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处尘封的历史

2019-07-31 08:19张晓波
金山 2019年7期
关键词:临时政府陈列馆讲解员

张晓波

穆源小学曾经为镇江私立四大名校之一,旧址位于镇江市杨家门23号。近年来,有一段精彩的历史往事,被拂去尘烟,重现于世:1935年11月到1937年11月,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镇江从事抗日复国斗争,与镇江人民结下了患难之交。

《韩国独立运动史》(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编印)第四章《镇江时代的临时政府》中,以及《白凡逸志》(金九回忆录)对“临政”移驻镇江的这段历史都有确切的描述:早在1925年冬,韩国爱国志士安冬晚、朴炳疆就曾来镇江进行抗日活动。时任镇江抗日救援会负责人、穆源小学董事长的杨公崖先生安排他们住在该校,并在该校举办抗日演讲会,请他们发表演讲。朴炳疆临别时,书写“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对联一副相赠,对联现存镇江博物馆内。1937年春,镇江抗日宣传救亡演出队又邀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负责人金九到穆源小学演讲。(摘自《江苏回族伊斯兰教史料·爱国民主人士杨公崖》)

2012年8月,镇江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史料陈列馆在穆源小学落成,并试开馆:详实的文字介绍、珍贵的历史资料、照片和遗物,重现了当年为独立复国的韩国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足迹;还原了中韩两国人民用血肉之躯铸成的真挚友谊。

2012年11月,陈列馆迎来了一批韩国客人,一位面色沉静、气质典雅的中年女性特别引人注目,她站在金九照片和铜像前久久驻足,还伸出双手,轻轻地抚摸金九的铜像。泪光闪烁中,她开口了:“感谢镇江人民历史上对韩国的支持,感谢镇江人民还记得我的曾祖父……”她是金九先生的曾孙女金在花。她动情地讲了一个细节,她爷爷金信——曾任韩国空军参谋总长、交通部长、国会议员的三星将军,到上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时,看到父亲的铜像,失声痛哭:“父亲,我来了,我又来了!”金信回忆“当年(1932年)在上海,3元大洋可以让一个普通人生活一个月,而日寇悬赏60万大洋捉我父亲,中国人民不为金钱所动,从上海到嘉兴到海盐,处处保护我父亲,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

2012年11月12日下午,陈列馆讲解员接到通知,镇江友好城市韩国釜山江西区区厅长姜仁吉,要专程到陈列馆参观。眼看着天已经黑了下来。大家心里直犯嘀咕:该不会因为事务繁忙,取消这个行程了?正在疑惑中,姜区长一行趁着夜色来了!在灯光下,姜区长一行仔仔细细地看展览,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们在陈列馆待的时间,比平常参观者足足长了一倍。

说到陈列馆的老朋友,非金宗完先生莫属。他担任韩中友好交流协会会长,他把與镇江有历史渊源的朝鲜诗人金宗直认作同宗,他带过爱婴机构工作人员、青少年学生代表团、政府机构教育工作者多次来到镇江。每次来陈列馆,都会听到他的大嗓门用熟练的中文说:“嗨,我又来了。”像是邻居亲切串门,又像是老朋友不请自来。

2013年暑期,镇江的韩资企业优利德(江苏)化工有限公司,先后组织三批青年员工共100多人来馆参观,一个企业的责任感和行动力让人肃然起敬。

2014年6月,来了四个大学生参观陈列馆,等到告别那一刻,他们才表明身份,原来他们是在中国学习汉语的韩国留学生。讲解员哑然失笑,一直把他们当作国内参观者:他们同样的黄肤黑发,同样的身材体量,流利的汉语表达几乎可以“乱真”……

江苏大学副教授龙兴乐博士是常客。特别有意思的是,他曾留学韩国,韩国教授来访时,他执弟子之礼,带老师参观;他又是韩国留中学生的老师,他把自己的课堂搬到陈列馆,与讲解员一同讲解这段尘封的历史。

参观者中有鹤发童颜的学者,有正处花季的少年;有不苟言笑的政府官员,还有谈笑风生的社会活动家;有的是随团参观,还有的独自朝圣般访问……离去时,无一不是心潮澎湃,热血奔涌。镇江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史料陈列馆,仿佛一座彩虹般的桥梁,也像一个共赢发展的平台,紧紧联系着爱好和平的中韩两国人民的友谊,让文化互动、经济交往持续不断地交流与发展。

猜你喜欢
临时政府陈列馆讲解员
博物馆当讲解员
怎样当好讲解员
我当小小讲解员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修缮开馆
论李东辉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初期的外交活动——纪念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00周年
我是小小讲解员
俄国二月革命后立国未竟与“十月”的选择
在“统一战线历史陈列馆”揭牌仪式上的讲话
重庆时期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多党合作
洪都拉斯逮捕塞拉亚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