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等院校突发事件应对原则及路径

2019-08-01 03:39闫家进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4期

闫家进

摘 要:高校突发事件对校园秩序维护和国家安全稳定有着决定性影响,因而,对高等院校突发事件应对原则及路径浅析的探讨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高校突发事件,基于长期的相关工作经验和深入的学习探索,力争对其科学内涵给予解析。这类事件的种类多样,笔者针对目前高校突发事件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应对解决此种事件时的原则,并在此原则的基础上总结出几点预防和处理高校突发事件的对策,以期能够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等院校突发事件;应对原则;路径

一、高校突发事件概述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内涵

高校突发事件指的是在校内或校外突然发生的,与高校师生密切相关,不以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并对學校和师生产生影响和伤害的事件。本文对高校突发事件产生一些新的理解,一方面,高校突发事件大多发生在高校校园内的,例如:学生间的打架斗殴等,另一方面,此类事件未出现在高校中,但依旧与高校相关联,大学生仍是主体对象,这个观点表明大学生在突发事件中的主要作用。

(二)我国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

高校突发事件有哪些类型,各种类型特点和区别在何处,解决方式有何不同,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可以在更广泛的视野下,审视高校突发事件管理机制建设。本研究采用目前理论界普遍使用的“性质分类法”。按性质划分的方法有利于理清这类事件中各种类型的特征,这将直接影响事件的应对效果。通过研究,我将其划分为为五种类型:一是政治类突发事件。这类事件的起因有国内和国际间两种可能。外部一般因国家或地区间因政治立场、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等原因而产生的冲突或国际政治危机。国家内部一般因阶级矛盾激化、敌对势力破坏等产生。如日本“右翼”分子非法登陆钓鱼岛,侵犯国家主权,引发部分爱国学生进行大规模游行事件。二是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即爆发各种传染病、流行病、疫情,造成社会恐慌,师生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如 2010年河南工业大学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2018年西安大学学生诺如病毒传染等。三是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因地震、洪水、海啸、危房倒塌等不可抗力因素引发的突发事件。如汶川、玉树等地发生的特大地震造成的房倒屋塌,武大、厦大发生的台风侵袭、连降暴雨事件。四是治安安全类突发事件。这类事件一般为人为因素,一是有些不法分子因个人欲念或其他私人原因对高校师生造成的人身伤害;另一类是因人为不谨慎不注意而酿成大祸,如交通、爆炸等。五是学校管理类突发事件。因学校疏于管理、教育不当和心理疏导缺位而引发的突发事件,如校园霸凌事件、学生自杀事件等。

二、处理高校突发事件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高校以教书育人为根本,但在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的过程中,也应致力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里、强大的抗挫折能力,重视素质教育,使学生能够全面健康发展。能够快速察觉他们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实现教学管理的同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将保障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根本性任务,尊重人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包容的态度秉持全面发展的理念,既教书也育人。

(二)预防为主的原则

在突发事件发生前一般情况下会出现一些异常征兆,预防为主的原则就是处理突发事件的重要环节,以观察、预警和预防为主,最大限度将事件抑制在萌芽阶段。这需要高校工作者具备掌握每一名学生的信息和相关情况,对于存在特殊情况的学生,如来自单亲家庭、经济条件欠发达地区、自己身心发展障碍等学生,需要倾注更多关爱、耐心,在日常的工作中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缓解学生的压力,普及安全防范工作,加强学生对安全意识的警醒教育;另一方面高校工作者要重点学习突发事件的有关知识,提升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置能力。

(三)第一时间原则

高校突发事件一般会有相对的危险性,因而整个应急管理的成效往往被处理的时效性和掌握现场的主动权所决定。第一时间原则指的是采用适当的方式,在最短时间范围内处理突发事件的行为,并将时间的伤害率降到最低,将损失和伤害降低到最少。当突发事件来临,高校管理人员需要在最短时间到位,了解整个事件的信息,并尽一切努力控制事态发展,稳定事主情绪,防止情况恶化。

(四)信息公开原则

在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已经在大学生中间普及,微信、微博等的普遍应用使突发事件产生后,人们对信息获取的途径变多,但对于信息的真实性难以把握,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传播不实消息,或者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不法分子,趁机制造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导致事件更加难以控制。因而,在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在不涉及国家安全和机密的前提下,高校管理者要直面应对,坦诚布公,及时向公众发布可靠准确的信息,防止出现以讹传讹现象,并不断关注和控制网络舆情,对于网络上相关事件的疑问及时澄清,对涉嫌造谣迷惑群众的信息应立即删除。

三、高校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对策

(一)提高高校师生突发事件中的自救能力

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活动来提高学生对各类事件的认识能力和抵御能力。可以开展班会、讨论会、模拟演练、微型话剧等形式,强化高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例如,日本受地理条件影响,灾害频发。日本政府非常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抗灾防害的意识和能力。对孩子们进行的安全教育和逃生技能培训贯穿他们整个儿童到青年时期。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经常性且有规律的以各种方式展开演练,学生们树立了强烈的安全意识和危机处理能力。当前,我国在高等教育中,也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危机处理能力,高校应强化思政教育,与法制教育、责任教育等相结合,不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他们直面困难、敢于担当、不畏艰险。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周密组织多回合实操演练,经常性组织应急救护和灭火器使用等项目的实训。

(二)提升高校自身管理能力

高校管理者要始终以“育人”为根本目标,多做突发事件隐情排查,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高校要做到将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融为一体。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防止出现因内部不满而产生各类矛盾。作为参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教师和辅导员,应当发挥好自己的桥梁作用,有原则地为学生发声,走入他们的宿舍,帮助解决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为学生的切身利益着想,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发生任何事情最先通报的就是辅导员,辅导员是他们最信赖的人,因此辅导员肩负重任,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理和善后问题都起到重要作用,。

(三)健全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在政府对突发事件管理方针政策的指导下,高校应积极响应政策。目前,国内高校很少设立专门组织专职专业应对突发事件,这在事发后就会造成很多问题。应该成立专门机构,重点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技巧,研究各类事件的预判、解决、善后等措施,目的是当事件发生时高校自身有能力做出正确反映,能够快速理清事件脉络,预判出事件的发展方向,明晰与哪些部门联系,如何降低影响做好后续工作等,并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与此同时,高校的应急管理机制要下设不同层级的相关机构和部门,机构成员间要加强沟通交流,学习借鉴,时刻处于警醒状态。部门内部的日常管理,要把责任落实到人,职责分工,确保将高校每一项工作和每一个岗位都发挥到根本的价值和作用。高校应专门建立学生电子信息档案,分类整理信息,对有可能出现突发事件隐患的信息,要着重关注,分析对比,第一时间反馈。例如:发现有违法乱纪记录或精神疾病等信息的学生,要重点关注,积极引导教育,采取监控预防等措施。辅导员应对班级信息进行统一整理,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接触,更加全面具体掌握学生的思想和相关信息。特别加强与困难、消极、偏激等类型学生的沟通交流。构建班级信息层级,通过班干部或宿舍长等学生的反映,获取第一手资料。辅导员在自己所带班级或个人身上发现不良的或异于寻常的情况时,应能够迅速了解做出反应,争取杜绝任何事件扩大的可能性。这也对辅导员队伍给出了更高的标准,他们也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因为他们的工作涉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甚至关系到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可能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因此广大辅导员教师也应该不断学习业务技能,提高自身素质,这作用将是十分巨大的。

(四)多方面加强沟通,建立高效突发事件联动机制

大学突发事件虽然以“大学”为限定词,但是其发生地点和所牵涉的范围却不仅限于此。因为中国高校全部采取的是校内统一住宿,因此校园是大学生们的主要活动场所。但是大学是一个青年人聚集的地方,人数又都比较庞大,因此也有極大可能发生与外部地点或外部人员有牵涉的突发事件;这些矛盾也许是内部问题引发并延伸至外部,也许是外部社会问题爆发延伸至内部的;部分问题高校可以自己处理,也有些涉及到违法犯罪等问题,则需要社会力量共同解决,需要与相关部门多体联动。综上所述,高校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做好内部的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也不可忽视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系。政府部门在此方面不能缺位,必要时司法部门也需介入,合力共管打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总而言之,对高校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是复杂和长期的过程。因此,无论是大学管理者还是高校从教者,都应强化责任意识,从认识上行动上严肃对待,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管理技巧和组织能力,加强组织力、执行力,总结实践经验,探讨研究,加强合作。在预防和处理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应对原则和策略,维护师生权益,不断提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曾秋菊.网格化管理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1):39-41.

[2] 李云芝.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制化对策探析[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5,28(02):72-75.

[3] 李艮.面对突发事件,要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这块“压舱石”[J].人民论坛,2016(25):198-199.

[4] 朱默.高校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所遵循的目标与原则[J].法制与社会,2016(36):21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