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通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症状改善及心电图变化的影响

2019-08-15 01:53王群
医药前沿 2019年19期
关键词:稳定型冠脉心绞痛

王群

(西安市长安区医院药剂科 陕西 西安 710010)

不稳定型心绞痛为心内科常见冠脉综合征,是因冠脉供血不足,心肌突发性暂时缺氧、缺血引发,可造成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以往,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多采用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等西药,但对部分患者无效,临床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3]。血栓通作为一种纯中药制剂,具有扩张冠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及改善微循环作用,目前已逐渐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4]。选取7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析血栓通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症状改善及心电图变化的影响。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1月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4例,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关诊断标准[5],排除伴有肝肾功能障碍、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者,或过敏体质,对多用药物具有使用禁忌症者,且患者或其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7例。其中实验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51~76岁,平均年龄(63.45±6.02)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3.85±0.88)年;纽约心脏协会(NYHA)发布心功能分级:I级20例,Ⅱ级17例;对照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4.02±6.01)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56±0.72)年;NYHA分级:I级21例,Ⅱ级16例。两组基线资料(年龄、病程、NYHA分级及性别等)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两组均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等;于此基础上,实验组予以血栓通注射液(广东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4023081)治疗,500mg血栓通注射液+25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两组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1)症状改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2)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6],以心电图恢复至正常范围为显效;ST段下移回升1.5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主要导联倒置T波由直立变平坦或变浅50%以上,室内或房室传导阻滞改善为有效;心电图无变化,或ST段下降0.5mV,主要T波由直立变平坦或加深50%以上,或T波由平坦变倒置为无效。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症状改善

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表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表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发作频率(次/周) 持续时间(min/次)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37 10.31±1.58 2.11±1.10 6.31±2.15 1.85±0.86对照组 37 10.25±1.74 4.35±1.52 6.74±2.30 3.54±1.31 t - 0.155 7.262 0.831 6.560 P - 0.877 0.000 0.409 0.000

2.2 心电图疗效

实验组显效24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30%(36/37);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8.38%(29/37)。实验组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χ2=4.554,P=0.033)。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于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出现冠脉内膜下出血、血小板聚集、斑块破裂,致使冠脉痉挛,形成血栓,最终造成冠脉在狭窄基础上进一步阻塞,该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胸痛,临床上多采用硝酸盐制剂、钙离子拮抗剂等治疗,以改善冠脉阻塞情况,扩充心肌血容量,但长期应用,易出现耐药性及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7-8]。因此,找寻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尤为重要。

近年来,中医药逐渐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中医认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属“真心痛”、“胸痹”、“心痛”范畴,多因正气亏虚,久虚失煦,虚寒内生,气机逆乱,致心血瘀滞,心阳不足,痰浊内生,心络闭塞,痹而痛,因此,治疗应以活血化瘀、通脉活络、散寒止痛为主。血栓通注射液为活血化瘀之良药,其主要成分β-七叶皂苷钠由天然植物中提取,可抑制血栓形成,增强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同时还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及黏附,从而降低血液黏稠度[9-10]。基于此,本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予以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提高心电图疗效。分析原因,具体如下:(1)血栓通注射液可降低血纤维蛋白含量及血细胞比容,从而降低全血黏度,加快血液流速;抑制二磷腺苷诱发的血小板聚集,使得血液中血小板、红细胞分散于血浆中,预防血栓形成;(2)抑制红细胞聚集,从而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3)对抗再供氧引起的钙超载及损伤作用,以达到减少缺氧、缺血对心肌的损伤;(4)调节血脂,改善血液流变性,稳定斑块,防止新的斑块生成,改善血液黏聚及高凝状态,促进冠脉循环恢复,增加心肌供血;(5)降低白细胞数量,抑制其聚集,从而抑制机体炎性反应;(6)调节血管收缩功能,促进冠脉扩张,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改善心肌缺氧,减少缺氧造成的损伤。

综上所述,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予以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可促进患者症状改善,提高心电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未进行随访研究,还需临床多中心、多渠道取样,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证实研究效果。

猜你喜欢
稳定型冠脉心绞痛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