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不过的巨流河”
——读齐邦媛的《巨流河》

2019-08-23 03:12毛乐耕
爱尚书香 2019年4期
关键词:灵魂大陆时代

毛乐耕

《巨流河》是台湾学者齐邦媛先生晚年撰写的一部人生回忆录。齐邦媛从八十岁开始撰写这部书,写得很不容易,中途曾“几度罢笔”,但终于在朋友的关心和帮助下完成书稿。

此书2009年7月由台湾天下文化出版社出初版,书出版后,得到文化名流白先勇、蒋勋、简媜等的热切响应,当年即在台湾产生影响。时间不到两年,大陆三联书店获得授权,拟出简体字版。为此,齐邦媛还“执笔重写了第十章《台湾•文学•我们》”。大陆简体字版由三联书店2011年4月出第一版,两个月后即开始重印。我手中的这一本,是2014年1月的第十次印刷本,总印数已经达到十三万册,这在大陆目前出版的图书中,印数已经相当高了。

齐邦媛1924年出生,辽宁铁岭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1947年因就聘台湾大学外文系助教到台湾,后来也曾在中学及其他大学、部门任教和工作,1988年仍从台大外文系教授任内退休。齐邦媛教学、著述严谨认真,有编选、著译作品多种。她引介西方文学到台湾,亦将台湾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翻译推介到西方,在台湾教育界文学界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前辈学者。

齐邦媛出生时即先天不足,从小体弱多病,在她的青少年时代,恰逢抗日战争、遭遇社会动荡,成长、求学的历程很是艰辛。《巨流河》全书从“歌声中的故乡”写起,接着写“血泪流离——八年抗战”,写自己在战争年代的中学生活、大学生活,随后一直写到去台湾后的生活、学习,直至晚年。在书中,伴随着自己人生经历的回忆,关于东北的抗日青年,关于战时的弦歌不辍,关于知识分子的洁净灵魂,关于漂泊人生中的友谊、爱情,她都有娓娓的叙说。

王德威先生专门为此书写了题为《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的长篇后记,从“东北与台湾”“四种‘洁净’典型”“知识的天梯”“千年之泪”四个方面对此书进行了解读。王德威的后记写得很细致,对《巨流河》的内容精要和风格特征提炼得颇为准确,解读亦有深度。

有报道说,《巨流河》是台湾同类书籍中在大陆出版的第一部。齐邦媛因为此书还获得了大陆媒体评出的“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获得该奖2010年“杰出作家”“年度散文家”的称号。

我读《巨流河》,也感到此书浓浓的个人特色。这是一个知识女性对历史对人生的深情回顾。作者从时代的烽烟中走来,历经磨难,但她心地善良,感情纯真,写作态度从容不迫,叙述风格质实内敛,虽然古人云“平生万事,那堪回首”,但齐邦媛却将坎坷的世事变成了有温度有情感的记叙,深潭无波,怨而不怒,这真是她的独到之处。回望历史,风云变幻,世事多舛,动荡的时代对个人命运的裹挟,个人在时代的激浪中如何沉浮,齐邦媛用手中的笔向读者作了最具体最形象的展示,这是需要多少涵养、知性、洞察才写得出来啊。

“渡不过的巨流河”,这应当是本书昭示人生命运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意象。个人的命运,人生的进退,总是被时代裹挟,随时代而行的,特别是遭遇动荡的时代,总会让个体的生命感觉无助和无奈,因此许多人会将随遇而安作为人生途程中的一种底线目标,这真让人觉得有一点宿命的意味。王德威点明此书是一本“惆怅之书”,这让我颇有同感。同时我认为这也是一本“忧伤之书”。然而惆怅也好,忧伤也罢,齐邦媛还是婉顺达观的,进取而不消极。她把自己的经历与情感写出来,“为来自‘巨流河’的两代人做个见证”,并且与读者分享,其要义还是要展示和塑造洁净的灵魂,呼唤真正善良纯洁的人性。

齐邦媛说:“我一字一句写我数十年心中念念不忘的人和事,如同伊尼亚斯一浬一岛地前进。”“我的一生多半是积累,工作的,感恩的,这就是我最想对年轻朋友说的话。”(答《凤凰网•读书频道》陈书娣问)齐邦媛还说:“有没有故乡怎么样?我至少还有灵魂,诗里面就有灵魂。”(《南都周刊》钟瑜婷文)

我们现在生活在太平之世的读者,在享受幸福人生的时候,是不妨多了解一些像齐邦媛这样的遭遇这样的历史,在幸福之中存有一点感恩思想,同时也应存有一点忧患意识,并努力以此锻造自己的灵魂。

猜你喜欢
灵魂大陆时代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冰之大陆
IQ大陆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灵魂树 等
冰之大陆
人闲一闲,等一下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