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焦点与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后白内障患者视力对比

2019-08-20 07:02徐正东
医药前沿 2019年20期
关键词:焦点敏感度晶体

徐正东

(成都新视界眼科医院眼科 四川 成都 610066)

根据临床的探究可知,白内障目前是临床上排名第一的可逆性的致盲眼疾,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白内障的发病原因众多 ,遗传因素以及后天性因素均可以导致白内障的发生[1]。根据研究可知,白内障的发生原因为患者的晶状体发生了浑浊,其发病与患者的年龄有着很大的相关性,随着患者年龄的不断增长患者的患病几率不断增大。而随着我国乃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状态不断加重,患有白内障的人数不断增加。目前针对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摘除患者的浑浊晶状体替换人工晶体,传统的人工晶体主要为单焦点人工晶体,此种方法对于患者术后的远视力的恢复作用强且敏感度高,但是对于患者的近视力的恢复效果不明显,很多患者在术后仍需要配戴眼镜,极为不便[2]。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与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多焦点人工晶体技术开始逐渐被探究应用,并且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反馈。在本次探究中,我们探究了单焦点人工晶体与多焦点人工晶体在治疗白内障患者中的效果,现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的探究中我们选取了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因白内障进行人工晶体植入技术的51例患者(64眼)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选取的51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7例患者(32眼),女性14例,男性13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8~65岁,平均年龄为(59.41±3.17)岁;对照组24例患者(32眼),女性12例,男性12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7~65岁,平均年龄为(60.01±3.19)岁。本次探究的纳入标准为:(1)患者已经确诊为白内障并且准备接受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患者的术前角膜散光<1.50D;(2)患者无其他类型的眼底疾病、角膜疾病以及青光眼等眼部疾病;(3)患者无精神障碍并且沟通正常;(4)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已经知晓并且同意参加本次探究。在本次探究中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方面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1.2.1 对患者进行术前检查 在进行探究前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检查以及针对白内障的特殊检查。其中,常规的检查包括:(1)视力测试:采用国际标准的视力测量表对患者进行远视力(5米)测试以及近视力(30厘米)测试。(2)眼部常规检查:在进行探究前对患者的晶状体、角膜、结膜、虹膜以及瞳孔进行检查。(3)眼底检查:在进行检查前对患者的眼底进行检查并将患者的测量数据进行记录。(4)眼压检查:在进行手术之前应该对患者的眼压进行检查。(5)全身检查:在对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应该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心脏相关检查以及胸片。针对白内障的特殊检查为采用检查工具检查患者的眼角膜曲率、眼轴长度以及中央前房深度;采用相关检查排除存在玻璃状浑浊以及视网膜脱落等多种其他眼部疾病的患者。

1.2.2 手术方法 在对两组患者进完术前检查后,对患者进行手术。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时需要进行表面麻醉,在上方进行3毫米大小的透明角膜切口,中央连续的环形撕膜,然后进行水分离,在进行水分离后需要超声乳化晶状体核,进行灌注吸除清除残留的晶状体皮质,最后采用推进器将人工晶体推入囊袋中并进行位置的调整。在进行人工晶体的选择时,观察组采用多焦点人工晶体;对照组采用单焦点人工晶体[3]。

两组患者的手术均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在术后需要按照医护人员的医嘱进行用药。

1.3 观察指标

本次探究的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远视力、裸眼中距离视力、裸眼近视力以及敏感度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探究中关于患者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远视力、裸眼中距离视力、裸眼近视力以及敏感度的数据结果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进行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

2.结果

2.1 患者的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远视力、裸眼中距离视力、裸眼近视力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比较()

判断标准 观察组 对照组 P最佳矫正远视力 4.82±0.18 4.82±0.17 >0.05裸眼远视力 4.74±0.10 4.75±0.10 >0.05裸眼中距离视力(100cm) 4.74±0.12 4.41±0.15 <0.05裸眼中距离视力(60cm) 4.77±0.11 4.39±0.17 <0.05裸眼近距离视力 4.76±0.09 4.32±0.16 <0.05

2.2 患者术后3个月的敏感度比较

各等级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敏感度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敏感度比较()

敏感度 暗视 明视观察组 对照组 观察组 对照组6.3° 40.83±2.50 66.35±2.61 33.46±2.86 40.77±7.71 4.0° 47.28±2.68 52.96±2.63 15.42±7.35 22.69±8.99 2.5° 33.46±2.55 41.67±2.07 15.57±7.22 22.83±9.24 1.6° 16.66±7.01 28.69±13.39 8.70±16.44 17.19±5.41 1.0° 8.16±6.39 16.84±5.58 4.80±1.03 8.14±4.08 0.7° 3.66±1.88 9.68±2.34 2.76±7.90 8.86±4.35

3.总结

白内障是指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晶状体出现浑浊的一种眼部疾病,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视物模糊,怕光以及看物体时呈现黄色或者变暗的症状,不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且病情长久发展下去不采取有效地治疗手段还会导致患者致盲,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4]。

针对白内障临床上最有效并且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手术,白内障手术最初在60年前被应用,随着多年来的不断发展,白内障手术已经获得了很好的发展。目前白内障手术无论在手术材料、手术器材以及手术技术方面均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并且术后的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也有了很大的下降[5]。传统在进行人工晶体手术时我们一般采用单焦点人工晶体材料进行,经过临床的观察发现,采用单焦点人工晶体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远视力,但是在患者的近视力的改善方面效果却不是很明显,这导致了很多患者在进行手术后仍需要配戴眼镜,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随着医疗技术以及材料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多焦点人工晶体材料在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开始不断被探究。在本次探究中,我们对两组白内障患者分别采用单焦点人工晶体以及多焦点人工晶体进行治疗,通过探究发现,无论采用单焦点人工晶体还是多焦点人工晶体对患者进行治疗都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远视力,而在患者的近视力改善方面,多焦点人工晶体的效果显著提高,但是敏感度有了小幅度的下降。在以往的探究中曾提出,多焦点人工晶体在白内障的治疗中效果明显,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临床视觉质量,使患者的敏感度下降、产生眩光光晕等现象,这与本文的探究结果一致。参考国外的探究可知,研究人员提出多焦点人工晶体无论是在动态还是静态中的敏感度都会下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与改进。

总的来说,多焦点人工晶体材料结合衍射以及折射两种特性,拥有很好的远视以及近视效果,使患者在术后对于眼镜的依赖度明显降低,提高了患者在生活中的便利程度,但是存在敏感度下降等缺点,仍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究从而提出解决措施。因此,在临床上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综合患者的整体情况与患者的主观意愿,采取更加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

猜你喜欢
焦点敏感度晶体
焦点
“辐射探测晶体”专题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梁动力特性对于接缝的敏感度研究
电视台记者新闻敏感度培养策略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在京韩国留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实证研究
焦点
Diodes高性能汽车霍尔效应闭锁提供多种敏感度选择
光子晶体在兼容隐身中的应用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