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春坝村的“潮派”

2019-08-06 03:07
今日重庆 2019年7期
关键词:丰都县杨明小城

◇ 文|本刊记者 图|

绿春坝村,村如其名,既有“春”,又有“绿”。然而,两年前这里还是丰都县脱贫攻坚工作的“硬骨头”,是重庆深度贫困乡镇三建乡群众工作难度最大的贫困村之一。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村民的房子越来越好,村里的环境越来越美,村民们的眼界越来越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想法也越来越多了……

Lvchunba Village, as the name indicates, has both "Chun (Spring)" and "Lv (Green)".However, only two years ago this place was still a "tough issue" in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Program of Fengdu County, and one of the poverty villages of Sanjian Town that was faced with the most difficult mass work among deep poverty towns of Chongqing. As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Program makes further progress, the villagers' houses are getting better, the village environment becomes more beautiful, the villagers' visions are more broadened and they are more aspiring for a better life in the future...

01/02/03 绿春坝村1组的公共绿地栽满花草,春意盎然

“记者同志,你们要多帮我们宣传。”

“我们少赚点,先把这里炒热。”

“我们要吃旅游饭。”

“我们要多开发点旅游项目。”

“我们要把口碑宣传搞好。”

“书记,我们要那种带屏幕的音响。”

……

在绿春坝村短短一天,听到了村民口中不少这样的话,不禁让人颇感新潮。要知道,就在两年前,绿春坝村还是丰都县脱贫攻坚工作的“硬骨头”,是重庆深度贫困乡镇三建乡群众工作难度最大的贫困村之一。

改变从何而来?闲聊中,村民谢华玲说出了一句让大家都不住点头的话:“以前房子破破烂烂,我就想着赶紧搬出去,现在房子好了,住得好,心里舒坦,做梦都在想怎么把生活搞得更好些。”

“这里安逸,我们想回来住” “It's comfortable here, and we want to move back in”

今天的绿春坝村,村如其名。从丰都县城沿柏油山路驱车28公里,两旁青山幽幽,碧波荡漾。

进入绿春坝村,马路拐角处,保家楼片区焕然一新。公共用地栽种的栀子花花期已过,但旁边水池里的荷花开得正盛。

硬化的路面上,红色瓷砖嵌入的“保家楼花园”几个字,格外有趣。绿春坝村第一书记杨明告诉我们,这是村民们拿自己用剩的瓷砖镶嵌的,字虽算不上好看,但“片区”变“花园”,足见村民对未来的期许。

路边,一处民居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木质结构的房屋看上去有些年头,开间比平常农村房屋还要大,门槛也更高些。屋前的院落围着低矮的木栏杆,虽说种的是寻常农作物,却颇有些私家花园的味道。

或许是听见门外的说话声,正在家中吃饭的廖小城主动招呼我们进屋。

廖小城告诉我们,两年前,家里只能用“破败”来形容。老辈传下来的房屋年久失修,开间虽大,但是空高却很低。院坝里还散养着几十只鸡,满院鸡屎,院旁的猪圈、牛棚摇摇欲坠,气味难闻。杨明第一次到廖小城家时,都不知道怎么落脚。

在乡村风貌改造过程中,绿春坝村免费对廖小城的房子进行加高,还建了露台。廖小城说,“你肯定想不到,我们现在躲雨的这个亭子,其实是以前的猪圈。房子变化这么大,我一分钱没花,简直像在做梦。”

梦想成真的不仅廖小城一家,隔壁的谢华玲也是受益者之一。谢华玲原打算到镇上安家,看到村里风貌改造后修葺一新的房子,瞬间就打消了去镇上的念头。

“还有4户村民,本来因渝利铁路征地,已‘农转非’住到了镇上,现在也向村里提出申请,希望搬回来,他们说村里的空气和环境更好。”杨明告诉我们。

04 干净明亮的灶房

“房子搞好了,就该搞旅游啦” “When the house is done, we gonna do some tourism”

房子变好了,居住环境也变好了,绿春坝村民的想法也就多了。

绿春坝家家户户动起了“把住房拿出来搞乡村旅游”的心思。廖小城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一个偶然的机会,几名旅客路过绿春坝村,随口问了廖小城一句“能不能在你家吃饭”,廖小城一口答应了下来,用自家过年的腊肉和地里新鲜的时蔬,做了一大桌饭菜,每人收了十块钱。

廖小城的朴实打动了这几位过路客,他们主动给他做起了推销员。这之后,到他家的游客陆续多了起来,最多的时候,廖小城一次性接待了四十多人。

别看廖小城入行不久,做起生意来却有模有样。游客说想要啥,他就想办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有人说想吃烧烤,他就马上买来烧烤架。

我们问他客人玩一天,只收十元钱亏不亏,他却摆了摆手说,“不怕,我们现在主要是想让别人知道我们村的好。”

05 门洞采用之前的旧石材,很有怀旧味

游客多了,自然带动了农产品买卖。客人来到村中,免不了要购买些农家时蔬,廖小城家就成了村里的农产品代销市场:客人在哪家地里摘了菜,他便登记在册,然后帮这家农户按价代售。客人如果想购买土鸡蛋这样的“紧俏货”,还要联系廖小城提前去村民家收购。

从去年底到现在,靠着改善后的住房,廖小城赚了一万多元钱。

“把旅游搞起来,大家一起赚钱”成了村民的共识,廖小城家中游客多时,村民们也会主动来帮忙。渐渐地,绿春坝村流传开了一句话,“廖家媳妇说的,搞旅游好,烧个开水都能赚钱。”

随着乡村风貌改造和民宿改造的逐步完成,绿春坝村民吃旅游饭的愿望正一步步实现,村里和专业旅游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今后将有专业公司对绿春坝村保家花园片区的旅游进行统一管理和运营。

“我们也要像城里人那样跳舞” “We wanna dance like city people”

眼看着吃旅游饭的愿望就要实现,村民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进村的马路边,村民们在一块空地建了生态停车场。以后,游客的车辆就能在这里整整齐齐摆放。

河边,原先村民渡河的小船因为破损荒废了很久,不久前也被村民们修缮一新,成了村口的别致小景。

变化的不仅是环境,还有村民的想法。采访当天正在下雨,村民们索性聚在一起聊天,看到杨明路过,一群人激动地招呼:“书记,快来!我们有事情找你。”

原以为有什么大事,不曾想竟是村民们想跳舞,找书记要设备来了。考虑到没人会跳,村民们提出要买能看到视频的音响,好跟着视频学。

06 刚完工的房屋

07 解决了“安居”,村民们更加“乐业”

说到跳舞,话题便在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中打开,“我在城里看过那些跳舞的,不管男的女的,都在扭,好看得很,我们也把跳舞学起来,扭起来肯定不比城里那些人差。”

说着说着,突然有人感叹了一句,“现在日子是真的好。以前天上下个雨,我在屋头还要找盆子接水,哪里还想跳啥子舞哦。”

猜你喜欢
丰都县杨明小城
丰都县成立老年科技大学帮助老年人融入数字时代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小城大爱
关于加强丰都县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阿尔卑斯山中小城
1920s—age of progress and liberation
重庆市丰都县湿地资源现状及其保护建议探析
四分之一只烧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