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l对子宫内膜癌的转移评估价值分析

2019-08-15 01:53高兴蓉李松辅刘昆敏
医药前沿 2019年19期
关键词:肌层腹腔宫颈

高兴蓉 李松辅 刘昆敏

(1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四川 宜宾 644000)

(2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四川 宜宾 644000)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在子宫内膜的一种恶性肿瘤,根据WHO统计2016年全球子宫内膜癌新发病例数达到40余万例,其中大部分的患者于发展中国家,可能与社会经济发展、人群生活习惯及不良饮食等因素有关。我国癌症中心显示2016年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为5.38/10万,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与其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等因素相关,如何在术前对子宫内膜癌进行有效的评估,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案至关重要。诊断性刮宫病理在组织级别上与手术病理的一致性较差,不能有效、准确地判断特殊病理类型,在临床中使用受到限制。磁共振成像技术(MRI)作为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的一项辅助检查技术,其可检测内容包括肌层浸润深度、宫颈侵犯与否、宫旁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等情况。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软组织分辨力高,能够多平面、多方位获取肿瘤图像信息,指导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避免盲目扩大手术范围。为此本文收集我院有明确手术病理资料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析MRI检查在子宫肌层和宫颈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等因素的诊断价值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收集

选取2014年3月—2018年1月于我院有明确手术病理资料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共计215例,根据手术病理检查分为:子宫内膜样腺癌、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黏液性癌根据FIGO分期分为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本次得到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

(1)明确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2)于我院行手术治疗,并具备组织病理检查结果;(3)行盆腹腔增强MRI检查。

1.3 排除标准

(1)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2)合并宫颈肿瘤或卵巢肿瘤者。

1.4 MRI检查方法

1.4.1 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1天行胃肠道准备,禁食4~8小时,取出患者宫颈内节育器或其他金属物质,排尿后行MRI检查。

1.4.2 检查方法 采取飞利浦Achieva 3.0 T MRI系统,扫描方案为矢状位TSE-T2 WI序列(TR/TE 3000-5000ms/80-110ms,重建矩阵512×512,FOV240~250mm×240~250mm,反转150°),薄层斜轴位T2WI,横断位及矢状位TSE-T1 WI序列加脂肪抑制TSE-T1 WI序列(TR/TE 500ms/10~15ms,层厚5mm,层间隔1.75mm),依据FIGO2014标准,对MRI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术前临床分期。

1.5 观察指标

患者临床、手术及病理资料;MRI对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宫颈浸润诊断和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1.6 统计学分析

通过Kolmogorov-Smirnov检验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连续变量表示采用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分类数据采用计数和百分比表示。对于参数数据,分别使用Student's t检验或单向ANOVA比较两个或更多个组之间的差异。对于非参数数据,分别使用Mann-Whitney或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两个或更多个组之间的差异。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分类数据。使用Kappa系数比较两种标准的一致性。IBM SPSS17.0软件(SPSS,Chicago,IL,USA)被用于统计学分析。所有检验均为双侧检验,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临床、手术及病理资料

(1)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6.38±15.28岁,94例患者有绝经后阴道流血病史,48例有经期延长病史,77例有异常阴道排液病史。(2)手术资料:14例行腹腔镜下手术,201例行经腹手术。(3)病理资料:见表1。

表1 患者病理资料分析

2.2 MRI对子宫肌层浸润深度的价值

MRI诊断浅肌层浸润的灵敏度为86.06%(142/165),特异度为62.00%(31/50);诊断深肌层浸润的灵敏度为62.00%(31/50),特异度为86.06%(142/165),Kappa=0.36,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MRI对子宫肌层浸润深度的价值

2.3 MRI对宫颈浸润诊断的价值

MRI诊断宫颈浸润的灵敏度为33.33%(5/15),特异度为96%(192/200),诊断无宫颈浸润的灵敏度为96%(192/200),特异度为33.33%(5/15),Kappa=0.49,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MRI对宫颈浸润诊断的价值

2.4 MRI对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MRI诊断盆腹腔淋巴结转移敏感度为28.95%(11/30),特异度为98.87%(177/185),Kappa=0.41,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MRI对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3.讨论

妇科肿瘤是一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妇科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子宫内膜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妇科肿瘤,随着人群疾病谱的改变,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子宫内膜癌患者就诊时,一般期别较早,约65%~75%的患者为Ⅰ期,影响Ⅰ期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为: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因此术前充分了解患者上述信息为医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避免不必要的切除是非常重要的。还有研究指出术前正确地区分子宫内膜癌和其他良性肿瘤或病变是是非常重要的。分段刮宫是诊断子宫内膜癌传统的方法,但是子宫分段诊刮准确性差,受操作者人为因素影响,有一定漏诊率。宫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宫颈及宫颈管情况,但是对医生技术操作难度大,同时不能完整获取病变整体结构。并且宫腔镜很难观察宫颈浸润深度,同样无法准确预测宫颈间质受累。磁共振成像(MRI)可以直接鉴别良恶性子宫病变,还有研究指出MRI对肌层浸润深度和宫颈间质浸润有较准确的判断,对诊断性刮宫无法确定的肿瘤分期,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MRI诊断浅肌层浸润的灵敏度86.06%,特异度62.00%,诊断深肌层浸润的灵敏度62.00%,特异度为86.06%,提示术前MRI检查能够较准确的判断肿瘤对子宫肌层的浸润深度。研究指出对于Ⅱ期子宫内膜癌,MRIT2WI图像中主要表现为宫颈间质低信号,与宫颈粘膜差异明显。但是值得注意MRI也存在一定误诊率,主要原因可能为肿瘤靠近宫颈内口颈体交界,肿瘤体积较大延伸至颈管时压迫颈管肌层容易诊断为宫颈受累;肿瘤表浅或镜下浸润仅局部侵犯宫颈;合并宫颈部位良恶性病变时解剖结构显示不清。

术前对宫颈浸润的正确诊断,直接关系到患者手术范围。本次研究还发现MRI诊断宫颈浸润的灵敏度33.33%,但特异度高达96%。且I型子宫内膜癌宫颈浸润和Ⅱ型子宫内膜癌宫颈浸润患者MRI诊断分期准确率分别为73.4%(216/294)和72.73%(16/22)。提示MRI对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评估准确度较高,这与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

淋巴结转移是子宫内膜癌预后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次研究显示MRI诊断盆腹腔淋巴结转移敏感度为28.95%,特异度98.87%。通过术前MRI检查可以较好的帮助医生排查判断可疑的阳性淋巴结转移。同样有学者指出术前盆腹腔MRI检查排除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较好,当发现盆腹腔淋巴结阳性时,50%~78%的患者可能手术病理证实为Ⅲ、Ⅳ期。若术前MRI提示无盆腹腔淋巴结转移,可考虑不常规行盆腹腔淋巴结切除术。

综上,MRI可以较好的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宫颈浸润深度,同时分析盆腹腔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为手术医生术前进行肿瘤的转移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猜你喜欢
肌层腹腔宫颈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
HX-610-135L型钛夹在经尿道2μm激光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