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之“湖州实践”

2019-07-22 09:17何振华李德雄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何振华 李德雄

摘    要:湖州市暑期中学骨干思政教师理论培训已经坚持了28年。28年来,该项目以上下联动、系统管理和凝练主题为抓手,优化常态,完善了中学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湖州方案”;以养家国之情、沐理论之光、重实践之行、铸信仰之魂为重点,创新驱动,探索了中学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湖州路径”;以明确教育使命、提升教育境界、拓展教育视野为核心,立心铸魂,提炼了中学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湖州经验”。

关键词: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湖州实践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中学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浙江省湖州市有一个坚持了28年的传统项目,那就是每年暑期的中学骨干思政教师理论培训(以下简称“本项目”)。经过多年的探索,湖州市现已构建了较为成熟的中学思政教师培训模式,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品牌项目。下面我们对这一项目作一介绍,希望能为中学思政教师培养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一、优化常态,完善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湖州方案”

28年来,本项目坚持多方联动、系统管理,以主题统领培训,不断优化常态,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湖州方案”。

1.上下联动,多方协力共同组织

20世纪80年代末,中宣部统一要求,省委宣传部以高校为主,市委宣传部以中学为主,对思政教师定期开展理论培训。于是,各地都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形式丰富的培训活动。数年之后,不少地方偃旗息鼓,而湖州市却一直坚持到了今天,28年从未间断。湖州市暑期中学骨干思政教师理论培训由市委宣传部和市教育局联合主办,湖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和湖州市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学研究分会承办。2007年湖州市教育局下属机构调整后,这项活动也没有因此而停止,改由湖州市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和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共同承办。

目前,湖州市骨干思政教师培训已经列入市委宣传部和市教育局的工作计划,作为每年的常规项目开展。领导重视,上下联动,多方合力,是这个培训项目能够坚持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2.系统管理,合理设计优化流程

培训活动的有序开展需要系统管理,进行合理的项目设计,不断优化培训流程。

每年的5—7月是培训的筹备阶段,市委宣传部和市教育局牵头召开筹备会议,确定本年度的培训主题,根据主题推荐讲座专家和讲座内容,还要确定参训人数规模、分配名额、联系活动场地、草拟通知等。

培训活动一般在8月中下旬举行。开班仪式由市教育局领导主持,市委宣传部和市教育局领导对培训工作作开班动员,对思政教师发展和落实思政课程改革提出要求。如在2018年的培训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王有娣要求广大思政教师正确认识新时代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切实把握肩负的新使命,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年的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内容却很丰富:有国内国际形势报告,有最新政治理论和学科基础理论方面的专家报告,还会组织参训教师进行实地考察。

培训结束后,市教师继续教育中心除做好活动记录、宣传报道外,还要对资料进行归类归档保存。

3.提炼主题,聚焦热点关注社会

本项目以当年发生的重大时政为背景,确定培训主题,提高思政教师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使他们“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如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2013年培训的主题就确定为“民族复兴中国梦”,邀请省委宣传部讲师团办公室主任李泽泉博士作“中国梦”辅导报告,还组织参训教师考察了上海田子坊文化产业园和上海科技馆等地,进一步坚定了实现中国梦的信心。随后几年的培训主题,如2014年的“开放型经济发展”,2015年的“生态文明建设”,2016年的“实现湖州赶超发展”,2017年的“深入学习‘两山理念”,2018年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等,都是聚焦热点、关注社会的。

这些培训主题既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又有鲜亮的生活色彩,还有现实的教育教学意义,不但增强了参训教师的政治意识,同时也使我们的思政课堂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曾十多次参加本项目培训的王卫华老师说:“每一次的培训都会极大地开拓我的理论视野,极大地激发我更进一步成长的决心。”王老师将时政素材创造性地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使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跃上新的台阶,于2014年评上了省特级教师。

二、创新驱动,探索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湖州路径”

本项目以创新驱动实践,探索出了以培育家国情怀、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铸就信仰之魂为重点的中学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湖州路径”。

1.养家国之情

思政课要讲好中国故事,思政教师一定要有家国情怀,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故本项目实施非常重视邀请专家介绍国内外形势。从专家的专业背景看,有的来自党组织,如市委宣传部等;有的来自政府职能部门,如市发改委、市统计局等;有的来自高校和党政院校;还有的来自个体经济协会等社会组织。从培训的内容看,有的介绍近期召开的重大会议精神,如“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等;有的是以点带面地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如“湖州改革开放40周年”等;有的介绍我们正在进行的重大改革,如“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中学政治教师法治精神的培养”等。

培训活动不但增进了教师对国情鄉情的了解,而且也丰富了思政课堂教学的内容。如秦尊军老师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一课的教学中,适时引入了胡继妹教授“湖州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辅导报告中的重要统计资料,学生对这些接地气的家乡发展数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4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无比自豪,爱党爱国之情在思政课学习中油然而生。

2.沐理论之光

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的政党。学习政治理论是思政教师提高政治理论修养的基础,也是上好思政课的重要前提,关系到思政课堂教学的理论层次和思维含量,直接影响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政教师在理论学习上必须与时俱进。

本项目培训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政治理论学习,每年都会邀请专家讲授相关理论,其中具有重要节点意义的报告主要有2003年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2008年的“争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者和推动者”、2011年的“七一”讲话精神、2015年的“‘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学习解读”、2018年的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等。理论的高度、翔实的数据、丰富的内容,很多专家的报告都让参训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重实践之行

思政课教学“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中学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如果没有生活的源头活水不断注入,就很难做到教学的有效和生动。

本项目自1991年启动以来,累计组织了思政教师1000多人次进行实践考察,考察地点分布在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的30多个地方;考察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有张家港、上海宝钢、苏州新加坡工业开发园区、秦山核电站、温州私营经济、义乌小商品市场、舟山海洋经济、上海小洋山大型集装箱港口、中国(上海)自贸区,有嘉兴南湖、湖州槐坎新四军苏浙军区军部旧址、台州大陈岛,有上海田子坊文化创业园区、上海科技馆、杭州物联网小镇,有华西村、桐庐古村落、杭州余杭梦想小镇,有湖州安吉余村和鲁家村、无锡低碳经济理念馆等。实地参观考察不仅打开了教师的视界,更提高了思政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理论上、实践上提高了政治教师的素质。只要是与教材有关的内容,每次培訓都尽可能组织教师们去参观、访谈、拍照。经过这样培训后的教师的课堂,怎能不生动?

4.铸信仰之魂

信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核。思政课“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信仰的坚定来自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刻认知,来自于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来自于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来自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深切认同,“知、情、意、行”的发展规律是思政教师信仰培育的必要遵循。

只有充满人性的真实,才能触碰到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才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精神领悟。大陈岛是台州市一个不足15平方公里的海岛。在2016年的培训中,教师们来到大陈岛上的大陈实验学校。据介绍,翁丽芬校长常年坚守在学校,儿子感冒发烧时,她只能在电话里一遍又一遍地哄着。“其他同学的妈妈都在身边,就你不在我身边!”儿子的话使她愧疚难当,只能捧着电话,泪流满面。听到这里,老师们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热泪。在大陈岛,翁校长的情况并不是个例,一批又一批扎根海岛的“垦荒精神”继承者的涌现,才成就了这颗“东海明珠”。到先进事迹发生的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听当事人介绍自身经历,比坐在报告厅里听几场先进事迹报告要真切得多,感悟也要深刻得多。“悟”出来的信仰才能真正融入思政教师的灵魂。

三、立心铸魂,凝练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湖州经验”

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明确教育使命、提升教育境界、拓展教育视野,这是中学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之“湖州经验”的核心,也是“湖州实践”的价值所在。

1.明确教育使命是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师要理直气壮地上好思政课,就要有更加明确的使命担当,这是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

首先,要有高度的学科认同。中学思政教师的学科认同是教师对中学思政学科的性质和定位、构成和逻辑、价值和功能等方面的认知和认可。对思政学科现实意义的认识,是切实提高教师学科认同度的关键。在2014年的培训中,上海市委党校一级教授冷鹤鸣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对上海乃至中国的发展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解读,老师们随后考察了中国(上海)自贸区。这让思政教师深切了解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对中学思政课的学科价值有了更深的体会,强化了教师的学科归属感和学科研究兴趣。

其次,要有坚定的职业自信。思政教师的职业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集中表现。诚如张建庆老师所说,思政教师首先要解决自己的信心、信念、信仰问题,唯有认同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从事的思政教育事业,坚信自己所传授的道理,才能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组织思政教师高规格、制度化的专业培训和不定期参加高层次理论学习活动,这不仅是一种政治待遇,更是一项政治使命。学科向内而生的认同和学科间的异质性比较,有效提振了学科教师的职业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而增强了职业自信。

再次,要有自觉的教育担当。“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中学思政教师要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当好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育使命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化为教育担当,这种担当要求思政教师在教学中直面社会上的“热点”“焦点”“痛点”,以校内外发生的事情作为情境设计和议题选择的素材,既发挥好正面教学素材的教化作用,又做到负面信息的正向开发和引导;要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推理、演绎论证、反证归谬等务实彻底的学理分析方法,以事说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有效解答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2.提升教育境界是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教师的培训也需要引导教师走自我发展之路。思政教师培训要不断提升“以人为本”的教育境界。

首先,要以“人性”为基础。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中学思政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天性出发,了解人性的复杂性,根据中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进行正面引导,充分理解学生在教学中的非预设性行为,“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的统一”。互联网时代下,师生之间信息获取渠道的对称性不断提高,凸显了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必要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选择,这是人性对中学思政课教学的要求。

其次,要以“人心”为根本。思政教师要想方设法把师生的心聚在一起,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方向,坚守正道以正人心,这是人的社会属性对思政课教学的要求。思政教师的定期培训,不仅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机制,得以使大家凝成一股绳,使队伍更团结、更向上、更具活力。

再次,要以“人民”为中心。这就要求思政教师提高政治站位,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看待各种观点,到各行各业的一线去考察调研,把人民的故事作为教学的素材和说理的依据,提升课堂思想品位,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讲清楚。以人民为中心,是人的发展属性对思政课教学的要求。

3.拓展教育视野是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多大的视野中看待学科教育,就会在多大的程度上建构起专业发展的格局。拓展教育视野是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首先,要拓展学科视野。宽广的学科视野有助于我们看清学科的全貌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中学思政课要向成长中的青少年讲述发展中的中国故事。思政教师决不能故步自封,原有知识体系不能固化僵化,要留有对接新知识新观点的“端口”;对新出现的事物不能一概否定或一概肯定,要善于客观评价和批判吸收;不能囿于成见,要看到事物变化的积极因素。本项目的培训就是要让思政教师了解教材上所没有又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事物,充实教师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只有不断学习思政学科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才能有新作为。

其次,要拓展理论视野。“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教师开阔的理论视野和深刻的理论解读,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科學性。以本(教科书)为本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今天的中学思政课教学,教师仅靠教科书上的相关理论根本无法解答学生的困惑。除了参与培训,更持久的学习应发生在平时的阅读积累中,这对思政教师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每年的暑期培训中,市委宣传部和市教育局都会为参训教师提供理论阅读书籍。如2009年的培训就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三十年三十事——湖州改革开放最具影响力典型事例》《湖州蓝皮书2008》等五套图书。

再次,要拓展改革视野。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着中学思政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思政教师要充分了解社会生活的历史背景、时代新貌和未来趋势,把一切事和理都放在奔流向前的历史长河中去看待,认识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四个自信”,也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思政教师必须具有改革视野,始终保持与时代同步伐,这样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不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贡献力量。

28年来,中学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之“湖州实践”,有力地促进了湖州市中学骨干思政教师的理论提升和专业发展,我们将继续为之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教师队伍,中学思政课必将越办越好!

猜你喜欢
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浅谈高职院校思政教师教学激情的培养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学生信任度
增强思政教师本领意识 提高思政课堂教学效果
探究如何加强项目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参与企业培训服务的实现途径
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教师队伍交流机制构成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