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08-15 01:53孙家乾陈伟石海波孙蒙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19期
关键词:腔镜乳头状甲状腺癌

孙家乾 陈伟 石海波 孙蒙(通讯作者)

(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酉阳医院 重庆 400000)

(2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0000)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其肿瘤原发病灶,直径不超过1cm,占甲状腺乳头状癌的1/3。发病率为2.0~35.6%,随着超声等医疗技术的不断优化,疾病检出率也随之提高。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更高,更利于患者恢复。尤其是Miccoli手术,是指在腔镜辅助下,在颈前区做小切口,在人为建立腔隙下展开治疗,在术中出血量、引流量、颈部恢复时间等方面都比完全腔镜手术优越,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154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人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符合WHO甲状腺癌临床诊断标准,经过病理特征证实,均为良性或低度恶性甲状腺癌。排除患有淋巴结肿大、有颈部手术史患者。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签署了书面知情书,随机分组各77例。观察组中女性45例、男性32例;平均年龄45.3±6.8岁;单发肿瘤49例,多发肿瘤28例。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47例;平均年龄46.5±7.1岁;单发肿瘤50例,多发肿瘤27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05可比。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施以完全腔镜手术治疗,给予气管插管全麻,切除侧腺叶次、腺叶与峡部,联合中央区域淋巴结清扫。快速冷冻确诊患者,行根治切除术,沿甲状腺外缘游离,充分暴露喉返神经,避免损害甲状旁腺。沿腺体组织表面,进行钳钝性分离。利用超声刀头根据神经走行,切除患侧甲状腺腺叶组织、甲状腺峡部,与对侧甲状腺大部分。预防性清扫颈外动脉内侧,清扫甲状腺软骨下端位置,直到胸骨上缘处。手术结束后,创面放置引流管。

观察组施以Miccoli手术治疗,胸骨切迹2cm处,做一条长3cm切口,切开皮肤与括约肌,上下方式进行皮瓣游离,纵行切开颈白线,分离带状肌,直至甲状腺。游离甲状腺外科间隙后,利用机械臂式提吊调节装置,将腔镜放置腔器内。借助腔镜监视作用,配合超声刀、吸引器以游离患侧腺叶。确定喉返神经后,解剖并保护,移除峡部、腺叶后,快速冰冻标本。确定微小乳状头癌后,显露、解剖喉返神经,清扫喉返神经、喉处,以及气管食管沟、胸骨上窝等中央区域淋巴脂肪组。术后创面置引流管,引出并固定切口,连接负压装置。关闭颈白线,缝合颈阔肌与皮肤。

1.3 观察指标

根据WHO疼痛评估标准,将疼痛程度分为评分0级(无痛感)、Ⅰ级(可忍受轻微疼痛)、Ⅱ级(可忍受但疼痛明显)、Ⅲ级(不能忍受剧烈疼痛)。记录并比较两组术中情况与术后情况、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行t、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后疼痛程度

观察组0级(32.47%)、Ⅰ级(44.16%)疼痛患者比例,比对照组(7.79%、11.69%)多,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2 术中情况

对照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比观察组长,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引流量与术中出血量比观察组多,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手术情况比较()

表1 手术情况比较()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引流时间(d)引流量(mL)出血量(mL)对照组 77 84.36±13.22 4.59±0.44 56.39±3.65 96.36±9.35观察组 77 70.26±11.29 2.17±0.18 27.29±3.33 51.25±4.26 t - 7.117 44.669 51.682 38.525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3 术后情况

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05)。对照组术后美容评分比观察组高,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切口长度、颈部恢复活动时间比观察组长,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生活质量评分比观察组低,P<0.05。如表2所示。

表2 术后情况对比()

表2 术后情况对比()

组别 n 美容评分(分)切口长度(mm)颈部活动恢复(h)淋巴结清扫(枚)生活质量评分(分)对照组 77 8.21±0.39 24.39±1.58 31.32±4.26 7.42±1.36 71.26±4.36观察组 77 3.85±0.22 22.36±1.47 22.39±4.15 7.11±1.26 82.26±4.33 t - 85.443 8.254 13.176 1.467 15.708 P - 0.000 0.000 0.000 0.144 0.000

2.4 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出现2例高碳酸血症、2例皮下积液、3例皮肤损伤、1例淋巴漏,发生率为10.39%,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χ2=8.438,P=0.004)。

3.讨论

甲状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乳头状癌是恶性程度低,预后效果显著的甲状腺癌病理类型,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单个肿瘤比较常见,多发于一侧甲状腺腺叶。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且逐渐呈年轻化趋势发展,新增甲状腺癌患者,超过一半是乳头状癌患者。乳头状癌的局部转移,以颈部淋巴结转移为主,转移与复发将直接影响手术方式。对此,寻求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安全规范处理乳头状癌,成为了临床研究热点[1]。

甲状腺腔镜术,分为完全腔镜术、部分腔镜辅助术两类,完全腔镜手术操作越发自如与成熟,效果确切且安全可靠。Miccoli手术是部分腔镜辅助术典型治疗方法,在内镜辅助下,通过切口完成甲状腺切除,在胸骨切迹位借助机械牵拉,建立操作腔隙。通常在全麻状态展开,借助手术器械,分离颈阔肌下间隙,沿着颈白线,纵向切开3cm带状肌,拉开带状肌与颈外侧,建立手术操作空间。沿切口伸入内镜,借助手术器械完成操作。此路径的手术时间、微创、应变性、二氧化碳灌注等优势,是胸乳与腋窝路径所不能比较的。同时也规避了皮下气肿、皮肤瘀斑、碳酸血症等并发症[2-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并发症比观察组高,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表示Miccoli手术的安全性更高;并发症患者,需增加吸氧量,以减少灌注压力,同时提高肺通气量,以缓解高碳酸血症。观察组术中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表示Miccoli手术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应激以改善预后。两组术后淋巴清扫数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表示两种手术方式清扫淋巴结效果一致。观察组术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表示Miccoli手术更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医疗服务质量,对此,值得深入研究。临床疗效不仅与医生高超技艺有关,更得益于有效的护理配合。为提高临床疗效,护理人员应当加强术前准备工作,根据患者临床检查结果、病情变化,制定合理的手术治疗计划。加强患者身心状态调整,使其做好手术治疗心理准备,以减少负面心理与消极情绪对手术成功率、预后质量的影响。除此之外,还需明确掌握Miccoli手术,以及完全腔镜手术的禁忌症与注意事项、手术流程等,确保手术顺利展开。术中冷冻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为甲状腺癌,需要转为开放手术,为提高手术疗效与术后美观度,还需加强对腔镜手术的研究。

综上所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接受Miccoli手术治疗,与完全腔镜手术治疗比较,颈部恢复活动时间短,术后疼痛度降低,生活质量评分高,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但切口位于颈部,受机械牵拉影响,易出现水肿等情况,需要近半年时间恢复;对此,美容效果还有待提高。

猜你喜欢
腔镜乳头状甲状腺癌
机器人在辅助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腔镜手术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Survivin、VEGF、EGF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