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盲局长”张渠伟:我本平凡人,时势造英雄

2019-08-21 01:16许秀莲
党员文摘 2019年7期
关键词:王超渠县帐篷

许秀莲

2019年2月1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时,张渠伟仍觉得有点不真实。

桌上自带的保温杯里茶水氤氲,成绩背后,张渠伟却不愿意多谈,多次提及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顺应时代的需要,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

“帐篷局长”

从默默无闻的扶贫工作者到享誉全国的“名人”,不过短短几天时间,而从相对清闲的单位“一把手”到扶贫领域的先进人物,他却已走过了五年光阴。2014年,48岁的张渠伟调任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原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那时,该局作为县政府办的一个议事机构,不少人认为算是相对清闲,张渠伟也在这个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工作。

两三个月后,全国脱贫攻坚战打响,张渠伟被推到了台前。“没想那么多,责任搭在了肩上,就要去承担,还要担好。”张渠伟表述了当时的心态。

长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令张渠伟患上严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2017年,张渠伟几次在工作时出现眩晕,视力下降到O.04和O.2。住院后检查出患有“双眼开角型性青光眼”和“耳石症”,医生告诉他,必须马上动手术,否则可能会完全失明。

“我没有时间做手术,目前全县没有谁比我更熟悉扶贫工作。扶贫军令如山,言必信,行必果。我们渠县一定要‘摘帽!”张渠伟说,走上扶贫这条路,便没有退路,只有责任。

摘下眼镜,张渠伟的眼睛眯缝起来。“说实话,我也挺害怕失明的。”他曾尝试闭着眼睛沿着盲道行走,在一片漆黑中,他想,万一真的失明了,这就是以后自己的生活,得慢慢适应。

张渠伟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外号——“帐篷局长”,这是因为下乡时,他有时候会自己搭帐篷住。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有时候去一些偏远乡镇走访,一天无法往返,张渠伟只能住在当地,第二天返回单位。

之所以搭帐篷,缘于一次下乡的经历。有一次,张渠伟来到一个偏远乡镇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待当天所有工作处理完,已经是深夜了,当地乡镇党委书记主动邀请张渠伟到他的宿舍“将就”一晚。他倒也没有推辞,就在当地住下了。

“乡镇的条件就是那样,党委书记也不例外,就是办公室旁边的一个小房间,一张床。”张渠伟说到此,浅酌一口茶水,叹道:“我睡了他的床,结果他在条椅上躺了一晚。”這件事让张渠伟觉得过意不去。

当天返回县城后,张渠伟就去买了一顶帐篷,一直放在汽车后备箱里,再遇上类似情况,他便搭起帐篷自己住,不去打扰当地乡镇干部。此后,“帐篷局长”的称号不胫而走。

铁面与温情

渠县是省级贫困县,全县共有130个贫困村、14万多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重,攻坚任务难。作为基层成长起来的干部,张渠伟经验丰富,往往哪里最困难,哪里有最不好解决的问题,他就往哪里去。

一名村干部介绍,当地一个村民早年因村里修建铁路被占了2.8分土地,若是他再加1.2分土地或是补交部分现金,便可达到购买社保的标准,可当时正巧其儿子做生意亏了本,便放弃了。而今看到其他村民都开始领起了社保,自己却错失了机会,他心里泛酸,于是就跟当地镇村干部“扯起了皮”,什么干部去了都要骂,什么条件都不满意。乡镇解决不了,就请“不怕麻烦不怕事”的张渠伟去帮忙做工作。

张渠伟去了这个村民家中核实情况,这个村民做出要打架的样子。张渠伟没有如其他干部那样退让和容忍,他严肃地对这个村民说:“我就是不当这个干部,也不助长你这种歪风邪气。”此人自知理亏,便偃旗息鼓。

“当干部是为群众服务,但也要讲原则,该强硬还是要强硬。”张渠伟说,这也是多年工作总结出来的经验,当然,前提是本着一颗为民办事的初心。

铁面背后,张渠伟面对贫困户,更多的还是真情。在一次走访中,张渠伟见一贫困户的三个孩子在简陋的房子里趴在破烂的桌子上写作业,穿着破旧的衣服,脚边是几摊雨后的积水,他看得眼睛发酸。了解之后才知道,孩子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家里平时就靠70多岁的奶奶操持。此后,他与爱人一起,每逢过年过节,都去看望并给他们送去生活用品。

去年,张渠伟帮这家贫困户申请了易地搬迁,他们一家人住进了新房。十多年来不曾开过口的孩子妈妈突然对张渠伟说出一句:“谢谢!”张渠伟十分激动的同时,也深感肩上的担子沉重。

真情的付出是有回报的。渠县四年减贫136610人,贫困发生率从12.1%降到0.5%。

跟儿子学扶贫

兢兢业业在扶贫工作中做出了成绩,张渠伟却生了病。在获得“2018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后,张渠伟的儿子在微博里写道:“曾经觉得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伟大而遥远,现在父亲获此殊荣,身行一例,胜似千言,骄傲、感动、敬佩……百感交集,我更多的却是牵挂,希望他保重身体。”

提及儿子,张渠伟语气中有作为父亲的自豪:“我儿子很早以前就在凉山做公益做扶贫,我们经常交流,他也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儿子大学毕业就做了消防员,主动申请去同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凉山州昭觉县,常与朋友一起义务帮助当地老百姓运输扶贫物资。

2015年,张渠伟创新提出吸纳“天下渠商”返乡发展的建议,在了解到渠县籍退役军人王超在福建发展得很好之后,张渠伟便有意鼓励他回乡。但王超不愿意放弃现有的事业返乡重新开始,张渠伟便多次自费前往福建劝说,并请其父亲一同进行劝说。张渠伟的真诚打动了王超,他最终下定决心返乡创业,带动周边百姓脱贫致富。目前,王超已带动400多户贫困户人均增收1600元以上。

猜你喜欢
王超渠县帐篷
今晚,我要睡在帐篷里
王超美术作品
帐篷里的笑声
“帐篷节”开始啦
你在渠县等我
搭在水上的帐篷
延伸小游戏
Three-Dimensional Planning of Arrival and Departure Route Network Based on Improved Ant-Colony Algorithm
南大梁高速公路通车 达州实现县县通高速
“快女”营销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