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微课巧破小学数学小组合作中的计算“错误”生成

2019-08-01 08:48谢小花
儿童大世界 2019年7期
关键词:口算同桌错误

谢小花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雅居乐小学,广东 广州 510900 )

小学数学课堂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现在的大环境下,合作探究学习成为课堂的主要环节。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错误频频出现,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很多老师费尽心思地去纠正,甚至有的老师害怕学生出错,始终把握着课堂的主动权,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学习,这种课堂学习效果往往大打折扣。其实,学生出错可能是知识点没有理解透彻的反馈,教师如果能够抓住学生的“错误”生成,妙用微课化解矛盾,那么“错误”可能会有别样的精彩。本文以小学数学第一学段教学内容为例,从如何建立小组合作模式、如何建立微课资源库以及如何运用微课巧破小组合作中的“错误”生成谈谈我的做法。

一、如何建立小组合作模式

《周易·系辞上》提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合作精神这种品质如此重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课堂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学生进入小学的大门开始,就可以有意识的培养他们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一)“靠”、“说”、“听”

对于一年级刚刚入学的孩子们来说,各方面的习惯还在养成中,要想在课堂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大的困难。为了降低合作的难度,我先从同桌两人学习互说、互听一句话开始。比如一年级上册《比多少》:“小兔和砖一一对应,小兔和砖同样多。”,我要求左边的孩子说第一句,右手边的孩子说第二句,说的时候同桌两人小脑袋靠在一起,一人说,另一人听。刚刚入学不到两周的孩子彼此之间还比较陌生,大部分孩子都不愿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但也有少部分积极的参与的,我抓住了这少部分孩子,及时请他们出来做示范,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每节课我都有意识的设计一两点需要小组合作的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靠”、“说”和“听”的合作习惯慢慢培养起来了。

(二)“摆”、“写”、“思”

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需要持之以恒,更需要循序渐进。在培养起来“靠”、“说”、“听”的习惯后,我又开始培养“摆”、“写”、“思”的合作习惯。在数的组成教学时,学生基本能够口答找齐组2和3的所有组成,但到了更大的数时,学生很容易出现遗漏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同桌两人一人摆,另一人写的小组合作模式,当摆完写好后,同桌两人还要再思考,怎样做才能不遗漏。在“摆”、“写”、“思”的小组合作要求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发,悟出了“有序想”的思考方法。

二、如何建立计算教学微课资源库

《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信息技术是从根本上改变数学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各种各样的微课网站被建立,里面藏有大量的免费资源,同时微课的制作技术也越来成熟、普遍,教师们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微课。

(一)通过互联网搜索获得微课资源

互联网上的特定微课网站包含了各科知识点的优秀微课资源,他们知识点覆盖全,教师们可以按照知识点或教材筛选,也可以直接搜索,有的还能学习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这些网络资源大部分是免费的,为计算教学微课资源库的建立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持。目前最常平台有以下几个:中国微课王、华师慕课微课资源库、老师走起、中国慕课微课网等等。

(二)通过软件制作微课资源

很多时候通过“Powerpoint”常用技术、远大学云客户端的教学资源和教师教学用书的配套光盘就能很方便的设计微课脚本,再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录屏、EV录屏)制作成微视频就能在教学中运用。下面以《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为例,通过“Powerpoint”设计简单的微课脚本和用EV录屏软件制作简单的微视频。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这一课的学习既是对旧知识的复习、巩固和应用,又是往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这节课对进位算理理解非常关键。教学时我先安排同桌小组合作,一人摆小棒,一人说口算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进位,我适时的播放微课,感受“个位与个位相加”满十,捆一捆,捆起来的这一捆就是进位,为以后有“进位”的口算,提供了直观经验。下面以28+5的口算过程为例,结合“Powerpoint”课件技术设计微课脚本:

第一张PPT出示图1,插入语音:“ 28加5,先算8根加5根”。然后绘制一个红色框并设定一个圈起来的动画效果,如图2,插入语音:“8根加5根等于13,满十根可以捆成一捆。”绘制一根细绳,设置一个进入的动画,如图3。第二张PPT出示图4,插入语音:“28加5等于33。”这样一个简单的PPT加语音和简单动画的脚本就制作好了,通过EV录屏软件把播放PPT的过程录制下来就是一个小的微视频,就能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时根据学生的需要,多次播放给学生看。

三、如何运用计算教学微课巧破小组合作中的“错误”生成

布鲁纳提出:“教学是要帮助或形成学生智慧或认知的生长。”学生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要经历尝试、发现冲突、再尝试等阶段,在《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时,以36-8为例,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最终教师借助微课演示小棒的操作过程,使学生理解“退位”的算理。

(一)利用学生“错误”生成,制造认知冲突

《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运算能力不仅是一种数学的操作能力,更是一种数学的思维能力。”在学习“36-8”的口算时,学生已有了“个位与个位相减”的经验,学生小组合作时出现“6-8”的知识迁移情景,当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口算时,产生了认知冲突,在“6-8”不够减时,怎么办呢?带着这个问题组织学生观看微视频。

(二)妙用微课感受“退位”的必要性,形成计算方法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提出:“知识的学习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旧知识的改造、检查知识是否恰当。”围绕“不够减”的问题,播放微课,通过“打开一捆再减”的方法,如下图5到图6的变化,既保持方法算理上的不变,又能很好的解决原来“6-8”不够减的的问题。有了前面的操作演示,再组织语言描述口算过程:“先算16-8=8”(图6),再算“20+8=28”(图7),学生学起来就轻松多了。最后再观察小棒图的前后变化,建立起“退位”的直观表象。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在学生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资源,教师要想方设法把他们利用起来,通过网络这个大环境积极挖掘有用的微课资源,用它来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生计算教学遇到易错难明的时候,教师要善于通过微课视频动态展示计算的算理,更好的化抽象为直观,抓住计算的关键点,从而提高运算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口算同桌错误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在错误中成长
我的新同桌
换同桌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
羡慕我同桌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