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2019-08-15 01:53徐建花石庆雅
医药前沿 2019年19期
关键词:阻塞性肺炎功能

徐建花 石庆雅

(兰州市伏龙坪街道皋兰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甘肃 兰州 730000)

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临床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抗炎、平喘,疾病治疗周期长,患者多会产生负性情绪,需给予有效的护理配合,促进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改善肺功能,促进患者康复[1]。现为了探究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该疾病患者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特选取80例该疾病患者(入院时间为2017年12月—2018年6月)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探究其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间2017年12月—2018年6月,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两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儿18例,年龄范围为61岁~80岁,平均年龄(69.43±2.33)岁。文化程度:高中及高中以上患者11例,初中患者19例,小学患者1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范围为60岁~81岁,平均年龄(70.11±2.55)岁。文化程度:高中及高中以上患者12例,初中患者18例,小学患者10例。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文化程度、性别以及年龄)等均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起居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预防心律失常、抗感染、纠正酸碱平衡以及吸氧等。

给予观察组患者行优质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将疾病的治疗必要性和治疗措施告知患者,做好宣教护理。需注意,此类患者多伴有听力降低、记忆力减退,与患者沟通的时候,应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对患者的疑问进行重复、耐心的回答。指导患者如何正确的将负性情绪宣泄出,如何自我调控心情,做好心情管理,尽可能保持愉悦的心态。(2)功能护理:指导患者如何正确咳嗽,辅助患者拍背、翻身,遵医嘱给与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排痰。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指导患者学习腹式呼吸以及缩唇呼吸,让患者能主动接受长期低流量吸氧。如患者病情稳定,鼓励其进行太极拳、散步以及骑自行车等运动,并让患者调控运动强度,做好防寒保暖措施。(3)生活护理:保障病房内的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卫生以及整洁,根据患者的喜好适当摆放绿化植物,使患者心情舒畅。同时,保障通道、走廊无阻碍、地面整洁,对于有潜在危险处摆放警示牌。高龄患者在上厕所、体检的过程中,需要有人搀扶,保证患者治疗期间的安全性。饮食方面,可根据患者的口味、病情制定个性化饮食食谱,在确保每日必须的维生素、高蛋白足量摄入的同时,提高患者食欲,并禁食辛辣、生冷等食物,嘱托患者戒酒、戒烟,睡前可根据患者的喜好播放轻快、舒缓的音乐,放松患者心情,保持良好的睡眠。(4)社会以及家庭护理:对患者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告知家属患者的情况,指导家属多体贴、关系患者,尽可能理解、包容患者的负性情绪。

1.3 观察指标[2]

对比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改善情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建表WHOQOL-BREF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社会、环境、生理以及心理等方面,满分100分,分值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计量数据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以及FEV1/FVC的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肺功能改善情况 ()

表1 肺功能改善情况 ()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FEV1% FEV1(L) FEV1/FVC观察组 40 62.29±9.991△ 1.52±0.24△ 61.32±5.21△对照组 40 57.98±9.68 1.35±0.22 56.93±5.77

2.2 对比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社会、环境、生理以及心理的生活质量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分)

表2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社会 环境 生理 心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46.88±12.83 67.04±13.26△ 47.99±12.80 59.09±13.00△ 45.39±13.33 63.09±14.45△ 50.33±13.19 70.32±14.22△对照组 40 46.97±12.98 55.98±13.02 47.98±12.76 52.08±12.98 45.43±13.32 52.88±14.43 50.21±13.22 59.33±14.02

3.讨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哮喘,对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故需通过合理的护理干预提高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3-7]。

本研究表明,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以及FEV1/FVC的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观察组患者的社会、环境、生理以及心理的生活质量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优质护理是通过对患者的心理、功能、生活护理以及社会以及家庭护理多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可强化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顺利度,支持患者将内心的需求主诉出来,换位思考,用诚恳、温柔的语言鼓励、安慰患者[8-9]。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并让患者学会正确的呼吸方式改善肺功能,多方面促进患者恢复,效果显著[10]。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治疗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阻塞性肺炎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认识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