 and SOFA scores at 72 h

2.5 入院时EH4水平与脓毒症患者预后关系 60例患者28 d时存活36例,死亡24例。存活和死亡患者入院时EH4水平分别为(466.83±25.95)和(531.92±41.94)pg/m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以此值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30,最佳截断点为501.92 pg/mL,此时EH4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灵敏度为79.2%,特异度为94.4%,见图 3。

3 讨论

图3 入院时EH4水平判断预后的ROC曲线Fig.3 ROC curve of EH4 level at admission on predicting prognosis

脓毒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过度的炎症反应和凝血功能障碍是其主要发病机制,多采用抗生素、营养支持、血液净化等方式治疗。而中医学认为其与正虚毒损、络脉瘀滞有关[10]。血必净注射液是根据“四证四法”的辨证治疗原则研制的复方制剂,即活血化瘀法治疗瘀血,清热解毒法治疗毒热,扶正固本法治疗正气不足,通里攻下法治疗痰湿内阻[11]。研究表明血必净注射液可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IL-6 和白介素-8(IL-8)等炎症介质的过度分泌[12]。进一步发现其可纠正脓毒症及严重脓毒症凝血紊乱,恢复器官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及严重程度,降低病死率[12-15]。本研究发现,血必净注射液能够降低脓毒症患者24 h时EH4水平、血浆IL-6及D-二聚体水平;降低72 h时APACHE II和SOFA评分分值,与Wang F等研究结果一致[12,16]。

3.1 EH4与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 脓毒症患者常伴凝血功能障碍,影响其预后[17]。EH以时间依赖性的方式诱导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凝血激活的标志物)的生成,加重凝血功能紊乱。注射EH抗体后该复合物显著下降[18]。Dhainaut JF等[19]发现近乎100%的脓毒症患者出现血浆D-二聚体升高,其次为蛋白C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延长和血小板数量下降。血浆D-二聚体在反映凝血功能障碍方面尤为重要[20-21]。Peng W等[22]发现血必净注射液及EH4均可影响血浆D-二聚体,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此外,Yipp BG等[23-24]发现EH导致大量血小板聚集、凝血酶激活和纤维蛋白斑块形成。EH尚可激活Toll样受体(TLR),产生凝血酶,激活和聚集血小板,导致血小板数量下降。本研究发现EH4与血小板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可能与样本量小有关,见表3。

3.2 EH4与脓毒症炎症反应 作为损伤相关分子模式的新成员,EH以配体受体的形式与TLR2及TLR4相互作用,通过激活其下游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蛋白及NF-κB信号通路,启动和调控炎症因子的表达及释放[25]。EH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方式诱导白介素-1β(IL-1β)、IL-6、IL-8、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8(IL-18)和及 TNF-α 的释放[16,18,24,26]。这些标志物在抗组蛋白治疗后下降[16,27-28]。本研究发现治疗组患者24 h时血浆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与EH4有较好的相关性(r=0.69)。Wang Q等[29]发现血必净注射液下调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降低IL-6及TNFα等炎症因子释放。EH4及HMGB1均为内源性损伤相关模式分子成员。推测血必净注射液可能通过降低EH4进而降低IL-6水平。

此外,本研究中两组患者72 h时EH4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但与课题组既往研究的健康志愿者水平近似(数据尚未发表),考虑可能与EH4本身代谢有关。研究表明,盲肠穿孔结扎小鼠后6~30 h可检测到组蛋白,峰值出现在8 h[30-31]。Alhamdi Y等[32]表明EH在脓毒症后10 h开始出现,达峰时间为16~24 h,24 h 后逐渐下降。

4 局限性

首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后EH4、IL-6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下降,且EH4与IL-6、血浆D-二聚体水平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此并不能证明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其次,炎症反应和凝血功能影响因素复杂,本研究中仅将IL-6和血浆D-二聚体作为炎症反应和凝血功能的指标,略显不足。

总之,脓毒症患者EH4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死亡患者EH4水平显著高于存活者。血必净注射液可能通过降低EH4水平,发挥改善炎症反应、凝血功能紊乱和疾病严重程度的作用。EH4既是反映脓毒症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生物标记物,也是潜在治疗靶点之一。

猜你喜欢
二聚体分值脓毒症
急诊脓毒症患者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指印特征点编辑差异对档案指印匹配分值影响的实验研究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