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的思考

2019-08-06 04:34徐博元姚红媛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现代社会传承传统文化

徐博元 姚红媛

摘要:对于现今社会而言,传统文化往往难以立足,发展起来非常困难。这时就需要我们迎难而上,树立文化自信心,使现今社会能够更好的接纳传统文化。基于如此,笔者探究了能够使传统文化与现今社会很好兼容的四个方面。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社会;融合;传承

中图分类号: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8-0212-01

一、引言

传统文化是一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民族特色非常鲜明,并且经过代代相传。有些文化在时代的洪流里被淘汰,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文化被积累和沉淀。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就是被积累沉淀的这部分文化。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决定了有一部分传统文化将被积累和沉淀,这是一种优胜劣汰的方式。现代文化具有多样性、时代性、开放性等特点,其有效结合了中西方文化,无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生产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

二、传统文化发展困境重重

优秀的传统文化固然很多,可目前的状况却是后继无人。究其原因是因为传统文化丧失了自己的市场,科技飞速发展出现了互联网也普及了电脑手机等。这时候人们就会对传统的戏剧,皮影戏,说书等失去兴趣。消费者对于这些民间的剧团不买账,因没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也容易出现手艺失传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这是传统文化继承者前行的绊脚石,当他们无法前进时只能另谋出路。因此这也是有一些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产生断层的原因。

仅从经济价值层面来说,还有一些类似于刺绣、雕刻、印染等工艺的传统文化因其收藏价值和实用价值较高,所以相比较现代文化优势明显。可它们也有弊端,因为其密度高,产量低的原因使得大多数消费者无法承担起它们的价格。若非是经济实力雄厚或者是非常喜欢,都不会选择购买。除此之外,相较于传统文化而言,当前的现代工艺的生产是比较高效的,这就决定了其具有物美价廉的特征。从而使得传统的文化产品无法与现代的工艺相竞争,在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

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而言,其在传承模式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即一脉相承。也就是说,传承者的选择有着极大的限制,要求也较为严苛,因此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因种种原因较难找到合适的传承者,进而导致文化出现断层。

当前社会中教育在不断的改革与深化,目前所出现的现象即重理轻文。这个现象导致学生在理科和专业课知识上相对于文科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过多,缺乏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不仅如此,教师在对中小学生进行教育时,会用比较机械的方法。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背诵和默写,从而使学生无法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很显然,这种教育方法非常机械,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对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使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学生无法掌握传统文化。

三、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的思考

l.对传统文化不断创新,与现代文化相结合。要想使传统文化有良好发展的趋势,便需要变通。传统文化应与现代文化互相结合,共同进步。例如针对传统印染刺绣等而言,這些虽为传统文化,可我们能够看到当前的流行元素中也存在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高超的设计和精美的手工刺绣呈现在服饰和箱包中。旗袍是中国风很浓的一个物品,它就是现代元素和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一个典范,同时体现了传统美又能很好的与现代生活相融。所以,作为传统文化传承者,有义务也有责任与现代有关企业展开合作,深入研究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结合的途径与方法。除此之外,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还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在不破坏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与现代元素相融合,使传统文化也能够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2.将传统文化与旅游发展大力结合。当前社会在飞速进步,人文素养也随之提升,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因此作为传统文化传承者便应该使传统文化与旅游相结合。首先应该建立规范的市场,使产生的文化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其次,则应该使文化服务活动呈现创新化趋势,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最后,要在旅游发展中结合文化故事。在每个旅游景点中讲好文化故事,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

3.设立有关传统文化产品的产业基地。文化产品的销售状况不佳,丧失市场活力,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有一些旅游景点的文化产品价格高昂,普通消费者消费不起。所以想要激发文化产品的市场活力,便应该通过现代工艺使文化产品的成本有所降低,给市场注入新鲜活力。这就需要完整的产业链与传统文化产品产业基地的开发,降低文化产品的成本,与此同时也应该使文化产品的产量增大。

传统文化的发展应该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切勿让传统文化出现断层现象,当今社会的发展在以上四个方面的改进中不断推陈出新,传统文化也能够很好的与当今社会相融,深入人民大众心中,使经典永流传。

猜你喜欢
现代社会传承传统文化
现代教育的缺失
现代教育的缺失
对加快构建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思考
适应现代社会的美术基础教学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