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桃花源》:似真似幻的追寻

2019-07-23 01:34程亦凡
读者欣赏 2019年7期
关键词:赖声川江滨春花

程亦凡

《暗恋桃花源》讲述了一个奇特的故事:两个毫不相干的剧组—现代悲剧《暗恋》剧组和古装喜剧《桃花源》剧组,都与剧场签订了当晚彩排的合约,由于演出在即,他们不得不同时在剧场中彩排,于是双方展开了对舞台的“争夺”,互相干扰,从而产生了看似混乱实则和谐的奇特效果。新奇的“戏中戏”式编排为编导提供了广阔的艺术空间,剧中象征的表现手法,起到了尖锐而戏谑的隐喻作用。

幻想般的桃花源

作为一出古装喜剧,《桃花源》的剧情源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与原作一样,剧中的老陶在武陵以捕鱼为业。作为渔夫,他捕不到大鱼;作为丈夫,他丧失了生育能力,也无力阻止妻子春花与房东袁老板的私情。

该剧虽以喜剧手法来刻画老陶,但细节处仍将他的悲惨境遇表现得十分鲜明。他一直生活在压抑的环境中,扮演着失败者的角色。他在剧中说道:“武陵这个地方,根本就不是个地方。穷山恶水,泼妇刁民,鸟不语,花还不香呢!”其中有一个细节充满讽刺意味:老陶想要喝酒却打不开瓶塞,春花却轻易打开了瓶塞,并随即给袁老板斟了酒,老陶见状暗自失落。难以打开的酒瓶,既隐喻了妻子紧闭的心门,又暗指老陶压抑苦闷的内心世界。正因为如此,他的性格变得急躁,举止疯狂夸张。有一幕戏是他疯狂地踩地上的大饼,大饼象征与他敌对的一切事物,包括家人和生活。

在《桃花源》剧组第一幕戏的排练过程中,布景上有一块看似是失误所致的桃树状的窟窿,此处的留白设计实则是一个隐喻。老陶离家出走,溯流而上,经过急流和漩涡,终于到了桃花源,这块“留白”就像是他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不久,老陶结束了在桃花源无忧无虑的生活,回到武陵后却发现,春花已经与袁老板成家生子,他感到极度绝望,试图再次寻找桃花源,可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了。此时,布景上的留白已经补上,预示大门已经关闭,桃花源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在戏谑、滑稽的表象背后,暗含着荒诞而又悲剧的意味。事实上,《桃花源》本身就是一个象征理想的意象,是一场梦。

梦的破灭

如果说《桃花源》是一场关于幻想的梦,那现代剧《暗恋》则是一场关于破灭的梦。男女主人公江滨柳和云之凡因战乱相遇,也因战乱离散。其后两人不约而同逃到同一个地方,却彼此不知情,苦恋40年后才得以相见,此时男婚女嫁已多年……

在剧的开场,云之凡和江滨柳沉浸在绵绵情意中。云之凡向江滨柳如此描述自己逃难的经历:“我妈妈带着我们几个小孩逃难,我们从滇池出发到高桥,又连走了两天两夜的山路。结果我到了一个好特别的地方。我的天啊,那儿满山都是野花,那儿的人说话我们完全听不懂,可是他们对我们很好。”此番话不禁让人联想到《桃花源》,每个人都向往安宁,渴望一个有爱、幸福、平和的世界。

另一幕戏中,舞台上病房的周围设置了三面墙,“墙”象征着束缚与禁锢。相反,剧中反复提到“门找不到了”,“门”代表着逃离。没有通往理想世界的“门”,却有束缚自我的“墙”,这样的设计颇具讽刺意味。然而,当云之凡再次出现后,门也出现了,这暗示江滨柳多年的心结已打开。

赖声川还将护士与江妈妈的对话、江滨柳与梦中的云之凡的对话同时安排在一起,呈现出一半现实、一半梦境的效果。舞台的一边,江妈妈感叹着时光的飞逝,诉说着自己与丈夫的隔阂。舞台的另一边,见到云之凡的江滨柳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时,一句“仿佛一切都停止了”的台词极富意蕴,意味着三个人曾经的时光一去不返。这出戏自此由戏谑转为悲戚。

此处,赖声川故意把江滨柳与云之凡在台上的位置分得很开,与开场时二人的亲密形成对比,更添物是人非之悲怆感。两人终于得以相见,却无法回到过去了。

寻找“刘子骥”

除了激烈对峙的剧组人员,另有一个游离于剧组之外的神秘女人。她打扮夸张,举止疯癫,痴寻心上人刘子骥,这个女人贯穿整部剧的始终。她初次登场,是在两个剧组首次交锋之时,她疯癫地跑上台,大喊:“看到刘子骥了吗?”最后一次登场则是在剧的结尾,被刘子骥抛弃的女人独自一人站在台上,突然向空中抛洒纸钱,随后她脱下外套,摘掉假发,剧情至此结束。

这个无名的怪女人始终执着于寻找,夸张的言语、荒诞的行为,在她身上呈现的是另一个故事。她想寻找的刘子骥出自《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刘子骥在《桃花源记》中寻找桃花源直至病终,女人其实与刘子骥十分相像。有人认为,刘子骥的谐音可理解为“留自己”。《暗恋桃花源》中的每个人最后都失去了心爱之人,只留下了迷茫的自己,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疯癫女人对爱情的寻找,对自我的寻找,对美好事物的寻找,为剧作增添了不少悲剧色彩。

赖声川先生编导的《暗恋桃花源》实现了独特的剧场新美学的创新,将象征和隐喻与喜剧手法融合,在逗乐观众的同时,撞击着人们的心灵。“错乱”亦能“和谐”,这也是赖声川对人生的态度。

无论是苦恋的江滨柳和云之凡,还是春花、老陶、袁老板三人,抑或是寻找刘子骥的白袍女人,都将自己的期望隐藏于“尋找”之下,都将自己的心声表现在细节处。那些对细枝末节的刻画,恰恰展现了现代社会的某些症结,让整个社会的神经为之震颤。每一个观剧者或多或少都能在《暗恋桃花源》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桃花源”。

猜你喜欢
赖声川江滨春花
休妻用狠招
吃虾记
赖声川首部网剧《王子富愁记》登陆优酷
让汽车开到终点不停车
美丽春花
暗恋桃花源
一张会行走的床
我是玫瑰你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