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探讨

2019-08-22 01:22刘志霞况利鱼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1期
关键词:呼气阻塞性家属

刘志霞 况利鱼

(高安市人民医院,江西 高安 3308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尤其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属于破坏性肺部疾病,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咳嗽、呼吸困难、胸闷气短,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引起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该病发生肺部对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反应有一定关联,临床上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除了积极加强临床治疗之外,还须重视患者护理干预,以确保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家庭护理干预是一种不同于常规住院期间护理的干预模式,该护理的进行主要在家中进行,除了护理人员干预指导外,还需要患者家属积极配合,以确保护理干预效果。本文在此主要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护理干预影响效果,详细内容概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慢性肺阻塞疾病患者为对象,患者满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4年修订版)》相关标准。排除标准病情危重、需予呼吸支持患者;排除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患者;排除精神障碍、合作欠佳患者。56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4.6±4.8)岁。患者住院期间予以针对性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

1.2 方法: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成立家庭护理干预小组,对患者实施为期1年的家庭护理,采用电话、上门随访、开展讲座、举办活动等方式进行,不仅要加强患者护理干预,同时还要指导患者家属学会相应日常护理干预措施,在平时确保对患者护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如下:①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慢阻肺的相关知识,识别使病情恶化的因素。嘱咐患者劝导患者戒烟,并加强家属教育,监督患者烟酒等行为。避免粉尘和刺激性气体的吸入,避免和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接触。②心理干预。由于老年慢阻肺患者缺乏对该病的了解,再加上该病常常反复发作,以至于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担忧、抑郁等负面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应在每次护理干预过程中主动同患者进行沟通,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对伴有不良情绪的患者,要让患者家属给予更多的关怀,以增强患者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③饮食干预。慢阻肺的发病在很大程度上跟营养不良和体质量不足有关,为此护理人员应该高度重视患者的饮食干预,告知患者家属应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制定科学的饮食结构。嘱其不可食过热或者生冷的食物,禁食容易产生气体的饮料,饮食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2]。除此之外,还应该鼓励患者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增强自身免疫力。④运动干预。要充分结合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肺功能代偿情况指导患者选择适当的运动,运动以太极拳、步行等有氧运动为主,每次运动的时间控制在10~30 min即可,尽量选择舒缓运动,不可参与剧烈运动。同时,要求患者家属在患者运动过程中加强监督,陪同患者一起进行日常运动,避免发生意外。⑤氧疗干预。当前治疗慢阻肺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氧疗,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注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氧疗的作用和意义,嘱咐患者家属在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时,不可擅自调节氧流量或者中断吸氧,在吸氧过程中,还应该保证患者用氧安全,以防出现因吸入氧气浓度过高导致二氧化碳潴留以及氧中毒[3]。⑥呼吸训练:嘱咐患者家属监督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一是缩唇呼吸功能训练。于患者面前相距30 cm的位置悬挂一张白纸,提醒患者在呼气时,收缩嘴唇,保持吹口哨姿势,然后慢慢放慢呼气速度,让患者在不吃力情况下吹动白纸。每次开展训练3次,每次训练时间约30 min,以降低患者呼吸频率,增加其潮气量;二是主动呼气功能训练。提醒患者在呼气时尽量腹部尽量收缩,以增加膈肌,降低胸廓,让患者尽可能延长呼气的时间,让呼气过程更加充分。然后再指导患者放松肌肉,轻松吸气。以此提高患者呼吸气量;三是腹式呼吸功能训练。提箱患者上身保持放松,然后开展深呼吸,在呼吸时,尽量让腹部下陷,护理人员可以适当按压腹部,在吸气时尽量让腹部鼓起。每次开展3次,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30 min,以此促进患者膈肌活动,增加肺通气量。

1.3 观察指标:干预前后分别对患者肺部功能指标进行检查,主要检测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采用SF-36量表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分别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生活能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心理健康这8个维度进行评分,分值越高则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值±标准差(±s)和百分比(%)表示,用方差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家庭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进行为期1年家庭护理干预后,患者FEV1、FVC、FEV1/FVC均明显改善,见表1。

表1 家庭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家庭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s)

阶段 例数 FEV1(L) FVC(L) FEV1/FVC(%)干预前 56 1.23±0.54 2.02±0.52 60.63±5.77干预后 56 1.98±0.79 2.50±0.83 79.20±8.56 χ2 - 3.4875 4.5397 6.3597 P - <0.05 <0.05 <0.05

2.2 家庭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进行为期1年家庭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平均评分(79.1±7.9)明显高于干预前(63.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

表1 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

?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慢性进展性肺部病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情况严重下会出现运动功能退化、血流动力学差、甚至死亡等情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目标在于减少疾病发展次数、缓解临床症状,倘若治疗不及时,患者病情不断加重,最终会导致患者逐渐丧失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从而对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降低患者生活质量[4]。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来说,虽然积极有效的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但是在治疗的同时还必须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确保治疗效果。患者在接受医院治疗后,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家中康复治疗,这时患者身边并没有医师及护士监护,因而便需要患者家属加强患者家庭护理干预,以此来确保患者病情恢复[5]。本文对患者在进行家庭护理干预上主要以护理人员为引导,以患者家属为中介,在对患者进行院外护理干预的同时,还注重患者家属指导教育,增强患者家属相关疾病护理知识,让患者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从而实现护理工作的延续性,为患者恢复提供保障。

总而言之,家庭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院外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可促使患者肺部功能有效恢复,同时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有积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呼气阻塞性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如果你很生气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肺结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分析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