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2019-08-15 01:53章金霞谭刚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19期
关键词:断流门脉消失

章金霞 谭刚(通讯作者)

(1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医院 重庆 400030)

(2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0030)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该疾病常见并发症为上消化道出血。对于合并有并发症的患者来讲,如果不能接受到有效的治疗,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影响[1]。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分析对象选择2016年5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接受诊治治疗的8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有43例患者,25例男性患者和18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40岁至66岁之间,平均(52.5±3.4)岁;病因:26例(60.47%)患者为肝炎后肝硬化,11例(25.58%)患者为酒精性肝硬化,6例(13.95%)患者为血吸虫性肝硬化。对照组有43例患者,24例男性患者和19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42岁至68岁之间,平均(53.2±3.2)岁;病因:25例(58.14%)患者为肝炎后肝硬化,12例(27.91%)患者为酒精性肝硬化,6例(13.95%)患者为血吸虫性肝硬化。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门奇断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门奇断流术联合食管下段横断 术治疗,具体如下:

门奇断流术:①结扎脾动脉,确定脾脏出现变小后,进行原位脾切除;②在贴近胃壁的情况下,对结扎胃冠状静脉、胃短动脉、胃短静脉等进行离断,使离断部分置于胃壁分至位置;离断后胃血供有胃右动脉和胃网膜右动脉;③游离食管下端为8cm到10cm之间,胃冠状静脉的食管支以及高位食管支接受离断和结扎;保留冠状静脉的门-体侧支通路;④进行冲洗,左膈下放置引流管,并进行一定的处理,防止感染和积液情况的出现;⑤手术完成,将患者送至监护室,进行抗生素、保肝等常规治疗[2]。

食管下段横断术:对胃底部大弯侧前壁血管较少位置,进行纵行切开,长度大概为3cm左右,吸干胃内积血,根据食管情况进行管型吻合器的选择,并将其置入,在贲门上部3厘米处进行食管下段横断术[3]。将胃管送入,缝合胃前壁,进行幽门成形术,在覆膜创面把大网膜放入。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数据处理软件对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用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2例(4.65%)出现再出血,36例(83.72%)静脉曲张消失;对照组15例(34.88%)出现再出血,18例(41.86%)静脉曲张消失。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见表。

表 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和静脉曲张消失情况对比 [n(%)]

经过统计,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出血,观察组无患者出现吻合口出血及其他不良并发症,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

3.讨论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如出现大量出血,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其发病机制:在肝硬化的情况下,肝小叶纤维组织出现再生,另外干细胞同样出现再生,形成肝细胞结节,再受到挤压,造成基于门脉的血流至中央静脉受阻,发生血流淤滞,导致门脉高压的发生[4]。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常用治疗方法为门奇断流术,主要通过脾脏的切除,同时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达到较好的止血效果。在此基础上,联合食管下段横断术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①可有效消除食管和胃底出血位置出现的出血曲张静脉侧支;②可有效缓解门静脉系统高动力循环;③可有效控制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率;④有效避免脾静脉血栓的发生。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24.65%患者出现再出血,83.72%患者静脉曲张消失;对照组34.88%患者出现再出血,41.86%患者静脉曲张消失。对比得出,观察组再出血率明显较低,且静脉曲张消失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采用门奇断流术联合食管下段横断术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控制再出血发生率,提升静脉曲张消失率,治疗效果较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断流门脉消失
全世界超过一半河流每年断流
农民
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时间的分析及临床护理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门脉高压性胆病临床诊疗进展
基于ROC方法对门脉高压脾切后PVT早期预测的诊断研究
消失的童年
美永不消失
磁共振无对比剂选择性门脉成像的技术优化
1997年黄河断流出现了哪些历史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