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易地扶贫搬迁大文章

2019-07-26 02:03顾海凇刘悦刘杨闻双
当代贵州 2019年18期
关键词:易地贵州群众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顾海凇 刘悦 图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刘杨 闻双

这是一条最彻底、最有效的脱贫途径。以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贵州让188万人搬出深山陡岩,居新家务新业,命运际遇从此改写。

贵州大山万重,隔山能喊话,见面大半天。

在乌蒙山区、武陵山区、滇黔桂石漠化片区,100多万困难群众散居于山脊山腰山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脱贫难度之大居全国之首。

有没有一条彻底、有效的脱贫路径?搬出大山、搬离贫困,成为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必然选择。

2015年12月2日,按照国务院统一安排部署,贵州省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黔南州惠水县举行,打响了全国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的“当头炮”。贵州高原上,一场改变数百万人贫穷命运的大迁徙由此上演,一篇史诗级的易地扶贫搬迁大文章揭开序章。

到今年二季度结束,贵州将全部完成“十三五”规划实施的10090个自然村寨、188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目前工作重心已经从以搬迁为主,转入到以做好后续工作为主的“后半篇文章”。

两张“上墙照”:一图胜千言,感恩的话儿说不完

毕节市七星关区碧海阳光城李润英一家敞亮新居客厅的墙上,挂着两张照片。一张是搬迁前的老房照片,一张是搬迁后的新房照片。吃水不忘挖井人。老人说,要把两张照片作为“传家宝”传下来,永远记住习近平总书记的恩情,感恩总书记、感恩党中央。

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的实践道路,诠释了各级干部用辛勤汗水换来群众感动泪水的实干精神。从乌蒙之巅的韭菜坪,到乌江深谷的“一口刀”;从黔北大山深处,到黔东南苗乡侗寨,一村村、一寨寨,留下了扶贫干部走进去动员搬迁的脚印,回响着百姓搬出来、乔迁新居的欢声笑语。

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全省随机入户抽查结果显示,群众对搬迁政策的满意度达99.46%,对配套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满意度达99.03%,对住房的满意度达98.28%,对就业脱贫措施的满意度达97.95%。

易地扶贫搬迁真正成为了造福深山贫困群众、服务全省同步小康大局的德政工程和民生工程。

坚持以自然村整村搬迁为重点,坚持贫困程度最深的村寨优先搬迁,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因地制宜选好搬迁安置点,建好搬迁安置房,搞好配套设施建设,出台完善后续扶持政策,加强技能培训,促进多渠道就业,确保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不走回头路。

易地扶贫搬迁带来了城乡格局、城镇格局和产业格局的深刻变化,还带来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的深刻变化,搬迁户把新旧照片挂在新房,对比今昔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光荣脱贫,一步住上新房子、逐步过上好日子。

这是一条最彻底、最有效的脱贫途径。以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贵州让188万人搬出深山陡岩,居新家务新业,命运际遇从此改写。

两个“工作法”:以人民为中心,则战无不胜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贵州的任务尤其艰巨。搬迁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三分之一、占全国搬迁贫困人口六分之一,贵州是全国搬迁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省份。

这是一道复杂的时代考题,检验党委、政府的信念、决心、智慧、能力。以人民为中心,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六个坚持”“五个体系”两个“工作法”应运而生,在破解难题中创造了贵州经验。

“六个坚持”“五个体系”是贵州在易地扶贫搬迁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和实践创新,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取向。

根据全省特殊的地形地貌、贫困人口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坚持从实际出发,贵州创造性探索出了“六个坚持”(坚持省级统贷统还、坚持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主、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坚持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坚持不让贫困户因搬迁而负债、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的搬迁实施路径和政策框架。

不忘初心、一心为民。在安置点选择上,贵州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这远比农村就近就地安置难得多;在建设标准上,坚持“保基本”,不让群众因搬迁而负债;在安置规模上,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不让搬迁群众找不到工作、没有收入。这些举措,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就减少了搬迁的阻力。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早在2 0 1 6 年,贵州围绕解决“搬出来后怎么办”的问题,提出了“五个三”生计保障和后续扶持配套政策。去年下半年,随着全省搬迁任务进入收尾阶段,省委、省政府及时把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后续扶持工作上来,组织力量开展了历时7个月的调查研究,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意见》及7个配套文件,作出了全力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和基层党建“五个体系”的制度性安排。目前,贵州按照抓具体、抓深入的要求,扎实推进“五个体系”建设。

易地搬迁“六个坚持”和后续工作“五个体系”,构成了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完整决策思路、制度设计,系统解决了搬迁谁、搬到哪、怎么搬、搬后怎么办等全环节、各方面问题。具有鲜明的目标指向、清晰的推进逻辑、具体的政策支撑,形成了明确的实施路径和政策框架,是符合贵州实际的重大创新举措。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六个坚持”“五个体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使搬迁群众住得放心、充满信心、过得舒心、生活安心、坚定决心,从而确保了工作的有效推进。

在织金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平远新城,搬迁户彭佑学搬进了楼房,家里墙上挂着旧房与新房的对比照。

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图为大方县凤山乡恒大幸福二村搬迁户张正英老人与儿子手持旧房照片在新房前。

两次“全国会”:走在实践前沿,搬出“贵州样本”

4月12日,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在贵州黔东南州召开。这是继2016年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后,在贵州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生动说明了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和可供借鉴的经验。

“家里多少个平方,家具都是配备好的吗?在哪里上班……”4月11日,观摩代表走进普定县鑫旺大市场安置点11栋1单元202孟娴的家。

面对观摩代表的问题,孟娴高兴地回答道:“家里一百平米,政府给我们配备了电视机、沙发和冰箱,我们买了一些基本生活用品就搬进来了。”

基础家具的配置,让搬迁户享受到了“拎包入住”的便利,也给前来观摩的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观摩下来,看到老百姓又有住的,又能就业,解决了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整体布局合理,搬迁点配套设施齐全,这些对我们的搬迁工作有很好的借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发改委主任王晓忠说。

两次“全国会”,看的是贵州怎么搬,看的是贵州怎么稳。从“六个坚持”到“五个体系”,贵州构建的易地扶贫搬迁系统工程的完整体系,让先后两次前来观摩的代表竖起大拇指。

肯定与学习,是观摩代表给出频率最高的关键词。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扶贫办主任冯庶盛说:“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这其中扶持产业的发展是关键,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值得我们学习。”

青海省玉树州副州长何勃说:“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政策把握准,实施效果好,群众满意度高,我们感受得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发改委党组书记、扶贫办主任尹如洪说:“贵州的特色是整体搬迁,并按照新型社区整体规划,多类型的配套产业和社会化的管理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

贵州结合地方旅游、文化资源优势,探索形成了以城镇化集中安置为特色的易地扶贫搬迁模式,把搬出文化、搬出产业、搬出安居乐业放在重要位置。

搬迁工作需要做细,需要做实。贵州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炼总结,完善政策举措,持续增强后续扶持工作实效,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在搬迁群众中大力培养感恩奋进、积极向上、自强自立的良好精神面貌,调动激发了搬迁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得到越来越多搬迁群众的肯定。“既然在城里扎下根儿,我们更要奋发图强奔小康。”孟娴说。

猜你喜欢
易地贵州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
贵州古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