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地区应用透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85例*

2019-08-17 06:19杨晓波
中医外治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面瘫后遗症苏丹

杨晓波,张 晶

(1.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 针灸推拿康复科,陕西 西安 710021; 2.陕西省西安市文艺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公共卫生科,陕西 西安 710033)

周围性面瘫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所致,亦称Bell氏麻痹,是针灸科常见病、多发病,且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中医学称之为“面瘫”“口眼歪斜”等,其主要病机为“体虚受风”,多因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而致风邪侵袭所发病。笔者在苏丹苏中阿布欧舍友谊医院(The Sudan-China Abu Ushar Friendship Hospital)执行援助任务期间,采用透刺配合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5例面瘫患者均为苏丹苏中阿布欧舍友谊医院门诊患者,均为首次、单侧发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3例、42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面瘫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面瘫的诊断标准,排除Hunt综合征、外伤、肿瘤、中耳炎等所致的面瘫;排除妊娠期面瘫、糖尿病合并面瘫、脑血管病所致面瘫。

1.3 纳入标准

符合年龄16岁~65岁;病程1个月以上;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患者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同意不接受其他治疗。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针刺配合穴位注射)

2.1.1 针 刺

穴取患侧翳风、完骨、攒竹、丝竹空、人中、口禾髎、承浆、夹承浆、阳白透太阳、地仓透颊车及双侧合谷、足三里。操作方法:采用苏州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0.25 mm×50 mm)进行针刺。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上述穴位常规消毒,选取阳白(地仓)为进针点,针尖与表皮呈15°~30°角,从阳白(地仓)穴倾斜进针,透刺向太阳(颊车)穴,行小幅度捻转手法,以出现酸麻得气感为度。完骨穴向鼻尖方向斜刺,余穴根据穴位所处的部位不同采用斜刺或直刺。合谷采用泻法,足三里采用补法,其余各穴均采用平补平泻之法,以上各穴均留针30 min,10 min行针1次,每周5次,10次为1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2.1.2 穴位注射

穴1:翳风、太阳;穴2:四白、地仓。操作:用一次性2 mL无菌注射器抽取维生素B12注射液1 mL,每天选取一组穴位进行交替注射,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进行常规消毒,每穴各注0.5 mL,拔针时用左手将医用棉球紧按针孔,另一手快速拔针,防止药物流出。

2.2 对照组(单纯针刺组)

采用单纯针刺治疗。选穴、操作及疗程同治疗组。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采用第五届国际面神经外科专题研究会上一致推荐的House 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以下简称H-B分级),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评定。痊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H-B分级Ⅰ级。有效:静止时,基本对称;运动时不对称,和/或轻度病理性联合运动;面肌痉挛,抽动;H-B分级Ⅲ级。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和/或明显的面肌痉挛,病理性联合运动,外形不对称;H-B分级Ⅳ-Ⅵ级。

3.2 统计学方法

所获数据输入SPSS 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3.3 治疗结果

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有效率比较,χ2=4.2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详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 典型病例

默罕默德·阿里,男,26岁,于2013年10月20日就诊。左侧口眼歪斜3个月余,额纹消失,闭眼不能,露睛约3 mm,鼻唇沟变浅,鼓气时人中沟明显歪向右侧,内耳及耳后无疼痛,无味觉减退,无听觉过敏。中医诊断:面瘫;西医诊断:面神经麻痹后遗症。采用以上方法治疗5次后,患者闭眼可以完全闭合,但无力,人中沟歪斜明显好转。2个疗程结束后,患者抬眉额纹显现,且左右基本对称,闭眼有力,鼓气时人中沟无歪斜。

5 体 会

苏丹地处非洲,医疗资源相对贫乏,且患者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导致本病治疗不及时,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就诊时疾病多发展到后遗症期。目前苏丹对本病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而我国面瘫每年发病率为26~34/10万、患病率为258/10万[2],经治疗仍有10 %左右的面瘫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面肌挛缩、面肌联带运动、味觉异常或鳄鱼泪等[3],给患者造成极大的身心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瘫多因阴血不足,无以充养络脉,致外邪乘虚而入发病,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经脉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肉纵缓不收而发病[4~7]。《金匮要略·中风历节》记载有“贼邪不泄,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而发为面瘫。面瘫的病变部位为颜面部,为阳明经所主,故面瘫是阳明经出现异常的反映。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治疗面瘫除了面部局部取穴,以阳明经腧穴为主[8~10]。面瘫后遗症期,患者气血虚弱,正气不足,故针刺选穴以阳明、少阳经为主,疏通经络,益气活血。翳风、攒竹、丝竹空、人中、口禾髎、承浆、夹承浆局部取穴,疏通经络。通过针刺翳风能有效调整面部经络气血[11],改善面瘫症状采用阳白透太阳、地仓透颊车可以刺激面神经的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不仅可以改善局部的微循环,同时也可促进神经组织代谢[12]。远取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足阳明胃经合穴足三里,益气活血,疏通经络[13~15]。

笔者认为,从临床疗效上看,透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效果明显,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由于其成本更加低廉,操作更加简便,因此,在缺医少药、生活贫困的苏丹地区,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猜你喜欢
面瘫后遗症苏丹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针灸联合面部推拿治疗面瘫效果好
春天的“后遗症”
隔姜灸在周围性面瘫病护理中的应用与疗效观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两分钟的脑震荡诊断测试
苏丹总统被推翻惊世界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苏丹”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