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双手,轻松保眼健目

2019-08-13 08:06肖永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王诗尧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中医健康养生 2019年7期
关键词:药液眼球经络

文/肖永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教授王诗尧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本栏目上篇文章介绍了眼睛的生理特点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机制。那么,该如何对眼睛进行保健,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呢?

眼睛之所以能自如地转动,是因为有6条肌肉控制着眼球的运动。这6条肌肉分别是眼球上、下直肌,内、外直肌和上、下斜肌,它们密切配合,帮助眼球协调一致地上下、左右自由转动。如果有意地去转动眼球,就可以锻炼眼肌,从而改善眼部营养,使眼灵活自如,炯炯有神。

运动眼球,改善视力

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就根据孙思邈的养生十三法,结合中医经络学说以及十八段锦,创编了吕氏养生十四式中针对眼睛的以转动眼球为要领的眼保健操。

【动作要点】

将手搓热后用掌心以合适力度按压两眼,重复6~12次,同时眼球向左转、向右转各16次。

【功效】

此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的视物功能,纠正近视和弱视。《黄帝内经》的“五轮学说”将眼睛两眦血络、黑睛、眼睑、白睛、瞳仁分别对应心肝脾肺肾来阐述它们的生理和病理的联系,那么搓热的双手为眼睛适当加温,则有利于改善五脏对眼的营养支持,转动眼球还能够疏肝络,益脾气。

按摩穴位,润养眼球

既然眼睛和人体的经脉关系密切,那么眼睛“病了”,对经络的疏通就非常有必要,像穴位按摩这样简单易行的方法自然是少不了的。

经络系统中,阴阳跷脉具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功能,分别连属内眼角和外眼角。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位于这条经脉的申脉穴则与阳跷脉相通。

足少阴肾经上的照海穴,是肾经与阴跷脉的交会穴,它们都是濡养眼目的代表穴。

足少阳胆经上的风池穴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官窍、平肝熄风通络,对于目痛、目不明等眼疾有很好的效果。

督脉总督、统领全身阳脉,调节阳经气血,主导一身阳气,后溪穴和督脉相通,能够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也是治疗眼病常会用到的穴位。

【定位】

照海穴: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申脉穴:位于外踝直下方凹陷中,按压有酸胀感处。

风池穴:在后头部,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上端的陷窝中,大致与耳垂齐平处。

后溪穴:握拳,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小指掌指关节后的皮肤突起处即是)。

后溪穴

照海穴

【动作要点】

先将双掌用力搓热,用大拇指分别按揉上述穴位,或配合指尖点按。按摩穴位时,力度要均匀、柔和、渗透,以有酸胀感为佳,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5分钟。

【功效】

通过按摩穴位,可以激发经络,使其通畅,使五脏六腑精气充足,改善眼部气血,看东西会更清楚明亮。

另外,常锻炼用脚趾抓地也可以通过刺激足趾穴位来激发足部经络,并刺激位于足趾的眼反射区,有利于与眼睛相关的经络保持通畅,脏腑气血能顺利通过经络营养眼睛,改善眼部健康。

热敷或配合中药熏眼

中医认为,血得热则行,遇寒则凝。因此,给眼部加温能使眼部脉络血行更加通畅,从而改善肝肾精气血对眼睛的濡养。热敷和熏眼都是利用温度的升高来加速眼部的血液流动。此外,用中药熏眼更能针对性地治疗不同体质或中医证型的患者的眼部疾病。

【动作要点】

热敷:用热毛巾敷眼,或双手掌心搓热捂住整个眼眶烘烤。每日3次,每3~5 分钟。

中药熏眼:枸杞子、菊花、石斛、麦冬、桑叶、荆芥穗、木贼草、金银花、薄荷各6克,熬制成200毫升的药液,再加入开水至 400毫升。然后,俯身用药液产生的蒸汽熏眼,温度以能耐受为准,眼与药液的距离也可以根据温度的变化而调整,注意防止被过热的蒸汽烫伤。若药液温度降低或冷却,可加入沸水或加热重复使用。每日一付,每天2~3次,每次20分钟。

【功效】

热敷有助于保障局部经络的通畅,改善气血循环,从而减轻眼部干涩、不耐久视、迎风流泪、视物模糊等症状。用中药熏眼能帮助干眼症、视疲劳的缓解。

保护眼睛其实没有那么难,这些简单的眼部保健妙招,就能帮助预防眼部疾病和延缓眼部疾病的病情发展。做好眼部保健,让我们眼前的世界更加动人。

猜你喜欢
药液眼球经络
抓人眼球
抓人眼球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如何在1分钟之内抓住读者的眼球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治斑秃
治慢性支气管炎
眼球经济(yǎn qiú jīng jì)[目玉経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