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金湖看荷花

2019-07-31 08:19侯发山
金山 2019年7期
关键词:金湖荷花淀荷花

侯发山

两年时间过去,任凭晓文怎样折腾,村口的臭水塘还是没能变成“荷花淀”。

晓文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当了一名大学生村官。他的家乡还较为落后,打造美丽乡村一直是他的梦想,最让他头疼的便是村口那个臭水塘。在金湖的荷花节上,晓文有了想法,要把那个臭水塘种上荷花。荷花不仅适宜观赏,还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在荷花节上,晓文认识了一个名叫荷花的姑娘。

从金湖回来后,晓文和荷花一直在微信上交流。荷花是金湖本地人,也是一名大学生村官。两个人从相识到相知,也算是志同道合吧。从开始的三言两语,到后来的千言万语;从当初的谈工作,到后来的谈生活……有一次,晓文趁着醉酒,半开玩笑地问荷花:“什么时候我才能天天看到荷花?”荷花说:“等到你的臭水塘变成‘荷花淀的时候。”这话回答得很得体,也很暧昧,晓文跟打了鸡血似的有了劲头。他利用自己的关系,跑了一部分资金,又把自己买房的钱也添进去,改造了各家各户的排水系统,建造了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站……期间,晓文没少得到荷花的指点。晓文兴致高的时候,会涉及谈婚论嫁的问题。这个时候,荷花就沉默了。毋庸置疑,荷花对自己有那么点意思,但怎么一涉及主题就避开了呢?想不明白,晓文便不再去多想,一门心思地改造臭水塘。

现在,臭水塘不臭了,还繁衍出了鱼虾。但是,在荷花种植上难住了晓文。他没有经验,也不懂技术,他查阅了资料,比葫芦画瓢,不料想,无花也无果,败得很惨。晓文有些气馁,想放弃了。

荷花没有像往常那樣给他出主意想办法,没有过多地安慰他,发过来一条微信:“来金湖吧。”

晓文有点喜出望外,没等他想好说什么话。荷花又发过来一句:“金湖的荷花开了。”

当即,晓文就订了车票,第三天便到了金湖荷花荡。

两个人并排走在高邮湖湖堤上,一边漫不经心地走着,一边欣赏着连绵成片的荷花塘。正值九月,塘里的荷花一律热闹地开放着。有的洁白如雪,有的红如玫瑰,有的黄如锦缎……五彩缤纷,让人目不暇接。荷花自豪地说:“这里的荷花有五百多种,世界上所有的品种这里都有。”微风吹拂,荷叶翻卷,绿波阵阵,荷花的清香弥漫在天地间,不由得使人深呼吸,再呼吸。远远望去,“望月亭”下,聚集着不少游人,一边观荷,一边品酒、吃茶,优哉游哉,如同人间仙境……晓文逐渐从失败的阴影中出来,心情晴朗了许多。

荷花忽然问道:“晓文,我问你一个问题:一个池塘里的荷花,每一天都会以前一天的两倍数量开放。如果到第30天,荷花开满了整个池塘,请问,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

“第29天。”晓文没加思索,几乎是脱口而出。

“哇塞!真聪明!”荷花的眼睛扑闪着,亮晶晶的。

晓文说:“我是倒着推算的,第30天开满,前一天荷花开满了一半,所以是第29天。”

荷花点点头,颇有感触地说:“联想到我们人生,你会发现,很多人的一生就像池塘里的荷花,一开始用力地开,拼命地开……但渐渐地,他们开始感到枯燥、厌烦,可能在第29天的时候放弃了坚持。他们不知道,这个时候的放弃,往往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

晓文的脸一下子红了,他嗫嚅道:“荷花,不要再说了,我会坚持的。”只怕,连晓文都会觉得自己的话苍白无力,没有底气。

荷花话题一转,说:“晓文,你知道我的名字为啥叫荷花吗?”

晓文摇摇头,心里有点埋怨荷花,关于种植荷花,是组织村里人外出参加培训还是请高手指导,下一步怎么办,还有,他们的关系往哪方面发展,这才是他想听的话题。没容他多想,便被荷花的故事吸引了。

荷花两岁的时候,父母出车祸去世,她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爷爷没有别的手艺,为了养活祖孙三人,爷爷就在门前的水塘种植荷藕。荷藕全身都是宝,藕、莲蓬既可当食物,又可当水果;荷叶不但是多道名菜的佐餐配料,又是食品包装的“保鲜袋”……她是吃着荷藕长大的,到了上学报名的时候,“荷花”便成了她的名字。说到这里,荷花动情地说:“奶奶五年前去世了。爷爷今年78岁,身体还算硬朗。将来我要嫁人,爷爷便是我的‘嫁妆。”话音刚落,荷花察觉说漏了嘴,抿嘴一笑,跑远了。

晓文忽然间什么都明白了,迈开大步去追荷花:“荷花!荷花!”

猜你喜欢
金湖荷花淀荷花
衣食父母(外一首)
朱光武和他的金湖宏源国际大酒店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都金湖明天更美好
白洋淀里盛开的美丽荷花——《荷花淀》“五美”赏析
品析人物语言,感受美好情感——《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