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导学案,有效引导数学教学的学与教

2019-08-13 03:46周爱军
师道·教研 2019年7期
关键词:人教版学案平行四边形

周爱军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就指出:“数学课程应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当前新教材的编排也无不体现着这一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了富有现实性、趣味性、挑战性的学习素材,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则要围绕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做文章,着力改变教育教学行为,让一堂40分钟的课,于学生来说是一种享受,一种喜悦,一种成长;对老师来说是一种引导,一种实践,一种期待。因此,在教学中只有更好的实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过程,才能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通过研制运用导学案,努力构建民主高效的课堂教学,不仅有效地引导了学生会“学”,而且还促进了教师在教学中以学定“教”的变化。

一、运用导学案,以案导学引导学生会“学”

导学案是我们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凭借,是师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主线。因此,导学案应体现出有效引导学生能学,会学的特点。在实践中,以案导学,引导学生会“学”可以主要做好两点:

其一,依据导学案组织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让“学”有的放矢。

导学案对学生来说就是要完成三步曲,即自学——对学——群学。自学是整个学习活动的基础,它将影响整个学习过程的容量与效度。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新课标2011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时,可以在前一天布置前置性作业,让孩子们在课前自主完成“导学案”中的“预习导航”部分,初步尝试“课前探究”:观察比较两个面积相等,形状不同的图形完成填空什么不同什么相同。找出图中底边对应的高。通过自学的方式,做到大约一半的学生能够解决大约一半的问题。

随后进入同桌两人的“对学”。在对学阶段要求大约80%的学生,能够解决大约80%的问题。如“预习导航”,要求同桌先汇报完成情况,然后适当选择反馈。

之后就是“群學”阶段。“群学”指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老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一种方式,通常是3人以上。通过群学,学生完全可以解决在自学、对学中没有解决的一些小问题,使自己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巧。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新课标2011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学习中,首先,在“预习导航”部分组内交流,再全班汇报,凡是学生可以直接解答的比较简单的问题,学生直接展示,可用投影的方式展示学生预习成果。接着,引导学生尝试完成“预习导航”指引自学教材87页内容。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与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

课前的“预习导航”给予学生充分的预习指引,在通过小组交流,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从而准确把握学生的真实情况,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相对简单的知识与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上台来当小老师进行讲解,教师点评即可。这样不仅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探索并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更好地学到新知识。在孩子们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全班巡视,可以适当加以指导或点拨。

其二,运用导学案应及时归纳总结,让“思”反馈提升。

及时的“归纳积累”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反思自己学习过程和方法的习惯,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有效的归纳反思,能及时反馈学习中的问题与心得。在这样的归纳总结的环节中,还可以适当地创新处理,比如在学案留白处写反思后记。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新课标2011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中的归纳积累,我是这样设计的:放手让学生阅读课本,看书补缺,想一想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关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还想知道什么?打开课本按下面要求进行归纳积累:独立写回顾反思,把本节课的学习收获用两三句话写出来;小组议论交流,形成共识;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其他小组点评,整体提升。把以往课堂小结时“说收获”变为先“写收获”,后交流,促进每一位学生进一步学会思考小结,夯实数学课堂中的知识与积累、实践与思维训练,使所学知识实现条理化、概括化、策略化。

二、运用导学案,以学定教促进教师会“教”

1.运用导学案,教师应先读懂教材,研制导学案

在实际课堂教学前,教师应该认真的备课,确定好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以及导学环节与内容,即设计导学案。如何做好这些呢?教师首先要读懂教材,我们教师要通过个人钻研、集体备课等方式,结合教学的实际,读懂教材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与联系,这样才能高瞻远瞩设计教学;还要读懂教材在所处单元中的位置,及教材与其它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别,这样才能承上启下,找准目标与重点。然后再充分考虑预设与生成,构建“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

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新课标2011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备课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小学数学中几何与图形教学承上启下的一个关键内容,此时学生已熟练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且已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特点,将是学习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的一个铺垫。

2.运用导学案教学,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尤其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取生动教学,让枯燥的内容具体化、生动化,让学生学得开心。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新课标2011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运用平行四边形模型”进行实践操作,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割补等过程经历整个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运用导学案教学,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作为学生的授课者,还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与引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意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导者。因此,在运用导学案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以学定教、同案协作的教学思想。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新课标2011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导学反馈中引导学生猜想后,放手让学生去操作验证:让同桌两位同学一起合作,尝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并完成教材第88页的填空。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请学生演示不同的剪拼方法。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提问、查阅资料、解答问题、总结规律,极大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的能力。

4.运用导学案教学,教学重难点的处理要做到“四精”

运用导学案的教学,教学重难点的处理要做到“四精”,即:选、讲、练、评,皆要精。在实际教学前,教师应充分准备、精选教学材料,确定好最优的教学环节,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让課堂成为学生学习与展现自我的舞台。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学中有三个板块:公式的推导、字母公式的认识及应用,我们把大多数学生难以理解的面积推导作为教学重点进行导学。先结合课本,师生共同完成公式的推导过程,做到精讲。再完成字母公式的学习,明确公式代入法的格式。最后反馈练习,先独立完成,再在组内交流。练习展评时,在核对答案的过程中发现有同学做错的,组长与成员分析出错的原因及建议,做到精评。

这样的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通过发现、猜想、验证、推导,让学生在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同时,还学会用这个公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得到了更多的独立思考、表达质疑、展示分享的机会,既做到内容、练习与讲评的精要,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思维量。

5.运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要拓展学生思维

“学起于思”,教师要善于提供思维的杠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让学生学会思考。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新课标2011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的导学反馈中,就应该学会引导学生猜想:1.由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猜想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猜想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出它们相互转化的条件。如向学生提问: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引导思考的方向,鼓励创新,提倡学生大胆提问,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的思维能力。

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习热情,教师自己更应该开拓思路,如此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思维力的同时,做到教学相长。

责任编辑 邱丽

猜你喜欢
人教版学案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乡愁导学案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比例尺(一)”导学案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