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男孩更易发生网瘾上海在未成年人网瘾干预上有新突破

2019-08-02 01:57本刊综合
自我保健 2019年4期
关键词:额叶作弊多巴胺

文·本刊综合

“自从上网成瘾后,平平就经常彻夜不归。”“我的孩子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孩子爱上上网后,和我们说话越来越少。”……网络时代,孩子接触电脑越来越早,家长对此的担忧也越来越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周滟主任医师带领团队通过研究发现,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的大脑对奖励的敏感性增高,而对惩罚的敏感性降低,导致他们为了获得即时奖励而忽视长期的严重负面结果。这是什么道理呢?接下来,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大脑中有个“勤奋小孩”

周滟主任打了个比方,人们的大脑里存在一个随时随地想要犒赏自己的“勤奋小孩”,它最爱的事情就是促进多巴胺的分泌。而多巴胺是兴奋和欢愉的情绪源泉,其分泌有着自己的一套精密设计原则。这套原则对人们起着正向诱导作用,促使人们去学习、进步、适应环境。这些行为被称为强化学习及大脑奖赏机制,是人类学习和适应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

不过,当“勤奋小孩”不再愿意忍受由正常途径产生多巴胺,而是通过作弊的方式绕过原本精密设计好的强化学习这条路径,通过自我刺激的方式来产生多巴胺,“勤奋小孩”就会变成“贪婪小孩”,这时,人们的大脑就可以说是成瘾了。

那“贪婪小孩”是如何作弊的呢?可以说,打游戏就是它作弊的途径之一。网络游戏成瘾没有具体物质的摄入,它们通过一种外在的行为模式引发脑内“异样”奖赏系统的启动,同样获得多巴胺加速分泌的体验。在这种“异样”奖赏系统的刺激下,青少年会无视不良后果,长时间地沉溺于网络游戏,导致意志力下降,且放弃眼前利益、争取长远利益的决心会减弱。

为何男孩更易发生网瘾

那么网络游戏成瘾是如何操控大脑中的奖赏系统呢?周滟主任团队发现,在正常的游戏玩家的大脑中,以前额叶皮层为核心的认知控制回路可以制止成瘾行为的形成,像监考老师一样,发现作弊情况立即制止。但是一旦控制回路的结构或功能受到损伤,就像监考老师离开了考场,各种作弊的手段便可以趁虚而入,成瘾就变得轻而易举。

周滟主任团队发现,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的额叶-纹状体子环路存在静息态及动态功能连接异常,从而从神经影像层面揭示了网络成瘾的形成机制。而且,男孩左侧额上回眶部的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其行为冲动性增加,以至于行为抑制上比较差。与此同时,男孩的脑功能普遍比女孩子成熟得晚。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生活中感觉到相比女孩,男孩更容易对游戏产生依赖。

认知行为干预对成瘾有改善作用

周滟主任团队联合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杜亚松团队,对一组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进行了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治疗(CBT)。CBT采用团体治疗形式,治疗时间为期12周,每次90至120分钟,主要从青少年、监护人以及学校老师的认知行为培训三方面展开。涉及的主题主要包括:如何辨识并控制你的情感、父母与子女之间健康沟通的原则、处理通过互联网获取内容的技巧等。

治疗后发现,孩子们的每周上网时间显著减少,网络游戏成瘾严重程度降低,一些关键成瘾相关脑区(壳核、眶额叶皮层、扣带回)在治疗后也发生了功能上的改变。这证实了干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孩子的认知控制能力,但相关的研究还在持续中。

周滟主任表示,将来还会用不同的分析手段对网络成瘾孩子的脑功能进行研究,特别是大脑皮质厚度的变化以及微结构的改变,希望尽快找到一条更好的干预方法。

猜你喜欢
额叶作弊多巴胺
贪婪的多巴胺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弊
How music changes your life
跟踪导练(四)(4)
有人要你帮忙作弊怎么办
防止作弊
大脑何时登上巅峰
比记忆力更重要的脑力是什么?
大脑的巅峰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