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大党建思维: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
——对话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骆小平

2019-08-14 08:42周倜然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19年7期
关键词:电业民营企业电力企业

本刊记者 周倜然

《中国电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请您谈谈对国企党建重要性和优势性的理解。

骆小平: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2016年10月,习近平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物质基础上,占据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作出历史性贡献。政治基础上,国有企业干部职工作为我国工人阶级的骨干力量,是巩固工人阶级领导地位的重要保证。“两个基础”的重大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国有企业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

一部国有企业发展史,就是一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国有企业作为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红色旗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要“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必须要坚持党在国有企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充分发扬党在国有企业的引领作用,确保国有企业更好、更快的在新时代创新发展,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中国电业》:攀枝花是一个以工业而崛起,“工业强”一直是其城市底色,市委市政府也提出,“工业不强就不叫攀枝花”。在这种背景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如何和经济发展真正做到共融共进?

骆小平:国企党建工作总要求的“四个坚持”中,其中之一就是“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这说明,企业党建要和企业业务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党建是否做的好,要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来检验。

始于上世纪60年代、覆盖全国13个省区、近千万人参与的“三线建设”,奠定了我国西部地区的工业基础,极大提升了我国国防工业实力。攀枝花是我国“三线建设”的龙头、核心和成功典范,三线建设者们不畏艰险、攻坚克难,为国家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攀枝花是有传统的国企底子的,也有深厚的国企党建优秀传统。加强国企党建,摆在第一位的就是讲政治,必须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上坚持真抓苦干,不断校准企业发展的方向。要做到企业党建和经济发展相结合,就必须坚持习总书记提出的两个“一以贯之”——“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把党的领导和现代企业制度融合起来。

攀钢,攀煤、电力、自来水,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途径。攀枝花市要获得发展,就必须依靠工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国企成为领头羊,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中国电业》:攀枝花“三线阳光”企业党建联盟的成立有什么意义和作用?这种联盟组织可能成为一种值得借鉴的模式被推广么?

骆小平:党的力量来源于组织,组织使力量倍增。组织强大,党的力量就强大。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始终坚持把党的组织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在建党98 周年,建国70 周年之际,突出大党建思维,畅通党组织互帮互助渠道,仍然是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的国企破解难题、发挥作用的重要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一理念凝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全国人民社会治理探索的集体智慧。由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牵头,选取攀钢集团公司党委、攀煤集团公司党委、市水务集团公司党委、市煤气公司党总支等,开启了联合组织力量加强党建的新创举。该联盟以“三线阳光”为形象载体,“三色”为基,整体推进联盟工作;秉承党建引领原则,按照“四联八共”总体思路开展工作。

“组织联建、党员联系、资源联享、问题联解。”这个联盟以“联”字强化党建引领、整合发展,建设体量大、效果好、创新性强,实现了联盟企业互利共赢。以“联”字凝聚共识共为形成的党建新格局建设经验,值得在各地方国企加强推广与宣传,掀起国企大党建的新高潮。

《中国电业》:该联盟成立一年之后,在今年,将会招纳两家民营企业进入联盟。对于新时代民营企业党的建设,您有什么样的评价? 党建联盟将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骆小平:新时代,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要“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还明确提出“注重从非公有制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的重要论断。

“三线阳光”企业党建联盟的第二阶段是在原有的“4+1”基础上,将部分民营企业纳入进来,形成“党建+钒钛、党建+志愿、党建+团团”的大党建联盟模式。党建联盟落实了“党是领导一切的”政治原则,开创了联盟党建的新局面,开启了国企党建带领民企党建的快车道。

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表示“民营企业搞党建不是一种形式的、功利的想法,要真正拥护党的理念,做到心中有党”。攀枝花市“三线阳光”党建联盟通过实打实地组织建设互促,融合服务互通,“互联网+党建”,党员干部互动,结对帮扶互助等活动,使得公共服务的成本集约最低化,资源共享最大化,促进联盟企业效益的不断提升,同时也确保了民营企业生产为人民,质量有保障。同时,在广大党员带动下,员工之间促进了友谊,增强了活力,大大强化了民营企业的凝聚力,推进了民营企业发展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高度统一。

《中国电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电力企业如何探索未来党建模式?在哪些方面可能实现创新?

骆小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重要一条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电力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能源,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满意度的最直观的指标尺度。“人民电业为人民”是电力企业的宗旨。电力企业党建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国有电力企业的发展质量,也决定了国有电力企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电力企业在探索未来发展模式中最根本的就是抓住“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实践中坚持“四个要”:“要同步建立党的组织、动态调整组织设置;要把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要让支部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党组织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

具体方式方法上要不断改革创新,抓住电力企业青年人集中、信息化建设强的特点,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采取流动、灵活、多变、整合联盟的形式,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党建和业务相结合的创新,将在塑造党建工作的响亮名片和企业改革发展中成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党员服务队奔赴抢险一线。

猜你喜欢
电业民营企业电力企业
基于Canopy-Kmeans算法的电力企业流量数据分析研究
广东雄润电业有限公司
《中国电业》2021年总目录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