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课堂小意外 妙得成长大收获

2019-07-22 09:17姚伟艳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收获道德与法治思考

姚伟艳

摘    要:课堂,无论我们准备得多充分,都有可能发生“意外”。怎样让突发事故变成能为课堂教学所用的故事,是我们每个站在三尺讲台的一线教师应该注重修炼的能力。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意外”不一定是事故,也許是可以引发思考值得纪念的故事,正所谓“巧借课堂小意外,妙得成长大收获”。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意外;思考;收获

作为一名从教十几年的政治教师,笔者一直追求一种精彩流畅的生命课堂。但有时也常常事与愿违,由于学生不按套路出牌制造的“意外”经常会光顾课堂。对此,需要我们调动教学经验,启用聪慧的大脑,谨慎并恰到好处地处理好这些课堂意外。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意外”不一定是事故,也许是可以引发思考值得纪念的故事,正所谓“巧借课堂小意外,妙得成长大收获”。笔者在教学统编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过程中,有几例记忆犹新,现整理下来,与各位读者分享。

一、“意外”之疑——悦纳自己

在第三课第一框题“认识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个“照镜子写自己”的小游戏环节,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体验要细致地观察自己,从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两个方面来全方位地认识自己。同学们在课堂上欢欣鼓舞,大胆自信地照镜子,并以组为单位互谈自己的优缺点,甚至还互相揶揄,掩嘴窃笑,这时我发现有一名女生不参与讨论。由于初一学生新来乍到,我还不大确定她的名字,她百无聊赖地在我发的书写卡片上信手涂鸦,看起来那么不合群。

我走近她,询问她为什么不参与讨论,她说,“老师,我不喜欢照镜子”。我本能地问了句“为什么”,她抬眼看看我说:“老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此时,我发现她在卡片上写了三行大大的字,分别是“我讨厌照镜子”“我长得太胖太丑了”“我不喜欢我自己”。此时的我非常震惊,更加疑惑,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刚入初一、接触不到一个月的女生:她微胖、娃娃脸、很可爱,长相并不丑,可是究竟是什么让一个十二三岁花季女孩写出如此消极的话?我心中明白,这个问题是我在课堂上解决不了的,于是拍拍她的肩膀什么也没说,就继续下面的环节。下课后,我叫她来我的办公室,看得出,她很警惕,以为我要批评教育她,我们之间交流并不顺畅。连续几天我以让她帮忙收发作业为理由接近她,在她跟我越来越熟悉、亲近的时候,我让她谈谈对老师的看法,她说:“老师很漂亮,上课也很厉害。”我感谢她的夸奖之后,顺势让她说说对自己的看法,她跟我提到了她的家庭,尤其是说到她四十几岁看起来依旧貌美的妈妈和漂亮的姐姐时都不怎么开心。从小生活在高颜值家庭中,家人们总爱跟她开玩笑说她是捡来的孩子,这让她很难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自己的外貌越来越关注和不满意,于是出现了认知偏差、自卑抱怨等心理问题。我了解了问题根源所在后,直接对症下药就容易多了。半学期来,她每每对我敞开心扉时我都很感动,看到她越来越积极阳光的成长更是欣慰。

二、“意外”之喜——友谊万岁

在进行第四课第二框题“深深浅浅话友谊”课堂教学时,对“友谊的澄清”这个问题,笔者备课时认为第一部分“友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什么可质疑的,教材表达清晰,很容易理解,教学设计上没有安排活动。上课后,我正要进行下一个关于“竞争话题”的素材分析时,班级里的王姓男同学突然站起来说:“老师,书上说,因为自己变了,对方变了,或者环境变了……有些友谊则会逐渐淡出。我的小学中相当要好的朋友有三个,现在我们没分在一个班都不怎么来往了,我真难过,是因为我们都变了吗?我们的友情真的都不存在了吗?”这个学生满眼期待,等着我回答他。此刻,我很纠结,既不想影响课堂进度,又想借此机会,好好跟他们谈谈这个“变了”的事。几秒钟之后,我做通了自己的工作,不妨深入地谈谈有关友谊的“变”与“不变”的问题。

于是,我问同学们:还有谁有这样的问题和苦恼?好多同学都附和说有同感,但也有部分同学说,没有明显感觉到小学交的朋友淡出生活圈子。我让同学们以两种不同感受,“失去友谊”和“维持友谊”快速分成了两组,两组同学结合自身实际分别思考总结了失去友谊的原因和维持友谊的方法。令人惊喜的是,这个“意外”组织的活动,最终让学生们以自己的方式,梳理了对友谊的感受,较好地阐释了友谊两个字的含义和相关问题,不仅没有影响教学进度,反而还提了速,由此我也更深刻地领悟到了“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句话的内涵。

三、“意外”之恼——深刻反省

在第八课第一框题“生命可以永恒吗”课堂教学时,笔者安排了一个“生命刻度尺”的撕纸条体验游戏。我事先裁剪好A4纸条,并在纸条上以10为单位等距离标好0—100的刻度,准备在进行到探究生命特征的“生命是不可逆的”和“生命是短暂的”教学中应用。

活动开始,我和学生一起每人手持一张名为“生命刻度尺”的小纸条,假设我们都会活到100岁。首先在纸条上找到自己现在的年龄位置,对折撕掉,学生基本都在13岁左右,撕下了很短的一块,看到我撕下来的比他们长些,不由得哈哈大笑。我假装很不高兴,并且用充满羡慕的表情说:“老师好嫉妒你们啊!”部分学生也大声嚷嚷说,我们那一段过去的岁月也没有了,回不去了。对啊,时间是公平的,这体现了生命是不可逆的特征。

活动继续,据说我们人的一生吃饭睡觉会占去1/3的时间,同学们把剩下的纸条折成对等的三份,这次我们以100这个数字为起点,把其中的一折撕掉。学生动手撕完后说:“那剩下的是什么?不吃不睡的活着时间吗?”我说:“差不多这个意思吧,老师我努力生活的日子比你们少了好多啊!”学生们互相看看,似没有什么大的情感起伏,大多都在感叹生命的短暂。

游戏还未结束,我说,“现在,找到你们父母年龄平均数的位置,再把它撕下来”。此时,学生一片惊呼:哇!怎么剩这么短了?老师,不撕掉行不行?我发现第二排的张姓女生眼泪汪汪竟然哭了。我马上把活动叫停,趁热打铁,让学生说说感受,找了几名同学来回答,虽没有特别精彩,但表述得都挺好,道理很明白。那个刚才没忍住哭了的张同学默默地注视着我,我请她也起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可她还没调控好情绪,哽咽难言,表达含糊,我提醒她可以缓一下再讲。就在此刻,教室后面一个王姓男生大喊一句:“可真能演!”这个不和谐的声音、不友好的话一说出来,我瞬间被激怒了,安抚了女生,直接叫那个男生站起来,开始训斥他。我总以为,课堂可以活跃放松,但它是极其严肃庄重的场所,畅所欲言不等于不经思考的胡说乱讲,这既扰乱了课堂秩序,也伤害了同学感情。

就这样,很好的案例,搞砸了,我失望至极。课后进行了反思,我自省:(1)对于张同学,我不应该把还没有调整好情绪的她叫起来回答问题,触动心灵的体验并不一定需要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个环节同学们的表现足可以证明活动的正确,那些只可意会不便言传的深切情感,说出来可能会减弱内心的思考和感悟,不如直接省略掉,此时沉默是金,更有力量。(2)对于王同学,我意识到他才初一,毕竟还小,讲话不假思索,随心所欲,而我作为教师,不该不顾大局地停课训斥他,一方面违背了教师课堂规则,另一方面,这样很伤他的自尊,不利于他认识反省自己的问题。(3)对于自己,以后再遇到這样的课堂突发事故,要学会以大格局和包容心来面对,只有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明确职责所在,运用经验智慧,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四、“意外”之获——亲情永远

在第七课第二框题“爱在家人间”课堂教学时,笔者备课预设了几个敏感的关键词,提醒自己讲课时要慎重,分别是:(1)单亲家庭;(2)再婚重组家庭;(3)父母一方离世或孤儿;(4)留守托管儿童;(5)二胎家庭;(6)有青春期心理问题的。课堂上,当学习书本第78页“阅读感悟”中“闹钟没有妈妈的味道”这一内容时,讲到亲人离世问题,我觉得在此处进行教育疏导几句就过,说了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很正常,刚讲到这里,班级里的李姓女同学就把食指放在嘴上,做了个“嘘”的动作,提示我把话打住,并回头看向后排的一个女生,我发现她低头趴在桌子上,似乎在哭。瞬间我明白了李同学的用心良苦和那个女生的基本故事。但是我并没有停止,认为这恰恰就是个好时机,回避永远解决不了问题,不如干脆讲通说透。

于是,我借着这两天的热点新闻事件说起,讲到前些天MH370新闻宣告不再继续搜救,五年,凭空消失没有结果,那一飞机的亲人们怎么办?昨天葫芦岛建平县奥迪司机韩某华,逆向行驶,冲撞学生,5死19伤,他们的家人又当如何?我从自然规律讲到意外事件,讲到今天的幸福生活和看到明天的朝阳升起都是我们的福分。从我自己痛失亲人到电影“寻梦环游记”中“虽然物质真实的她不在了,但只要我们还记得她,她就一直活在我们的心里”。我和学生一起缅怀亲人,感受生死,说到痛心处我也不能自控,有几个学生泪流满面,那个向我打手势的李同学也眼含泪水不断向我点头。我边讲边走到那个女生身边,用力拍拍她的肩膀,等待她的回应,她揉了一下红红的眼睛,冲我使劲儿点点头,嘴角似乎牵起一丝微笑,也是这一丝微笑让我心满意足。初中学生内心其实是极其丰富而敏感的,我们的教育不要漠视忽略他们心灵深处的美好情感,更不要冷冰冰地就只有书本条条和试卷成绩,要让我们的知识带有温度和爱意。事实上,我在讲解引导他们的过程,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劝解和救赎呢?

猜你喜欢
收获道德与法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关于岐山县玉米机械化收获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收获》推出“行距”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