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媒体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探析

2019-08-07 02:05金晔
理论观察 2019年5期
关键词:大众化利益马克思主义

金晔

摘 要: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效用、价值是否认同,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在微媒体时代,大学生通过微信、微博等媒介会迅速、广泛地接触到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优化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应关注学生利益需求,鼓励其进行利益表达;努力实现公平正义,营造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利益驱动环境;顺应微媒体时代特征,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质与媒介素养;充分利用“地方精神”与“地方文化”,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选择。

关键词:微媒体;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价值认同;地方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5 — 0156 — 03

一、引言

从政治修辞的角度来看,中共首次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命题(2007,中共十七大)距马克思主义初传中国已近百年,但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进程来看,无论是早期的理论思潮,还是后来的革命运动,亦或是今日的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紧密结合始终是这一过程的基本特征。当然,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如何在以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融合应用为特征的“微媒体”时代,对千百万大学生进行富有成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之能够真正认识并认同中国现行发展道路的科学性与历史性,已经成为关系到当前政治稳定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近十年相关文献的梳理(2009~2018)

从以“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篇名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检索的情况来看,共有文献255条,其中既有期刊论文,又有学位论文。考虑到篇幅和效率等因素,我们选择了近十年来CNKI收录的核心期刊文献(本文所指的核心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作为研究对象。

卢黎歌等在阐述了理想信念教育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后,指出社会上存在的行贿受贿、钱学交易等违法却没有受到严惩的行为,使得大学生对大是大非问题的评判标准日趋多元。〔1〕俞小和对当前多种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她认为“回避现实问题,只能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转而向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寻求解答”。〔2〕对于如何优化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张敏建议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利益和心理诉求,以民生问题作为切入点和落脚点,客观分析现实问题,在答疑解惑中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3〕肖蓉则运用心理学领域的接受理论,提出应以学生需要为切入点,不断优化内外环境,营造良好的马克思主义接受氛围等对策。〔4〕通过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学者们虽然关注的视角、得出的结论各不相同,但研究的逻辑过程、现实考量基本是一致的:1.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取决于大学生对这一理论的价值认同程度;2.价值认同的程度往往受到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程度所影响。基于这样的分析,我们认为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着重把握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利益需求要素,同时要分析影响大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价值的制约因素,进而做出合乎规律的路径选择。

三、逻辑与现实

作为社会性的成员,大学生的个体需要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和心理需要。其中,掌握科学的理论去实现自我价值是一种重要的精神需要,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这也正是他们可能接触、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利益驱动原点。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能不能帮助他们有效地实现自我价值,就成为探究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核心问题。

从个体特点角度来看,目前我国高校绝大多数在校学生是1997年后出生的,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更为优渥,普遍具有更独立的意识和性格,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展现自我。一项来自某重点大学的调查显示,该校超过百分之九十的“95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有着更加个性化的内容需求,与“想要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相比,他们更多的想要关注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5〕关注自身利益当然没有错,但由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工作过分强调在理想信念、政治信仰、道德观念等方面培养学生,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对学生个体情感的关注,这使得学生往往把关注自身利益上升到极端个人主义,导致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弱化、政治信仰迷茫,这就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背道而驰了。

从社会环境角度来看,我国始自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贫富差距拉大、公共权力异化等问题也逐渐表现出来,这些公平正义弱化的现象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排斥感,进而使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中国道路模式的前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怀疑,部分学生甚至用对抗式解读的方式来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于2017年在桂林市进行过一次主题为“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认同的态度及程度”的問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但不少学生并没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地内化,这突出表现为他们对“你如何看待‘城管执法的作用和方式”一题的回答,有的认为城管的作用十分有限,城市的容貌和环境只能依靠日益提高的公民素质自觉维护,有的甚至认为城管是城市的“毒瘤”,没有存在的意义。这表明他们看待社会问题还持有简单、片面的观点,对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缺乏准确、深刻的掌握。

从信息环境角度来看,以微博、微信、APP(客户端)等移动互联网媒介为代表的传媒碎片化时代已经到来,它们所具有的碎片性、及时性、交互性等特点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技术生态和政治生态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些新媒介既可以通过海量的信息存储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量、通过第一时间的信息传递迅速满足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需求,也可以使得大学生接触到大量的非马克思主义,如多种西方社会思潮和东西方宗教教义。令人忧虑的是,如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解答学生感到困惑的现实社会问题,他们就只能转向非马克思主义寻求解答。

四、启示与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微媒体时代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的瓶颈主要在于:微媒介以其无处不在的传播触角、每时每刻的内容更新将海量的信息呈现在学生面前,其中一些往往是触碰“贫富分化”“公平正义”“诚实守信”等社会敏感的信息。面对这些信息,大多数学生一是不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看待之,二是往往把这些社会痛点问题等同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会出现的产物,这使得他们极易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真理性产生疑虑,进而挫伤其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利益驱动性。因此,微媒体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优化应从以下方面加以着手。

(一)关注学生利益需求,鼓励进行利益表达

既然利益需求是大学生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动力因,那么,有效地进行利益表达则应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学生和学校的关系来看,如果学生的合理诉求不能得到满足,就会对学校的政策产生怀疑和误解,进而选择偏激的利益表达方式。从学生和学生的关系来看,不同的家庭条件、成长环境造就了性格、价值观迥异的学生个体,这种差异容易导致他们在奖助学金评定、研究生免推等方面产生利益冲突。这两类关系涉及到的利益矛盾,不仅会影响大学校园的安全与稳定,还会制约学生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理论的理解和认同。因此,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利益表达就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优化的必然选择。

(二)努力实现公平正义,营造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利益驱动环境

首先,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兼顾各阶层利益。民生问题是公平正义能否实现的关键环节,也是当下中国最现实、最紧迫的社会问题。每一个学生的背后都有其家庭及社会关系。因此,要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大众”立场,始终从最广大民众的利益出发,既要努力解决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住房、教育、就业、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问题,使多数民众能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又要格外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通过法律、财政、福利、救助等多种途径健全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机制。其次,切实加强法治建设,通过制度保障民众利益。民主法治是公平正义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和必然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最为重视的社会议题,它的实现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为此,既要做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使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诉求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又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严厉惩治利用公权损害民众利益的违法行为,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价值认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顺应微媒体时代特征,积极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质与媒介素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处于主导地位,他们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的主要传播者,是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路人。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实现的必然要求。通常来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能力应体现在学习、教学、科研等诸多方面。

微媒体时代的知识更新更加快速,教师如果不能有效地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恐怕是无法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认识和分析日新月异的中国和世界。与此同时,微媒体时代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获取他们想要的知识,有学者甚至尖锐地指出:“搜索引擎可以提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绝大部分知识,有时网上的材料、视频等解析甚至比教师讲解得更清晰、更深入。”〔6〕例如,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的讲授中,均可能谈到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如果教师不能真正理解掌握这一政策,就非常容易被学生以“既然宪法规定我国公民都有宗教信仰自由,为何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等问题难倒。因此,思政课教师应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切实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并充分利用师生微信群、朋友圈等微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成果,使大学生能用历史的、辩证的方法理解并认同我们现行的道路、理论和制度。

(四)充分利用“地方精神”与“地方文化”,拓宽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路径

虽然大学生的个体特点有较大差异,但通常而言,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往往会对自己所处地区的人和事更为关注,也更容易对学校所在的省市产生心里归属感。我国每一个省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几乎每一个省都归纳总结出本省的地方精神,因此,充分将地方精神和地方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便成为微媒体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优化的重要选择。

譬如,以“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为内容的广西精神是对广西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科学概括和高度总结,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地域性,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西的具体体现。因此,广西的高校应充分利用微信群、公众号、学校贴吧等媒介传播并解读广西大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广西精神、广西事情、广西文化、广西人物,体现出对学生日常生活环境的切实关照,使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从理论逻辑向生活逻辑的转变、从单一课堂讲授向多维渠道传播的转换。

〔參 考 文 献〕

〔1〕卢黎歌,周辉,程馨莹.用崇高理想信念引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47-51.

〔2〕俞小和.多元化传播: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冲突与竞争〔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1-76.

〔3〕张敏.社会问题的解析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初探——基于民生的理论视角〔J〕.教育探索,2014,(9):29-30.

〔4〕肖蓉.从接受角度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现代教育科学,2011,(04):26-29.

〔5〕王浩业,颜吾佴.95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探析——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4):103-107.

〔6〕付秀荣,刘蕊萱.“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素质教育翻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6,(09):74-77.

〔责任编辑:杨 赫〕

猜你喜欢
大众化利益马克思主义
回音壁:这篇文我很喜欢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I Love You, Dear China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
用大众化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
汪建中“股市黑嘴”利益链的终结?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