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9-08-15 01:53李志勇
医药前沿 2019年19期
关键词:疝的精索肌腱

李志勇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毛陈中心卫生院普外科 湖北 孝感 432020)

老年人群腹股沟疝的发生率更高,主要是由于这类人群肌肉逐渐萎缩,腹壁、腹股沟区薄弱,所以在子宫圆韧带、精索、血管穿过时,形成疝的可能性更高[1]。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临床治疗这类疾病的重要方法,不过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会使原本存在的生理解剖结构受损,术后患者不仅会有明显疼痛感,而且需要较长时间恢复[2]。当前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的新方法,本研究以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82例患者为对象,具体对比两种术式的不同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82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27例男以及14例女,年龄平均(68.95±8.41)岁,斜疝28例,直疝8例,切口疝5例;对照组41例,25例男以及16例女,年龄平均(68.82±8.63)岁,斜疝26例,直疝9例,切口疝6例。两组年龄、性别、疝气类型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提起精索,将腹内斜肌下缘及肌腱于精索后方缝在腹股沟韧带上,使精索处在腹内斜肌与腹外斜肌腱膜间,通过Shoulice法实施手术。

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做一个腹股沟斜切口,按照顺序将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切开,对精索进行游离处理,确定疝囊位置后向颈部游离。接着将疝囊还纳到腹腔中,如果患者疝囊较大,可以将其横断。接着在疝环中填入填充物,对腹横筋膜、临近组织进行4针左右的缝合固定。在精索后方放好经过修剪的平片,保持重叠耻骨1~2cm,平片圆孔将精索包绕,最后将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和皮肤进行逐层缝合,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

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手术用时、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

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尿潴留、腹股沟区疼痛各类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手术情况

观察组手术用时及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另外术后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情况结果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情况结果比较()

分组 例数 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天) 手术用时(min) 术后住院时间(天)观察组 41 1.26±0.58 62.13±4.84 5.96±2.30对照组 41 2.61±0.84 70.46±5.12 7.48±2.47 t - 8.468 7.570 2.884 P - 0.000 0.000 0.005

2.2 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32%,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腹股沟疝一般是因为腹部强度下降,腹内压升高而导致,指的是腹腔内脏器经腹股沟区的缺损突向体表导致的疝。疝修补术一直是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重要方法,传统疝修补术应用的是周围存在缺陷的组织对腹股沟管后壁进行修补,虽然也可以修补成功,不过术后复发的风险较高。且这一术式对于肌腱和腹股沟韧带的缝合,是不同组织的缝合,是不同解剖位置的缝合,所以强行的拉拢缝合会存在比较明显的张力,因而术后愈合难度更大,且患者需要承担比较明显的痛苦。无张力疝修补术采用的是疝环充填式修补,操作难度减低,对患者形成的创伤轻微,且缝合没有张力,不会使腹股沟管区解剖结构被破坏,患者疼痛感更轻微,所以患者术后能够更迅速恢复[3]。本研究观察组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后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接受传统疝修补术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证实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患者术后恢复效果也更好。另外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32%,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39%,差异显著(P<0.05),证实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能够保证更高的手术安全性,患者术后恢复受影响更小。

猜你喜欢
疝的精索肌腱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加味大黄蟅虫颗粒对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的影响
一例犬胸膈疝的治疗
阴囊超声显像在诊断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探讨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
拇长伸肌腱嵌顿1例
闭孔疝的临床诊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