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防控有了新武器“有氧能力”被确定为第五大生命体征

2019-08-01 11:08本刊综合
自我保健 2019年3期
关键词:氧量有氧强度

文·本刊综合

生命体征是用以判断患者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征。医学最常用的四大临床生命体征是呼吸、体温、脉搏和血压。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将一个人的有氧能力列为“第五临床生命体征”。

有氧能力反映身体健康水平

早在50年前,有氧运动的创始者库珀博士就提出心衰、心肌梗死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应该及早运动。当时,很多医疗权威讽刺、挖苦、批判他,说“到库珀诊所,不是去找希望,而是去找坟墓”。50年过去了,库珀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医学的理解。

十八世纪的医生,没有任何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也没有支架和搭桥手术,他们把一些心绞痛患者带到森林里伐木。3个月以后,这些患者的心绞痛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今天,尽管我们有比以往越来越好的心脏支架,有他汀类药物,有阿司匹林,有不断更新的抗心血管疾病药物,但是有氧运动依然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辅助的慢性病预防和治疗效果。

有氧能力指的是什么

有氧能力又称心肺功能,是人在做体力工作时把大气中的氧气输送到细胞中的综合能力,代表着人的整体健康水平。

有氧能力的评价指标是最大摄氧量。最大摄氧量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肌肉群参与的力竭性运动中,循环和呼吸等系统功能达到最高水平时,单位时间(通常以分为单位)所能摄取到活动肌肉而被肌肉所利用的最大氧量。也就是说,在运动强度增加到一定限度后,无论你是张大嘴巴还是加快呼吸都无法利用更多的氧气,这时血液利用的氧气数量就是最大摄氧能力。它代表了一个人有氧运动的极限值。

美国心脏协会的科学声明是用“有氧梅脱值(MET)”来表示一个人的有氧能力。每千克体重从事1分钟活动,消耗3.5毫升氧气,这样的运动强度为1MET。1MET的活动强度只比健康成年人的基础代谢稍高一些,相当于健康成年人安静坐着时的代谢水平。

有氧能力对健康的预测,其可信度较高。有氧能力高的人可对身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1每增加一个有氧梅脱值,能增加人的生存系数可能高达8%~35%。2成年人有氧梅脱值低于5时,死亡率明显增加;相反,有氧梅脱值大于8时,生存率明显增加。3有氧能力高的人群,比有氧能力低的人群患肺癌、乳腺癌、消化系统癌症的可能性要低20%~30%。4有氧能力高的老人,比有氧能力低的老人患老年性痴呆等老年疾病的可能性低36%。5稍稍提高有氧能力(即提高1~2个有氧梅脱值),就可以降低10%~30%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可喜的是,一个人的有氧梅脱值通过科学运动2~3个月便可得到改观。

有氧能力与有氧运动的关系

如何科学运动呢?运动处方的具体内容包括: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注意事项。全面的运动训练应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训练、柔韧性训练及平衡功能训练4种形式。运动强度的制定是难点,运动强度过大有风险,强度过小达不到效果。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具有低强度、长时间、慢速度、长距离,全身大肌肉群参加活动的特点,可以提高运动时的摄氧量,以达到增强心肺功能的目的。其主要形式有:1周期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上下台阶等,是锻炼时的首选项目;2技术复杂的周期性运动,如游泳、划船、滑冰、滑雪等,对于技术有一定要求,优点是趣味性增大;3非周期性有氧运动,如一些球类运动,运动技术较为复杂,但能量消耗也多变,适用于运动功能较高的锻炼者;4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动作缓慢柔和,对于心灵、气息、意志等具有一定的锻炼效果,适用于老年体弱者。

有氧运动可以连续地加快人体心搏,提高心率,锻炼心脏,从而也被称为心血管运动。但是,1周只运动1次是没有效果的,至少保证1周运动3次以上。

抗阻训练 抗阻训练可以明显提升肌肉的质量,有利于增加心肌血流灌注,提高基础代谢率,改善运动耐力,刺激骨质形成,可防治骨质疏松,改善糖脂代谢。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会逐渐萎缩及减退,尤其是老年人肌萎缩及肌力减退加速。所以,不论是青年、中年、老年均需要肌力训练,老年人更应强调抗阻训练。

柔韧训练 柔韧训练能够改善软组织张力,维持关节活动正常活动范围,从而使骨骼肌发挥最佳功能。

平衡功能训练 平衡功能也是人体的基本功能之一,与心功能储备一样,平衡功能也需要储备。平衡功能训练有助于减少跌倒风险、减轻不慎跌倒后造成的损伤,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氧量有氧强度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一种催化器储氧量的测试及计算方法
残氧量模型的修正方法在比例控制型烧嘴上的应用
更 正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Vortex Rossby Waves in Asymmetric Basic Flow of Typhoons
提高跑步成绩看最大摄氧量
电场强度单个表达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