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激励机制为基础的双向评价方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9-07-30 00:30肖奇贵张玉琳鲁华鹏鱼晓清张萍丽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双向实验组评价

肖奇贵,张玉琳,鲁华鹏,鱼晓清,张萍丽,岳 荣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西安 710061

临床实习是护理本科生转换和适应护士角色的重要转折点,临床实践是临床护理教育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关键环节[1]。临床实习评价是护理专业学生成绩评价的重要内容。传统临床实习评价一般都是单一的、单层次的以教师评价为中心的方法,双向评价方法是实习护生与带教教师之间双向、多层次、多视野的以实习护生为中心的评价方法。双向评价方法既有利于护理临床教学质量的控制,带教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还有利于实习生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2]。激励是指管理者根据人的行为,依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运用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多种方法使下属的创造性及主动性等最大限度地被激发,从而保证工作目标顺利实现[3]。有研究表明,激励机制可以激发本科实习护生的学习动力[4],同时,也可以增加护士的工作自主性,激发护士工作潜能且增加成就感[5]。该研究以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机制为基础,双向评价方法为主体,评价其在临床教学的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6月—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实习的77名本科护生为对照组,年龄为21~23岁,男10人、女67人;2017年6月—12月的75名本科护生为实验组,年龄为21~23岁,男9人、女66人。两组实习护生的性别、年龄、在校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习护生的护理带教教师相同,工作年限均≥5年,职称为护师及以上,均具有临床带教资格。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护理学院四年级护理实习生;②经过系统的医学相关知识及护理知识学习;③自愿参加该实验。

排除标准:①不愿意参加实验的学生;②请病假者或退学者。

1.3 方法

1.3.1实验组激励与评价方法

·激励制度。对实验组实习护生实行加分制度,分数最高的实习护生可在实习总分数中加5分;同时,对带教教师也实行加分制度,带教教师成绩可作为年终优秀护士评选和绩效考核的参考标准,同时进行档案记录。

·评价方法。采用双向评价模式对本科实习护生进行带教。①评价实习护生:用医院统一考核标准对实习护生进行评价。学生考核成绩内容包括知识技能和知识运用两大项。其中,知识技能含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项,均为25分,共50分。出科前由护士长、带教组长和随机抽取的1~2名带教教师共同进行考试。知识运用中含小讲课、床旁培训和大病历书写,分别是20分、15分、15分,共50分,均由专门的考核小组共同考核评分,考试成绩由带教教师进行记录,并在科室留底。②评价带教教师:实习护生用带教教师质量评价表对带教教师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教学态度、教学知识和教学能力三个方面,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均为封闭式问题,分值为1~10分,≥9分为非常满意,7~8分为满意,5~6分为一般,≤4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③对科室的满意度:实习护生用由医院护理部统一编制的临床实习反馈表对科室进行满意度评价,共10个条目,包括教学查房、小讲课、入科介绍、带教教师的态度、带教计划等。每项条目分为1~1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对带教教师和科室的评价表均于出科前统一完成并上交至带教组长处,带教组长做好统计,对学生提的建议进行整理,并及时组织带教教师开会讨论,针对建议进行改进。

1.3.2对照组激励与评价方法

·激励制度。采用传统表扬方法,如同时对表现好的实习护生予以口头表扬;带教教师无奖励。

·评价方法。第一,按照传统单向评价模式对本科实习护生进行带教,即带教教师对学生进行单向评价,通过医院统一实习护生考核方式进行,方法同实验组。第二,为了更好地评价以激励制度为基础的双向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对照组实习护生需按照带教教师质量评价表和临床实习反馈表于出科前统一对带教教师和科室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均收录于带教组长处,不对带教教师公开。

1.3.3评价工具及方法带教教师对实习护生采用统一的考核标准;实习护生对带教教师和科室的评价采用院级统一编制《带教教师质量评价表》和《临床实习反馈表》进行收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考试成绩、对带教教师的质量评价得分及对科室满意度进行比较。问卷均匿名填写,真实有效,共发放152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2份,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实习护生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实习护生一般资料对比,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年龄、性别及学历分布大致均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实习护生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实习护生考核成绩比较

两组实习护生考核成绩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知识技能、知识运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组 别人数知识技能知识运用总 分实验组75(45.04±0.796)(44.95±0.837)(89.99±1.202)对照组77(43.99±0.785)(43.85±0.892)(87.84±1.431)t值8.352∗7.847∗11.81∗

注:*P<0.05

2.3 两组实习护生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比较

两组实习护生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对比(如表3所示)。结果显示,实验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 别人数教学态度教学知识教学能力总 分实验组75(28.67±1.781)(29.31±1.335)(39.09±1.780)(98.13±4.199)对照组77(27.90±1.832)(29.28±1.345)(38.24±1.690)(96.05±4.314)t值2.637∗1.6373.012∗3.032∗

注:*P<0.05

2.4 两组实习护生对科室满意度的比较

两组实习护生对科室满意度对比如表4所示。结果显示,实验组对科室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两组实习护生对科室满意度的比较n(%)

组 别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实验组55(73.3)9(12.0)8(10.7)3(4.0)64(85.3)对照组35(45.5)14(18.2)21(27.2)7(9.1)49(63.7)χ2值9.38∗

注:*P<0.05

3 讨论

3.1 实习护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增强

本科护理学生临床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是一个多要素、多层面、多形式、范围广的评价体系,是临床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实践能力强、理论知识充足、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6]。临床实习不仅要培养护生的临床专业能力,而且要使他们能形成积极、稳定的职业态度[7]。有效正确的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以使师生都得到提高,带教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起到重要的作用[8]。带教教师正确运用表扬激励学生,使学生获得荣誉感和满足感。带教教师主动挖掘不同学生的优点,让学生感到被重视,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得到提高,学习自主性增强。在带教过程中,教师也会对实习护生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关的建议,以便学生进行改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临床生活,提高临床实践技能。反之,若对学生批评过多,尤其是在患者面前批评学生,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悲观、焦虑的情绪[9]。根据表2的结果,可以发现实验组的知识技能和知识运用均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激励机制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另外,具体、明确的加分制度,使实习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可以有效改善临床教学效果。其次,双向评价方法可以反馈性地调节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使教师能对实习中的问题高效集中地解决,从而提高带教教师的水平[10]。

3.2 带教教师责任心增强,综合能力提高

传统的单向评价都是单一的、刻板的以带教教师为中心的方法,评价标准往往不统一,带教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这与临床教师的学历层次有关,以往大部分临床带教教师都是大专学历,理论知识略有欠缺[11]。护理工作具有强度高、任务重、教学经验缺乏等特点,传统评价模式下的护理人员疲于教学任务,缺乏积极性,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与进行,因此,实习护生不能很好地完成临床护理的学习任务。临床教学中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12]。新时代对护理人员的要求逐渐提高,带教教师的综合水平也随之提高,传统的以教师评价为主体的单向评价方法已不适用[13]。根据表3的结果可知,在双向评价方法下,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带教教师质量评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双向评价方法可以使带教教师获得实习护生的改进建议,如希望带教教师给学生的带教时间多一点,对学生态度好一点等,教师得到学生的反馈后,一方面进行自身反省,另一方面由护士长和带教组长组织讨论会,制定新方法以提高带教教师综合水平,使带教教师能够主动、认真地学习护理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水平;同时因材施教,耐心为学生讲解。同时,也可以看到带教知识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可以判断出教师的理论知识仍然是带教弱项。在临床工作中,带教教师每天的工作仍是以操作技能为主,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仍然不高,与在校护理教师相比仍有差距,而且带教教师的学历正在向以本科学历为主过渡,教学态度和教学能力的差异显著。以往的带教工作中缺乏相关的激励制度,一般以口头夸奖为主,激励形式过于单一,带教教师为实习护生的辛勤培育工作得不到肯定,长此以往会消磨带教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欠佳,阻碍了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发展。该研究中激励机制以实质性的奖励为主,带教教师也实行加分制度,带教教师成绩可作为年终优秀护士评选和绩效考核的参考标准,同时记录档案。极大地激发了带教教师的带教自主性,对学生态度好转,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14]。

3.3 实习护生对科室满意度增加,带教氛围良好

根据表4的结果可知,实验组护生对带教科室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以激励机制为基础的双向评价方法可以明显转变带教教师的态度。以教师评价学生为主体的单向评价方法忽略了实习学生的临床感受,教师带教欠认真、对学生不耐心及负面情绪都会影响实习护生的临床实习感受,学习的积极性被打压,不利于带教教师的教学与实习护生的学习[15]。临床实习是提高实习护生的临床实践技能、专业素质和建立坚定的职业信念和信仰的重要环节[1]。对于需要逐渐转换身份的实习护生来说,教师的积极鼓励与耐心指导会使实习护生树立起对临床工作的信心。以激励机制为基础的双向评价方法可以使带教教师积极、主动做出转变,改善他们对学生的态度,为实习护生提供了良好的临床学习环境。带教教师与实习护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师生之间建立起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因此,带教教师和实习护生在互评的时候没有距离感,结果也比较真实[16]。在受到评价之后,带教教师和实习护生都怀着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态度,能用更加轻松的方式接受和学习。

双向评价方法和激励机制都已在临床教学中得到应用,以激励机制为基础的双向评价方法可综合二者的优点。护理临床的教与学是带教教师和实习护生互动的过程,激励机制和双向评价两种方法相得益彰,有助于师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促进临床带教质量提高。

猜你喜欢
双向实验组评价
双向度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降低寄递成本需双向发力
用“双向宫排除法”解四宫数独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完善刑事证据双向开示制度的思考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