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后伸斜扳法治疗急性腰骶关节突关节紊乱32例

2019-08-17 06:19何冀川姚家禄
中医外治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标尺滑膜活动度

何冀川,姚家禄

(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北京 100033)

急性腰骶关节突关节紊乱所致腰痛是中医骨伤科急诊常见病,中医手法治疗本病有一定优势。笔者于2016年1月~2016年4月间,在骨科急诊运用腰椎俯卧后伸斜扳法对32例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2例患者中,男9例,女23例;年龄23岁~57岁,平均(29.1±1.9)岁;均急性发病,发病最短1 h,最长12 h,平均(2.5±1.3 )h。所有患者均在做弯腰旋转动作时诱发,如弯腰拾物、转身取物等。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1]进行评定。①腰骶部疼痛伴活动受限,疼痛甚至放射至臀部。②常呈双手撑腰或扶膝的强迫体位,腰椎外观平直或稍向后凸,或侧凸,腰肌紧张、痉挛,腰骶关节突关节处深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可因骨盆旋转、肌肉痉挛引起腰痛而受限,但无神经根性刺激症状。③X线片常示腰椎曲度消失、变直、侧弯。

2 治疗方法

患者俯卧于诊查床上,术者立在其侧,先用理筋放松手法进行局部放松(施以掌揉法、掌推法),之后术者一手按住其腰部疼痛处,另一手前臂托在患者患侧膝前,扶住下肢,并用力向后上方牵引,同时以腰为中心做环旋摇法,反复操作2次~3次以后使患者腰部后伸到最大限度,双手同时配合瞬间用力,加大后伸进行扳按,如此反复操作5次左右,常可听到关节移动的响声或感到棘突移动。治疗结束后嘱患卧床休息。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及评价指标

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5 d复查的VAS(视觉模拟标尺法)评分,腰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活动度进行观察。VAS评分[2]:采用一条10 cm标尺,两端分别为“0”分和“10”分,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痛,让患者在标尺上标出自己的疼痛范围,医生以标记范围进行计分;腰椎活动度测量时患者站立位,双眼平视,双下肢站直,充分放松腰背部肌肉,尽量前屈、后伸、左右侧屈,记录其活动范围。

3.2 统计学方法

3.3 治疗结果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腰椎活动度评分,结果显示:各项观察指标在治疗后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VAS评分、腰椎活动度比较

4 讨 论

腰骶关节紊乱属于中医学“骨错缝”范围,俗称“闪腰”。其发生主要因为动作不当,使关节面之间发生错动或滑膜嵌顿所致。关节突关节是由上一椎体的下关节突与下一椎体的上关节突构成,在上腰椎其关节面的方向近似矢状,在腰骶部近似冠状,属于微动关节。在关节的表面覆盖有透明软骨,关节囊内有较松弛的滑膜,其功能主要是引导脊柱的运动方向,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可使腰椎做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动作。当腰椎同时做前屈和旋转运动时,可使小关节间隙张开,关节腔内产生负压,吸入滑膜,在伸直时滑膜被夹在关节突的两个面之间,或上下关节突软骨关节面相互微小错位而发病[3]。

俯卧后伸斜扳法治疗本病是利用力学的杠杆原理,通过对患侧下肢的牵引和上下协调的扳按,调整后关节突关节间隙的位置,使错位的后关节突关节复位或嵌顿的滑膜松解,达到“骨正筋顺”的目的,从而使症状缓解、消失。手法用力要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做到柔和有力,持久渗透,只有这样方能达到解痉镇痛、恢复软组织平衡的作用。切忌粗暴手法,同时一定要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并拍摄影像资料,以除外重度骨质疏松、腰椎滑脱、结核、肿瘤、骨折等疾病。

综上所述,俯卧后伸斜扳法治疗急性腰骶关节突关节紊乱所致腰痛具有操作简单、见效快等优点,便于在中医骨伤科应用。

猜你喜欢
标尺滑膜活动度
基于滑膜控制的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如何立起廉洁自律硬标尺?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膜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李云龙式”干部如何发现,怎样用好——这也是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的重要标尺
装把尺子 灵活度量屏幕
道德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