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绘本 大世界

2019-08-13 03:49马燕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表现形式小猫美育

马燕

绘本是建立早期阅读习惯的媒材之一,也是提高小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美术表现力,增强创新意识的媒介之一。美术教师应借助这一载体,挖掘蕴含其中的美育价值,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下面,以美术绘本《11只猫进袋子》的教学为例,谈谈我在绘本教学中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11只猫进袋子》主要讲述了11只小猫因为不遵守规则被怪兽抓去做苦工,在做苦工的过程中明白了不遵守规则的后果,并想办法逃出去的故事。作者通过诙谐滑稽的语言、富有悬念的画面,勾画出了11只猫鲜明的形象。

1.创设情境,掌握美术表现形式

在导入环节,我采取翻版教学与直观演示相结合的形式,创设了主题为“超级模仿秀”的游戏,引导学生在模仿这11只小猫的过程中,体验绘本漏印的表现方法。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探索的热情,又帮助学生掌握了漏印的表现形式,丰富了学生绘本创作的呈现形式。

2.对比观察,理解绘本内涵

图像识读是美术学科首要的核心素养,也是欣赏的基础和联想的纽带。在图像识读的过程中,识别与解读图像内涵是创作绘本的前提。因此,在教学环节,我采取了图片局部放大以及增加声效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整体观察和局部发现,观察分析图像的造型、色彩、空间等特征,然后带领学生深入对比观察、思考,从而总结出绘本中小猫的表现特点——动态夸张,机灵、调皮又可爱。

3.强化认知,培养审美判断能力

审美判断是指审美的心理判断,是欣赏绘本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用语言、文字和图像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描述、分析、评价和判断,是实施美育的前提。教学中,我采取了角色扮演、情景再现、故事描述的形式,帮助学生强化认知,引发联想,让学生在续编绘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遵守规则的重要。这样,学生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在一次次的欣赏、描述、表演、评述体验中逐渐形成并得以加强。

4.体验实践,提升创新能力

在体验环节,我结合绘本内容,创新作业表现形式,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維展开想象,完成创作任务——可以是本课内容的续篇,也可以是独立于绘本之外的故事。在我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了一个个有情节、有创意、有教育意义的画面,最后再集体组合完成集合式的折页绘本。

看似简单的一本图画书,却能打破学科的边界,有效促进了美术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进而达到美术学科教学的最大功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挖掘绘本的美育价值,让学生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编辑 _ 汪倩

猜你喜欢
表现形式小猫美育
多元归一——中国画表现形式探析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石材产品设计中几种错误的表现形式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小猫
美育教师
汉语动结式在维吾尔语中的表现形式
新闻策划表现形式:不拘一格,相互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