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与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2019-08-06 08:43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心脏超声室山东烟台26410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心尖心动图左室

1.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心脏超声室 (山东 烟台 264100)

2.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显微)外科 (山东 滨州 264100)

3.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山东 烟台 264100)

刘 秀1 马丙栋2 程 林3宫淑文3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AHCM)为一种特殊肥厚型心肌病,常不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肥厚部位多累及乳头肌水平以下心室游离壁及下?室间隔,在日本较为多见,但随着我国学者对该疾病的报道,现也受到国内临床的重视[1]。AHCM早期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极易误诊为冠心病,这也是其检出率较低的重要因素[2]。目前,AHCM的诊断多依赖影像学检查,且需联合其临床表现,并排除冠心病等疾病,使其确诊程序繁琐、耗时较长,故探寻一种准确率较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以迅速、有效检出AHCM,有其必要性[3]。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73例疑似AHCM患者临床资料,以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对其诊断价值,为临床确诊AHCM提供新思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8年7月我院73例疑似AHCM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心功能分级[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为Ⅰ~Ⅱ级者;年龄为20~65岁者;行MRI、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者;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73例疑似AHCM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26例;年龄40~64岁,平均(52.48±10.17)岁;伴胸闷憋气24例,胸痛18例,心悸16例,无症状15例。

1.2 方法 ①MRI:使用3.0T MRI扫描仪(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及心脏专用线圈及心电向量门控技术对受检者心脏形态、功能、灌注、心肌活性进行评估;嘱受检者取仰卧位,采集长轴面及短轴面稳态采集快速成像序列(FIESTA)、真实稳态快速梯度回波(true FISP)、快速单次激发梯度回波序列(turbo FLASH)图像;序列参数为,FIESTA TE 3.4ms、TR 1.5ms、反转角45°、层厚8mm、矩阵192×224mm,true FISP TE 1.46ms、TR 60ms、反转角50°、层厚8mm、矩阵144×224mm,,turbo FLASH TE 1.16ms、TR 700ms、反转角10°、层厚8mm、矩阵192×144mm;并根据肥厚心肌仅局限于左心室乳头肌以下心尖部,肥厚可呈弥漫性或节段性,诊断AHCM。②超声心动图: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探头频率2.5MHz;受检者取左侧卧位,连接心电图,于胸骨旁和心尖部取标准切面;同时常规检测左室长轴切面、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短轴切面、心尖四腔心切面肌心尖两腔心切面;根据游离壁厚度≥16mm,室间隔及左室壁基底段及中段心肌厚度<12mm,且左室腔未扩大,诊断AHCM。③心电图:使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仪(日本福田公司生产),观察胸前导联最大QRS波群振幅、各导联ST段水平、T波形态及振幅;以无异常Q波,ST水平压力,左胸导联前后肢对称且深倒置巨大T波等判断AHCM发生情况。

1.3 确诊方法 根据二维超声测量心尖部心肌最大厚度≥11mm且<15mm,且心尖部心肌最大厚度/左室后壁心肌厚度比值增高,同时排除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及其他原因所致的心肌肥厚,而确诊AHCM。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n(%)表示;将Kappa系数大小划分为6个区段,分别代表一致性强弱的程度,Kappa=0.00提示一致性极差;0.00<Kappa≤0.20,提示一致性微弱;0.20<Kappa≤0.40,提示一致性强度弱; 0 . 4 0<Kappa≤0.60,提示一致性中度;0.60<Kappa≤0.80,一致性高度;0.80<Kappa≤1.00,提示一致性极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MRI与金标准结果比较73例疑似AHCM患者经金标准确诊为AHCM 58例,MRI诊断正确71例(97.26%),漏诊1例(1.72%),误诊1例(6.67%),Kappa值为0.916,一致性极强,见表1。

2.2 超声心动图与金标准结果比较 超声心动图诊断准确66例(90.41%),漏诊4例(6.90%),误诊3例(20.00%),Kappa值为0.713,一致性高度,见表2。

2.3 心电图与金标准结果比较 心电图诊断准确5 9 例(80.82%),漏诊10例(17.24%),误诊4例(26.67%),Kappa值为0.488,一致性中度,见表3。

2.4 病例分析 王某,男性,61岁,体检发现心电图异常而入院,排除冠心病后,经MRI检查发现收缩末期长轴面FIESTA序列出现心尖部室壁弥漫性肥厚,呈“黑桃心”征象(图1);舒张末期四腔心FIESTA序列则可见,左室心尖部心腔闭塞(图2)。超声心动图显示乳头肌至心尖部不均匀增厚(图3、4)

3 讨 论

表1 MRI与金标准结果比较

表2 超声心动图与金标准结果比较

表3 心电图与金标准结果比较

图1-4 均为同一患者影像图片,图1、图2为MRI检查图像,图3、图4为超声心动图图像。

心电图是最为常见的心功能检查方法之一,能检出心肌活动异常者,AHCM在心电图检查中可表现为胸前导联异常T波倒置、ST段下移,且不伴ST-T动态变化,但临床常被误诊为缺血性心脏病[4]。超声心动图具有无创、廉价等优点,能显示AHCM形态学改变情况,但乳头肌以下的心尖部病变在超声心动图检查中易被忽略,而造成漏诊,且常规检查时的心脏运动伪像也能导致误诊,使其诊断准确性降低[5]。MRI则有较高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是评估心肌厚度的最为敏感检查方法之一,能通过观察心肌形态、功能及灌注情况,完善对AHCM的诊断,但MRI检查存在较多禁忌症,使其受用受到一定限制[6]。因此,上述3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均存在一定利弊。对此,本研究就3种检查方式对AHCM的诊断价值展开分析,以探寻AHCM的最佳诊断方法。

本研究结果发现,MRI诊断正确率高达97.26%,Kappa值为0.916,一致性极强。这也说明,MRI可通过观察心尖结构细节及心尖部血流状态和心肌活动而有效诊断AHCM,对临床提高AHCM检出率有积极意义。且近年来,临床研究还发现,MRI还能利用心尖部最大室壁及基底部后壁厚度比值的变化程度,判断AHCM的具体分型(典型AHCM与早期AHCM),而为后续临床诊治提供依据[7]。这也证实,MRI在诊断AHCM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本研究也显示,MRI诊断AHCM时漏诊1例,误诊1例。分析其原因可能与部分心尖部病变较小的AHCM患者在MRI中未出现典型形态学改变,而造成漏诊及误诊有关。

另外,超声心动图诊断准确率为90.41%,Kappa值0.713,具有高度一致性。表明,超声心动图对AHCM诊断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超声心动图漏诊率为6.90%,而误诊率为20.00%。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目前超声心动图缺乏相应声学窗口,而在确定心内膜边界方面存在一定主观误差,进而造成室壁厚度评估不准确有关[8]。此外,心电图诊断AHCM的漏诊率为17.24%,误诊率可达26.67%。考虑此结果与心电图不能直观评估心尖部形态学改变,仅能通过心肌肌电变化情况判断是否发生AHCM,而影响心肌肌电的影响因素众多,使其漏诊及误诊情况较多有关[9]。但心电图诊断AHCM准确率为80.82%,Kappa值0.488,虽然低于上述MRI及超声心动图,但具有中度一致性。这也提示,心电图诊断效果虽然不及超声心动图及MRI,但其普及性及使用简便性也能为初步筛选出疑似AHCM患者创造条件。且对伴有幽闭恐惧症等不能行MRI检查者,也能利用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率,保证临床尽早诊治。

综上所述,MRI、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均能诊断AHCM,但MRI诊断价值更高,对于MRI检查禁忌者,则可利用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以及时诊断AHCM,为临床尽早诊治创造条件。

猜你喜欢
心尖心动图左室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超声心动图在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治疗卵圆孔未闭术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价值
欢乐过大年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