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民众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中生态发展的中国化

2019-07-24 10:33惠筱雅
智富时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生态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

惠筱雅

【摘 要】生态环保的话题是这个国家民众一直关注的重点,也关系着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议题。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是可以找寻出有关于自然、人和社会关系的一系列内容。通过结合当前中国实际来讨论马克思的生态观,对于解决当前重大民生问题有着重大的长远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态思想;生态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这些年来一直备受民众关注,其主要原因在于关乎当前我们生存环境以及下一代将要面对的生活。我们的有关职能部门也将生态环境作为首要的重视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相关管理体系建设等积极举措。2018年3月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国家成立组建了生态环境部,地方有关部门则相继建立了河长制、五水共治等办法用于环境的治理当中。这些措施都展示了这个国家在治理环境生态发展所遇到挑战时的积极态度,而这些问题的解答其理论依据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的生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后的得出宝贵经验。在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当中,自然使用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的自然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中国化则是在解决中国自身的问题当中恰到好处,这样才使得问题得以解答,提升了处理问题的有效度。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的指导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为我们做出了正确的思想引领。一百七十年前,马克思发表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当中,“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1]随着人类活动,人类将进行大量的树木砍伐,导致大量的森林资源被破坏。树木被人类生产成木制品、纸制品和能源燃料。虽然从其中得到诸多,但是却无忽略由于人类砍伐森林造成的一系列后果。由于树木的匮乏,大量土地裸露在外,土地沙化随之增加。前些年几乎每年春季我们国家北方地区都会遇到大量的沙尘暴。水土流失严重不仅仅会带来沙尘天气,也造成地表水资源的匮乏。北方大多数城市所用到水资源均属于地下深掘开采,由于水位的降低,造成了水位的开采越来越深,导致了用水困难的情况。如何理解马克思对于人类和环境关系的基本含义?由此看来,这其中涵盖一系列基本含义:首先,是这个人类所居住的环境创造了人类。人和环境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人类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层次。主体在认识客体的时候,对于客体的实质和发展规律以思维的形式内化于主体的理解体系当中,这个发展的脉络实际上就是环境人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进程,这个进程等同于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主体,在这个进程中人类的主观世界得以提高与改变。其次,人类也去创造了环境。人类在改变环境的过程当中,由于自身所具备的主观能动性,将主体的本质对象化,外化于客体当中,这样就能够使外部的环境也能够具有主体的目标意志和本质能力,转变成一个具有自在自然之中没有人化影响的自然,变成为一个新的属于人类的世界,展现出了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目标。最后,人类和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关系,由于人类的主观实践活动改变了环境,但是在这个环境当中,它又能改变人类。所以必须正确的理解人类和自然相处的哲学思想,这也就是为何马克思在一百七十多年前提出这一观点的初衷。人和自然的相统一,人和自然、社会的统一关系给我们的思维就是我们人类和自然需要在和谐善待的出发点基础上才可以做到人类全面的发展,而环境的好坏程度多少也决定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点所引出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思想就特别的重要。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出发来看,它本质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情况有机结合,更加具體的来讲,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解答中国的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当中的实际难题。现实当中,如何处理和人民生产生活与之相关的生态环境难题就成了目前亟待解决,获得一个美好的生态环境是每个中国人心目当中的美好夙愿,所以更加需要将生态观思想与当前实际相结合。如果不去结合实际,中国化思想就变得教条,当然也无法解决一系列问题。

二、中国化生态观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而当去理解生态环境的问题其实本质上就是这个国家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当中的方式问题。所以需要以合理的方式去解决当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需要让绿色持续发展的理念融进全社会的各方面发展之中,推动绿色发展形式和生活节奏。自从1978年我们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念,由于一些地域未能将绿色发展理念很好贯彻,导致出现为求发展破坏资源环境的违法行为,砍伐资源、污染排放造成大量水土污染的情况屡次出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3]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英国出现过严重空气污染事件,就是由于当时英国在进行工业大发展时,未能将环保重视。但是值得反思的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一旦将环境破坏了,制造出一些没有意义的产业,再去修复的话,则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和财力。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敏锐的洞察力、远见的战略定力,充分发展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思想精华和理论品格,深度把握新时代人和自然的矛盾特征,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4]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内涵非常丰富,全面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关乎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告诫大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思想。这些都是我们国家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鲜明体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十九大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让我们更加理解新时代生态思想的重要意义。

环境美好关乎着国人的必要生存条件,实现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就是需要我们巨大的付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每个人的付出和努力,所以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同时,始终牢记科学绿色的生态文明理念将会让我们砥砺前行,不忘初心的同时,带给我们无限美好的未来。

三、民众视角下的生态发展

1、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

思想先于行动,所以干什么事情都是思想在支配着。只有将正确的思想观念注入到实际中,才能够实现目标。所以,在民众的视角下,为了生态的发展必须要有正确的生态理念,不能像过去一样奉行人要“战胜自然,征服自然”,“人类的一切大于自然”的错误观念。生态发展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要为自己考虑也要为自己的后代创造文明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离我们并不遥远,而是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正确的生态理念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要为了生态的发展树立正确的理念,并以正确的理念指引我们的发展。

2、理性的消费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能够享受的物质财富也越来越多,正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生活水平的改善促使人们的消费能力也提高了。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方式变得不合理。在过去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对生态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危机,现在我们不能像资本主义那样引发生态危机,所以理性消费至关重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仅仅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每个人民的事,要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消耗,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也要做到多次利用和合理安排。为了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提高生产效率也是重中之重;消费观念的转变主要是绿色消费、理性消费、合理消费也是对生态发展有利,倡导人们培养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更大限度的来推动人们对消费方式的改变。

3、健全的体制机制

对于生态文明的发展也需要有完善的体制机制作为保障,具体的进行一系列的建设事宜,完善的监督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机制,对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导向和约束。GDP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准,不具有唯一性,资源消耗程度、生態效益等标准也在不断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且逐步成为评价体系之中的一个要素,进而促进生态的发展。对于破环生态环境的问题要有与之相对应的法规,并且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完善的机制体制对生态的的保障作用非常重要,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有关制度和规章,推进生态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57.

[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04:233

[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04:234

[4]中共生态环境部党组.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坚决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J].求是杂志,2018.12

猜你喜欢
生态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
道教土地伦理思想探析
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试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生态思想研究
论新媒体视野下高校德育中的理论“漂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