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如何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2019-08-09 01:57刘晓潼
财经界·下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提升水平

刘晓潼

摘 要:对于一个企业来讲,预算管理工作无疑是重要的。预算管理,简言之即公司在年初将本年的收入、支出、生产、消耗等各方面做一个事前的预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所面临着诸多考验,突出表现有二:一是国有企业如何建立较为完善、可行、实用的现代企业制度,二是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向市场型国有企业转型。有效的预算管理可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鉴于此,国有企业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以市场型国有企业为背景,从提升其预算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入手,指出国有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最终提出国有企业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国有企业  预算管理  水平  提升

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国以公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体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而国有企业作为公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能源、冶金、交通、基础设施、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都占有着显著的地位。据2018年1月16日《人民日报》报道,截止2017年底,全国国资监管系统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0.0万亿元,资产总额152万亿元(2017年中国GDP为83万亿元),上缴税费总额占全国财政收入1/4,工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1/5,2017年是被称为“共和国长子”的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的一年。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的不断完善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面临着国内外同业企业的激烈竞争压力。国有企业若想在激烈残酷的商战中站稳脚跟,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实现利润最大化、担负起国有经济“中流砥柱”的大任,只有通过不断地完善自身的体系,改革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才能使得国有企业焕发青春,并有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水平是实现国有企业健康平稳发展的有力保障之一。

一、市场型国有企业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一)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据《2017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83.5万亿元,负债总额118.5万亿元,国有资本及权益总额50.3万亿元。全国国有企业境外总资产16.7万亿元。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石,对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能够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作为国有资产直接掌管人的国有企业,有义务在保证其保值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加强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通过销售预算、采购预算、生产预算、费用预算等预算的编制与实施,可以在确保企业如期实现目标利润的前提下,进一步保障资金使用的安全与高效以及各类资产及资源的合理调配,降低国有资产流失的可能。同时,企业编制科学、合理、有效的预算能够使得各项成本费用支出降至最低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从而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增值。可见,加强预算管理能够有效规避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并进一步促进其增值。

(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生产经营的宗旨是获取利润,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是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特别地,近些年国内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给国有企业带来了较大冲击。国有企业在对外开拓市场、争取市场占有率的过程中受到了多方挑战。因而,国有企业应该与时俱进的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在收入一定的前提下,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及日常各项费用的支出,进而提高获利能力。与对外开拓市场相比,加强预算管理使得国有企业能够更为准确的量化具体指标,客观分析自身的优劣条件,因地制宜的把握自身提升利润水平的发展方向,最终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管理目标。

(三)有利于对事前控制的实施

目前,许多企业的财务工作仅限于对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分类、汇总及对外报送。不可否认,对现有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总结,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意见,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加强内部管理,然而,这毕竟是一种“亡羊补牢”的行为。即便事后分析得再精准全面,对于企业来讲,成本费用已经支出,现实损失已经发生。若企业加强预算管理工作,则可以在事前对于业务进程中易于出现的问题给予一定程度的预判,从而规避一些不应出现的损失。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管理层对于财务信息质量、及时、准確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预算管理,可以通过一定的测算与分析,在一定限度内对于未来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一个预判,进而判断其是否存在相应的财务风险及税务风险。可见,适度的预算管理有利于企业实施事前控制。

二、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意识不足

管理层意识不到位,国有企业与民企的一个最大不同在于,国有企业管理层并不是所有者,其实质上一种委托关系。这种情况造成国有企业管理层疏于预算管理。

(二)预算管理目标不明确

少数国有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对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没有进行相应的分析,对于市场、竞争对手、自身的发展情况缺少应有的了解,造成其长期规划、战略目标定位的不准确。导致其在编制预算目标、设定预算管理目标过程中,多以短期规划为目标,缺少中长期目标考虑。

(三)预算执行效率不高

从一些国有企业执行预算的效果来看,许多企业预算执行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预算执行不严格、对于预算执行情况缺乏深入分析,未形成相应的执行报告。在国有企业预算执行中,管理人员更多地关心预算流程是否走完,预算执行过于流于形式,没有对预算实际执行的结果与目标的差异进行分析。另外,国有企业内部组织机构较为庞大、管理层级也较多,导致国有企业预算执行中信息传递效率不高,信息严重失真,对预算执行造成不良影响。

(四)预算管理缺乏灵活性

国有企业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大多采用静态预算编制方法,在市场环境平稳的状态下是可以实现预算效果的,但是如果遇到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费用支出金额变化多等突发情况时,原有传统的静态预算编制将无法满足企业的管理需求,从而对于国有企业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国有企业所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其所在市场无疑是多变的,再精确的预算也不可能实现对所有市场因素的全面把握,因此在预算管理过程中,也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弹性调整。

(五)预算监督体制不完善

预算执行的结果如何,是否能满足编制的要求、达到企业管理层需要的效果,取决于企业是否能建立较为严格的预算监督管理体制。国有企业的主管部门一般会针对企业管理层的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监督,以评价其经营目标完成情况。从现实情况分析,国有企业在执行预算方案过程中,预算监督环节仍然属于一个薄弱环节。分析其原因可知,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与企业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企业的实际所有者对于企业的运营状况了解得不够详尽,很难做到及时有效的监督

三、市场型国有企业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增强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意识

1、增强国有企业管理层预算管理意识

预算管理涉及到企业中长期经营目标及方针战略的实现,关乎企业发展的全局,企业管理层应该从主观意识上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度。现有的国有企业大多采用垂直型管理模式,权利中心相对集中。在此基础型,只有企业管理层提高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才能为预算管理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建立预算管理的全员参与意识

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仅依靠管理层的重视还是不够的。应该增强全员参与意识,积极调动企业内部的全员力量,让预算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是公司预算指标完成的执行者。因此要让企业员工深刻的意识到,企业的健康发展是自身发展的保障之一,只有预算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才能更好的实现自身和公司的双赢局面。

3、加强预算管理的培训工作

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属于一个完整的知识理论体系,针对这一体系进行周期性的理论知识培训无疑是必要的。针对企业的管理层定期进行相应的预算管理培训,让其科学地认识到当今现代企业制度下执行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针对预算编制人员进项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培训,进而提高企业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从而提升其预算管理的执行力。

(二)强化预算管理目标

科学明确的目标对于经营任务的完成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目前,国有企业在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中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预算管理目标设置的不合理,缺乏执行性降低了企业预算管理效率。因此,企业应该及时分析预算管理目标的科学性,并且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适时调整预算指标体系,为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打下坚实基础。预算执行过程中,企业财务部门应该加大对预算指标体系的监管力度,若发现某期的实际支出同预算间的偏差较大,则须及时查找原因,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对于预算指标进行一定调整,将预算管理指标设定值与实际数据之间的偏差控制在较为客观的范围内。

(三)提升预算执行效率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应高度重视预算管理的执行工作。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关注预算管理工作不应只拘泥于预算报表编制、预算管理目标的确定上,更为重要的应该是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与落实。预算工作做得再全面、科学、严谨,也需要通过踏实的执行来实现,因而要想提升预算执行效率,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分析、考核,明确预算指标的分解、预算执行审批权限和要求,就要按预算控制的标准严格执行各项事项。

1、制定预算执行的责任制度

预算执行过程中应该对于执行者设定相应的职责范围,使其明确地了解自身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从而使其有的放矢地执行预算管理目标。

2、设定应有的奖惩机制

预算执行中“责权利”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对于预算执行者设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其完成相应的预算管理指标。

3、引入信息化系统支持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技术已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可以引入信息化技术、建立信息化系统,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实际操作水平。目前,许多国有企业实现了财务电算化,但是许多企业对财务电算化的应用仍然局限在日常账务核算和期间报表填报等基础工作领域,对于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企业应该加快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实现预算管理信息化,不仅可以克服手工编制预算工作量大、精准度不高的缺点,还能够实现及时获取预算管理数据,实时分析、及时纠正预算执行错误的问题。这样一来,能够进一步实现费控一体化,进一步推动业财融合,降低预算管理成本的同时,使预算管理人员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及精力进行思考,研究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及方案。

(四)选择合理的预算管理模式

国有企业的公有制性质决定其要严格执行国家的各类经济政策、法规等,不可避免地使其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过于循规蹈矩。恰当的预算管理模式,可以帮助国有企业有效实施预算管理。预算管理包括至上而下、至下而上及上下结合三种模式。至上而下可以从企业全局角度出发对企业现有资源进行合理整合,从而提升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其缺点是有可能削弱企业下级管理部门对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而至下而上的预算管理模式与前述正好相反,上下结合虽然综合上述两种模式的优缺点,但是存在一定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因而,企业在选择预算管理模式过程中,应该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特点,选择合适的模式。同时,预算管理过程中,应该灵活应用各种预算管理模式,以期最佳的预算管理。

(五)建立完善的预算监督体系

加强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制的建设,提升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使其能够更好的实现内部审计职能。内部审计对于完善企业预算監督体系将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内部审计机构在实施内审工作过程中,应该遵循独立性原则,对预算执行、预算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应该给予客观、公正的披露。其次,企业管理层、内部职能部门应该从思想上重视内审工作,管理层要赋予内审机构一定的权力,而职能部门应该积极配合内部审计工作。只有这样,通过内审机构的不断努力工作,才能促使企业各职能部门更好地完成预算管理所设定的目标,达到预算管理的目的。最后,国有企业应该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打破原有的固定模式,尝试引进内部审计外包方式,将内部审计工作交予更为专业的审计人员完成,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及效率、节约人力成本,最为重要的是可以促使企业更好的完成预算管理工作,达到预算管理的效果。

四、结束语

市场经济前提下,国有企业面临着市场的不断冲击,面对来自于各方的挑战,国有企业应该顺应市场变化,向市场型国有企业转变。预算管理可以助力国有企业降低成本及费用消耗、提升国有企业业内部管理效率、确保国有资产不受侵害等。国有企业面对预算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应该从增强管理意识、强化预算管理目标、提升预算执行效率、选择合理预算管理模式及建立完善的预算监督体系等方面做起,最终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目标,并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袁艳.关于提升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9(01):62-63.

[2]张琼琼.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S公司为例[J].会计师,2018(22):31-32.

[3]徐颖.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完善措施的若干思考[J].就业与保障,2018(20):39-40.

[4]倪伟.关于国有企业如何进行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J].纳税,2018,12(33):239-240.

[5]贾德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的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经贸实践,2018(20):152.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提升水平
张水平作品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