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春大棚小型西瓜的田间性状及产量与温度和水肥的关系

2019-08-15 11:36马超朱莉曾剑波陈艳利李云飞李婷
园艺与种苗 2019年7期
关键词:结果期需水积温

马超,朱莉,曾剑波,陈艳利,李云飞,李婷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 100029)

近年来,随着北京地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和西瓜产业结构的调整,小型西瓜逐渐替代大中果型西瓜成为采摘和销售市场的“宠儿”。小型西瓜具有贮藏期长、品质优良、易于采摘等优点,其销售方式也由传统的批发零售逐渐向礼品销售和观光采摘转变,种植效益逐年增加。超越梦想、京颖和传奇等新品种的出现也解决了早春红玉类型挂果时间短、皮韧性差、含糖量低等缺点,种植产量逐年递增。北京市以提高西甜瓜供给率为目标,开展保护地西甜瓜高产竞赛,加大春大棚小型西瓜高密度抢早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民种植水平得到显著提高[1-5]。笔者采用US350环境传感器监测了北京地区钢架大棚西瓜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全生育期的温度变化,应用田间记录本记录全生育期的水肥施用情况、长势变化及产量情况,并分析了小型西瓜的田间性状及产量与温度和水肥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钢架大棚长58 m,宽10 m。供试棚膜为无滴PO薄膜,棚膜两侧均能通风。供试西瓜品种为超越梦想,砧木为京欣砧4号。

1.2 试验方法

钢架大棚西瓜的生长周期为2016年3月8日至5月30日。采用春大棚小型西瓜吊蔓单行高密度抢早栽培种植技术,主要有单行高密种植,“一主一侧”即主蔓结瓜、侧蔓供养整枝方式,双幕覆盖提温,菌肥施用提温,膜下微喷保温,精量化施肥、二氧化碳施肥和二茬瓜连茬坐果技术。定植密度为43 950 株/hm2。

采用US350环境传感器监测北京地区钢架大棚西瓜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全生育期的温度变化,记录全生育期的水肥施用情况、长势变化及产量情况。采用Excel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与西瓜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关系

2.1.1 温度与物候期的关系。从表1可以看出,大棚缓苗期为3月8—15日,即从定植到团棵,共7 d;伸蔓期为3月15日至4月10日,即从团棵到主蔓第二雌花开花,共26 d;结果期为4月10日至5月30日,即从第二雌花开花到果实生理成熟——头茬瓜,共50 d。经过对植株生长期间温度观测和记录,西瓜缓苗期所需积温为134.05℃·d,伸蔓期所需积温为564.20℃·d,结果期所需积温为1 161.00℃·d。从定植到采收所需积温为1 859.25℃·d。

表1 积温与西瓜物候期的关系

2.1.2 温度与植株长势的关系。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植株生长积温不断增加,植株生长量不断增加,表现为株高、叶片数的增长。自定植至5月30日,植株株高为346.5 cm,植株生长积温1 859.25℃·d。

表2 温度与西瓜植株长势的关系

其中缓苗期平均温度为19.15℃,平均每天株高增长量为2.33 cm,平均每天叶片数增加0.40片,平均株高每增加1 cm积温为8.23℃·d,平均每增加1片叶片积温为47.89℃·d。

伸蔓期平均温度为21.70℃,平均每天株高增长量为5.45 cm,平均每天叶片数增加0.55片,平均株高每增加1 cm积温为3.98℃·d,平均每增加1片叶片积温为39.45℃·d。

结果期平均温度为23.22℃,平均每天株高增长量为3.46 cm,平均每天叶片数增加0.35片,平均株高每增加1 cm积温为6.71℃·d,平均每增加1片叶片积温为 60.16℃·d。

2.1.3 温度与植株产量的关系。截止到5月30日,示范棚的头茬瓜采收完毕,定植密度为43 950株/hm2,头茬瓜产量达到67 770 kg/hm2,生长活动积温为1 859.25℃·d,每株产量1.54 kg,每形成1 kg产量积温为 1 239.50℃·d。

2.2 灌水与西瓜植株长势及产量的关系

2.2.1 灌溉时间、次数及不同生长时期灌溉情况。从表3可以看出,从定植到采收整个生育期浇水次数为9次。缓苗期3次,共浇水528.48×103L/hm2,平均每次浇水量为176.16×103L/hm2;伸蔓期2次,共浇水172.67×103L/hm2,平均每次浇水量为 86.34×103L/hm2;结果期4次,共浇水833.73×103L/hm2,平均每次浇水量为208.43×103L/hm2。3个时期中,结果期浇水量最大,伸蔓期浇水量最少。

2.2.2 灌溉量及次数与植株长势及产量的关系。从表4可以看出,随着灌溉量及灌溉次数不断增加,植株生长量不断增加,表现为株高、叶片数的增长。自定植至5月30日,植株株高为346.50 cm,灌溉量为1 534.88×103L/hm2,定植密度为 43 950 株/hm2,每株浇水量为34.92 L。

其中缓苗期日均每株浇水量为1.69 L,平均每天株高增长量为2.33 cm,平均每天叶片数增加0.40片,平均株高每增加1 cm所需水分为0.725 L,平均每增加1片叶所需水分为4.225 L。

表3 西瓜不同生育期的灌溉量及灌溉次数

伸蔓期日均浇水量为0.15 L,平均每天株高增长量为5.45 cm,平均每天叶片数增加0.55片,平均株高每增加1 cm所需水分为0.028 L,平均每增加一片叶所需水分为0.272 L。

结果期日均浇水量为0.38 L,平均每天株高增长量为3.46 cm,平均每天叶片数增加0.35片,平均株高每增加1 cm所需水分为0.110 L,平均每增加一片叶所需水分为1.086 L。

表4 灌溉量及次数与西瓜植株长势的关系

2.2.3 灌溉量与植株产量的关系。截止到5月30日,示范棚的头茬瓜采收完毕,定植密度为43950株/hm2,头茬瓜产量达到67 770 kg/hm2,灌溉量为1 534.88×103L/hm2。每形成1 kg产量所需水分为22.65 L。

2.3 肥料与西瓜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关系

2.3.1 肥料施用方案。从表5可以看出,从定植到采收,施底肥1次,追肥5次,其中缓苗期追肥1次,伸蔓期追肥1次,结果期追肥3次。其中缓苗期共施用有机肥 30 t/hm2,复合肥 420 kg/hm2,鱼肥 600 kg/hm2;伸蔓期施用化肥82.5 kg/hm2;结果期施用化肥330 kg/hm2。全生育期需有机肥 30 t/hm2,化肥1 432.5 kg/hm2,定植密度为 43 950 株/hm2,每株需化肥量为32.59 g。

表5 肥料施用方案

2.3.2 肥料用量与植株长势关系。由表2可知,从定植到采收,植株株高增长331.2 cm,日均株高增长量为3.99 cm,在每公顷施有机肥30 t的前提下,植株每增长1 cm,需化肥0.098 g;从定植到采收,植株叶片增加36.4片,日均叶片增加量为0.44片,在每公顷施有机肥30 t的前提下,植株每增加1片叶,需化肥0.895 g。

2.3.3 肥料用量与植株产量的关系。截止到5月30日,示范棚的头茬瓜采收完毕,定植密度为43 950 株/hm2,头茬瓜产量达到 67 770 kg/hm2,全生育期需有机肥30 t/hm2,化肥1 432.5 kg/hm2。在每公顷施有机肥30 t的前提下,每形成1 kg产量所需肥料为21.14 g。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小型西瓜高密度种植的条件下,全生育期的生长活动积温为1 859.25℃·d,每株产量1.54 kg,每形成1 kg产量积温为1 239.5℃·d;每公顷的灌溉量1 534.88×103L,每形成1 kg产量所需水分为22.65 L;全生育期需有机肥30 t/hm2,化肥1 432.5 kg/hm2。在每公顷施有机肥30 t的前提下,每形成1 kg产量所需肥料为21.14 g。

猜你喜欢
结果期需水积温
1981—2020年西藏“一江两河”主要农区负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研究揭示大尺度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景观格局与区域作物需水之间的潜在关联性
结果期核桃树改接品种应当注意的几点问题
湟源县30年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马铃薯各生育时期需水关键技术
阳光玫瑰葡萄结果期管理技术
石河子地区近50年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结果期冬枣树如何修剪
1960—2013年中国≥10 ℃积温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主导因素分析
苹果结果期果园温度空间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