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玉林地方人士文学著述研究

2019-07-23 02:08谢朝容
梧州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北流王力玉林市

谢朝容

(广西玉林市图书馆,广西 玉林 537000)

玉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古称鬱林。今玉林市辖玉州区、福绵区、北流市、容县、博白县、陆川县和兴业县共五县二区。民国时期,今玉林市辖区有鬱林(主要为今玉州区、福绵区)、北流、容县、博白、陆川和兴业六县。本文所述之玉林地方人士文学著述,仅指今玉林市域内民国时期地方人士通过撰写、翻译、纂辑、注释等各种著作形式成书的文学类著述,不含单篇文章或散见于各报刊的作品。

一、民国时期玉林地方人士的文学著述

玉林自古以来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自清代起,就颇有博学多识、横跨多个领域的文人,民国时更出现像陈柱、冯振、王力、封祝祁、何诹、吕一夔、冯振、李耿、吕集义、秦似等在广西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名人,他们创作了一系列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学著述,内容涉及文学理论研究、小说、杂文、散文、诗歌、传记文学、讲演录等各方面。有据可查的作者34人,主要作者有陈柱、冯振、王力、封祝祁、何诹、吕一夔、李耿、吕集义、秦似、陆更存、苏绍图、何德舆、张佐治、黄绍璟、李晃卿、封培俭、陈一百、关锡琨、朱光、何烈文、苏绍章、黄常、陈昶、吕炳升、宾紫明、牟懋维、周嘉志、黄常等。

民国初期文学,是在清末诗、词、文创作较为兴旺,大部分文人作品不断辑编刊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比较有成就的民国文人文学创作,当数北流人陈柱和冯振二人[1]。陈柱的《待焚诗稿》(15卷)和冯振《自然室诗稿》(一、二、三集)是清代进入民国时期的有分量的文学著作[1]。陈柱(1890-1944),号柱尊,北流县(今北流市)人。毕业于南洋大学,历任广西省立第二中学校长、梧州中学校长、无锡国专教授、交通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央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等职务。一生著作等身,是民国时期国内著名的国学大师,也是广西著名诗人、著作家。他的主要文学作品有《待焚诗稿》《待焚诗稿二集》《待焚文稿》等;冯振(1897-1983),原名冯汝铎,字振心,号自然室主人,北流县(今北流市)人,民国期间历任无锡国专讲师、教授、教务长,上海暨南大学、交通大学、广西大学讲师、教授。建国后任广西师院(今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他在民国期间创作了众多的爱国诗歌,对诗词的研究、教学和评论也有多部著作面世。《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七言律髓》等专著对我国古典文学研究意义深远。

民国时期从事文学创作的玉林文人,还有封祝祁、何诹、吕一夔、陈闲、李耿、秦似、谈路等。封祝祁(1876-1959),字鹤君,容县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举人,1930年任广西大学秘书主任,后任广西通志局长。一生写诗千余首,著有《鹤君诗文集》《檗庵诗存》。何诹(1882-1925),字子康,兴业县人,民国初期曾任郁林县速成师范学校校长,小说《碎琴楼》拍成电影,由郑正秋导演,胡蝶主演,誉满岭南,作者因此有“南方才子”之称。吕一夔(1885-1947),字清夷,陆川县人,曾任民国广西财政厅厅长,创作了《劝国民抗战歌》等大量反映革命斗争的诗歌,出版了《吕清夷先生诗联钞存》。李耿(1912-)字耿仁,笔名冬竹等,陆川人,30年代起从事文学创作和编辑工作,创办文艺刊物《雷莺》,发表新诗、旧体诗、长篇小说、理论文章等数百篇(首),出版《中国文学史》等专著。秦似(1917-1986),原名王辑和,博白县人,抗战期间积极参加桂林抗战文艺运动,主编《野草》月刊、《文学译报》,出版了文学传记《居里夫人传》等。

在文学研究方面,北流的陈柱、冯振,博白的王力和陆川的李耿,是民国时期较有影响力的学者。陈柱对古典诗词研究成果较多,主要著作有《白石道人词笺评》《四十年来吾国之文学略谈》《〈文心雕龙〉增注》《诗学大义》《先秦文学概要》《守玄阁诗学》等[1-2]。王力(1900—1986),字了一,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对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研究也在较深的造诣,其作品《希腊文学》《罗马文学》等。李耿1942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史》,是广西最早的一本中国文学史,具有开创价值。

二、民国时期玉林地方人士文学著述的出版发行

利用今国家图书馆、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玉林市图书馆等各级图书馆的书目检索系统,可检索到的民国时期公开出版的玉林地方人士文学著述60余种。除了正式出版刊行的著述外,还有诸多文学作品以抄本、家刊、坊刊等形式成书并传世。通过《广西省述作目录》《广西通志·文学志》《广西通志·出版志》以及玉林市各县市志等多种方式查询统计,民国时期,玉林地方人士通过撰写、翻译、纂辑、注释等各种著作形式成书的文学类著述约130种。

(一)成书并传世的文学著述

民国时期,玉林地方人士通过撰写、翻译、纂辑、注释等各种著作形式成书且正式出版刊行或手抄、家刊、坊刊流传的文学著述约100种。具体文献信息见表1。

表1 民国时期玉林地方人士文学著述简表(按出版年顺序排列,未知出版年作品排后)

文献名称责任者出版时间文献类型通俗歌何烈文1912诗歌集碎琴楼何诹著1913长篇小说小菩萨何诹著1924小说双凤记何诹著1924小说养性轩集张佐治辑1926文集曹子建诗研究陈一百著1928文学研究苦儿记王力著1928中篇小说女王的水土王力译1929法国小说待焚诗稿陈柱撰1929诗歌集说诗文丛第1集陈柱著1930文学研究论文集水土王力(署名王了一)译1930翻译小说续风陈柱编1930古典诗歌集幸福之年王力(署名王了一)译1930挪威小说少女的梦王力(署名王了一)译1931法国小说沙弗王力(署名王了一)译1931法国小说半上流社会王力(署名王了一)译1931法国小说松声轩全集吕炳升著1932文集待焚文稿陈柱撰1933文集希腊文学王力著1933文学研究自然室诗稿冯振著1933诗歌集剑胆琴心牟懋维1933小说山围精舍诗稿冯振著1933诗歌集评注魏三祖诗选陈柱选注1934文学研究小芳黛王力(署名王了一)译1933法国小说罗马文学王力著1934文学研究屠槌王力(署名王了一)译1934法国小说沙茀王力(署名王了一)译1934多幕剧白石道人词笺评陈柱编1934文学评论重修勾漏白沙两洞诗集关锡琨编辑1935诗集四十年来吾国之文学略谈陈柱著1936文学研究婚礼进行曲王力(署名王了一)译1934多幕剧生意经王力(署名王了一)译1934法国小说讨厌的社会王力(署名王了一)译1934多幕剧卖糖小女王力(署名王了一)译1934多幕剧我的妻王力(署名王了一)译1934多幕剧爱王力(署名王了一)译1934多幕剧

(二)未刊行的文学著述

除上述公开出版、印行或手抄、家刊、坊刊传世的作品外,民国时期玉林地方人士创作的文学著述尚有一部分已经成书但当时未刊行的作品。据《广西省述作目录》记载,截至1934年,未刊行的玉林市地方人士文学类著述有42种,剔除1934-1949年间刊行的作品外,可查之未刊行作品约39种。如陈柱的《文心雕龙增注》《玄守阁诗文话》《待焚诗话》《待焚学稿》《诗学大义》《三品诗选》《粤西诗拾》《爱国诗人》和《粤西十四家诗抄》等文学著述未刊行[2];冯振的《自然室文集》《自然室札记》[8],何诹的《何诹诗集》《小菩萨》《古老爹》《泣苍天》《红袖军人》《屠狗大兄》;陆更存的《容管诗在》《绿波词》《绿波词遗稿》《曦兰室词》《汉碑集》《杂文》等[2,10];此外,还有吕炳升的《松声诗选》、苏绍图的《榕树庐诗集》、朱为潮的《一鹤诗文集》、文国华的《止属诗文集》、张立功的《峤山浪吟草》、植厥基的《峤山诗草》、苏业魏的《养云山房诗草》,苏绍章的《天放楼文集》、《丛桂山房诗集》,黄常的《墨斋吟草》《养学余力》《默存》《墨斋聊稿》《墨斋史钞》等等作品未刊行[2]。

三、民国时期玉林地方人士文学著述分布

(一)作者地域分布

民国时期有著述成书的玉林市较活跃的文人共36人,民国时期玉林地方人士文学著述的作者分布主要以容县、北流、玉林、博白为主。在有据可查的作者中,容县有14人,玉林有6人,北流有5人,博白有5人,陆川有3人,兴业有3人。作者地域具体分布为:

容县:封祝祁、黄绍竑、黄绍璟、吕一夔、封培俭、何德舆、苏绍图、苏鉴轩、陆更存、张立功、植厥基、黄常、苏绍章、苏业魏

玉林:张佐治、牟懋维、周嘉志、李俊昂、李晃卿、文国华

北流:陈柱、冯振、陈一百、关锡琨、陈昶

博白:王力、秦似、宾紫明、朱光、朱为潮

陆川:吕炳升、李耿、吕集义

兴业:何诹、何烈文、何拔

(二)文献著述分布

民国时期,玉林地方人士通过撰写、翻译、纂辑、注释等各种著作形式成书的文学类著述约130种。公开出版的玉林地方人士文学著述60余种。手抄、家刊、坊刊传世的作品约25种,未刊行作品约39种。在文献著述的地域分布上,以博白、北流籍人士著述居首,其次为容县。

博白:作者5人,文学著述38种。其中王力27种,秦似8种。

北流:作者5人,文学著述38种,其中陈柱24种,冯振9种。

容县:作者14人,文学著述28种,其中陆更存8种,封祝祁4种。

兴业:作者3人,文学著述11种。其中何诹10种。

玉林:作者6人,文学著述7种

陆川:作者3人,文学著述5种。

(三)文献保存分布

民国时期玉林地方人士文学著述,主要收藏于广西图书馆、桂林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玉林市域公共图书馆收藏甚少。广西图书馆、桂林图书馆所藏之民国时期玉林地方人士文学著述,可见于《广西文献名录》一书。

猜你喜欢
北流王力玉林市
林白的北流书写及其价值
墨韵书香
绘颜绘色
玉林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TSH切值在GSP分析仪上的设定
保险理赔知多少
王力手迹
艺术百家:王力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研究
北流河故事
为王力先生一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