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度到蓝田孔雀明王雕塑的形象看佛教美术中国化的过程

2019-07-26 01:15王卉
艺术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国化佛教

王卉

摘 要:佛教从印度传入后,在我国经过发展繁荣和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笔者通过对印度孔雀明王和陕西蓝田水陆庵孔雀明王的艺术风格的探究对比,从佛教思想、材质等方面做简要述评,蓝田水陆庵的开凿与发展是佛教艺术继续在汉地全面而广泛地产生影响,并且演变为中国化、本土化的过程。

关键词:孔雀明王 佛教 中国化

佛教从印度传入到目前为止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宗教艺术和雕塑艺术的发展。同时,随着佛教的发展和传入,无疑丰富发展了美术创作的内容与形式。与此同时,寺庙建筑、佛像和佛教画作都应运而生。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一些著名的画家,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传统艺术风格,此外,还受到印度和西域佛教绘画表现手法的影响。隋唐时期佛教艺术的发展已成熟。大量的佛教美术品问世,广建寺庙,将建筑与绘画、雕塑结合在一起。

在佛教艺术发展的几个世纪里,相同的内容,主题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结合本土艺术风格,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因此,佛教美术在雕塑、绘画和艺术理论等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将哲学、文化与中国传统艺术相互影响,并融合到佛教艺术,在中国化的过程中,衍生出了更丰富的内容。

一、陕西蓝田水陆庵孔雀明王艺术风格

陕西蓝田水陆庵彩塑群就是这一时期做工精湛且保存近于臻美的精品之一。它的彩绘、雕塑,尤其是殿内南北面山墙壁塑群在 “方寸之地,映出气象万千” 的艺术效果以及严谨美观的布局、精美的做工,足以在中国传统雕塑中占有一席之地。

孔雀明王,造像眉头紧锁,神情严肃,坐于孔雀之上,其身后的孔雀尾如佛光般展开。此造像的做工十分精致细腻,时至今日孔雀尾上的每一根羽毛都清晰可见,而且排列的精美有序,由内向外分三层,以左右对称之势层层叠压。菩萨坐于孔雀莲台上,菩萨身后有六层壁塑,分别塑有护法金刚力士和供养人。佛光位于背后。

骑孔雀佛像造像高约为2.5m。脸颊丰润眼睑做微微下垂状态,嘴唇上有胡须标志,眉间有白毫。螺发呈高状且有肉髻,髻顶镶嵌有宝珠,一面双臂左手低垂,左掌心向上,右臂高举,右手掌的手指上部分均毁损,整个手掌呈直立分开状。双手并無宝物相持,呈现说法印。袖口和下摆有花边图案,没有冠冕,没有耳饰和其他手臂装饰,结跏趺坐于双层仰覆莲台之上。孔雀双眼微闭,位于莲台佛像之下。周身作阴刻的网纹状。长腿立于地面前面三个脚趾分开,连着墙面的是后脚趾。孔雀向后舒展着双翅,作腾飞状与莲花台同高似乎要将莲台托起。孔雀造像通体圆雕而成,打开的孔雀屏一共五层,天然成为佛光,小云朵支架将其与佛像连接固定,整个造型浑然一体。让人叹为观止。上方及右侧已经损毁,裸露出墙面的泥皮和砖墙的痕迹。背墙有七层小彩塑,分别位于佛像的左右两边。结合圆雕与浮雕的特殊样式,使彩塑极具设计感。在整体结构讲究对称与均衡的基础上,又实现了整齐中寻找变化的艺术效果。整体感觉“满”又“多”但是满而不乱,多而秩序井然。层次分明的构图安排也将视觉重点集中在所塑形象上,周围浮雕围绕着孔雀明王而塑造,从外向内以一定的美学规律围绕着大小不同的造像。

二、印度孔雀明王雕塑的特点

印度孔雀明王发掘于印度北方邦,公元5世纪左右。用浅黄色砂岩雕刻而成,高为83.8cm。自古而来,印度北方邦就是文明兴旺发达的地区。是印度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发现的文物,历史最远可追溯到石器时代初期。

此造像以马图拉特有的斑点红砂岩为材质,这位孔雀明王一头四臂,为菩萨形,驾孔雀。 雕像面部丰满圆润,线条柔和,不过从其发髻和眼睛的表现形式来看明显受到印度教造像的影响。

佛像头部是整齐的卷发,高头冠,头发高高竖起,戴有王冠,佛像面部长圆,眉毛呈弓形,双眉几乎在鼻梁处相连接,嘴唇肥厚。 前两只主要的手用无名指裂开嘴角,后右手执宝剑,后左手拿盾牌。 盾牌上有网状格纹,颈部胸前佩戴璎珞装饰,并有耳珰,臂钏等宝物作为装饰。 两只脚踩在有卷须叶子的莲蓬上。构图对称协调,优美典雅。从其发髻和眼睛的表现形式来看明显受到印度教造像的影响,从开脸看,马图拉佛像比较宽平,鼻翼显得饱满、下唇稍显肥厚,眼睛为橄榄形,头顶是塔式发髻,面露古风式的机械微笑直视前方。孔雀和佛像都显得朴实。只有孔雀的颈部有孔雀羽毛装饰。这些特征与同时代犍陀罗佛像希腊式佛像有着明显区别,是印度本土佛像艺术风格的体现。

这种本土佛像散发出纯净的精神力量,对后来的佛像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理想人体之美和精神追求反映了印度佛教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思想的合一。孔雀在古印度的传统文化中,是一种有神圣使命的动物,人们认为它能够影响和预兆这个国家是否风调雨顺,农作物是否丰穰。再者,印度大部处热带,受毒蛇之害,孔雀被认为是毒蛇的克星。 因此,孔雀经咒本以解除蛇毒为用。传入中国以后在唐代,孔雀咒的主要功能就是求雨、止雨,到了宋代逐渐变为驱逐疠疫、祈求顺产。至明代神通更广。尤其重要的是,这种功能的拓展与道教对孔雀明王及经咒的利用似有关联。

三、佛教中国化的体现

佛教传来以后,与中国传统文化、儒道思想和封建帝王观相融合,形成了中国式的佛教美术。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佛教美术形成了中国美术史上最灿烂的艺术时期,艺术家在绘制图像时,反映的是艺术家对宗教的理解和对图式的领悟,这些图像的存在除了它自身是否精美,还有一个主要目的是让虔诚的信徒朝拜的时候心有所念所感,要显示出神力的悲悯和神威。

总之,佛教艺术的发展深受传统文化思想和封建制度的影响。这两组孔雀明王都采用对称式构图,用来突出安稳、笃定的特征。也烘托出视觉中心。

1.佛像材质的变化

佛教中国化的表现在材质选择上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用泥塑代替石刻,在魏晋时期,泥塑造像出现,直至唐宋时期,泥塑佛像盛行流传,逐渐替代了洞窟石刻佛像。因为泥塑造像与石刻造像相比,泥塑造像更能显示出佛造像艺术家的娴熟的技艺。这也是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2.佛像服饰的变化

陕西蓝田水陆庵彩绘泥塑骑孔雀明王像就是佛教中国化泥塑造像的一个典型。这些雕像形象、动态均不雷同,但衣服是典型的汉式服饰。大襟右衽,是佛教中国化的又一个典型例子。

孔雀明王的衍变只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些体现。印度佛像有着本土化特征,衣着极为单薄,一般为整个右胸和右臂都裸露在外,左肩斜披直至右腋下方,边缘搭在右肩,衣纹随身形起伏做变化。佛教传入以后,就变为了中国化的佛像造型。有着典型的汉地风俗。

四、佛教雕塑的传承与发展

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冲突与认同的交替在唐代又一次出现。异文化的移入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不断的冲突、融入,才能被接受,才能成为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在这种冲突和认同中,思想交替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蓝田水陆庵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

孔雀明王的造像在演变的过程中,就有了中国传统艺术演变的特点。印度原有“圣人身形不可描绘”的风俗观念,注重描绘佛祖的周围环境特征,比如用人物、动物等去丰富烘托场景。流传下来的佛传图并不见佛的身影,一般以窣堵坡、台座、圣树、足迹、法轮、等象征佛祖。一般用浮雕的方式去表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融汇以后,仅从孔雀明王来看,孔雀明王的造型特点从印度到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佛像就有了中国化的特征。

综上所述,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水陆庵,而水陆庵的建立和发展又是佛教美术中国化的一个缩影。也是佛教美术中国化的一个范例。它凝聚着我国古代雕塑大师得智慧与才能,无论是从巧妙的题材构思,还是纯熟精湛的彩绘技艺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直至今天,古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仍然滋养着我们的灵魂,依然闪耀着动人的光芒,依然强烈的震撼着心灵。它的开凿与发展是佛教艺术演变为中国化、本土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十二章 佛教与中国艺术)[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邹跃进.《中国美术史》(第三章 两晋南北朝时代的美术)[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3]朱仁夫.中国现代书法史(上编)[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4]吴信如.《佛教各宗大义 佛教的基本教理与修持》((三)成熟期的佛教与中国文化)[M].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中国化佛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佛教艺术
徐日昇的中国佛教观
《圣经》经文中国化
敦煌佛教疑僞經疑難字詞考釋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