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在腰骶神经根压迫性损伤定位诊断中的价值

2019-08-24 02:42聂淑双陈水兰
医药前沿 2019年18期
关键词:腰骶肌电图影像学

聂淑双 陈水兰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神经康复科 广西 桂林 541002)

腰骶神经根病变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多见于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的神经根压迫[1]。既往采用的影像学检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神经根病变部位的结构异常以及判断邻近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无法反映受损神经的功能状态,可能使诊断结果出现假阳性的情况[2]。而EMG检查能够明确反映神经根的功能状态,对受损神经进行定位分析。本研究探讨了EMG检查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腰骶神经根压迫性损伤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女性15例,男性21例,年龄为28~69岁,平均年龄为(52.52±4.58)岁;研究组:女性16例,男性20例,年龄为29~70岁,平均年龄为(52.43±4.3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之间无差异(P>0.05),组间可对比。

1.2 方法

均进行影像学检查,包括腰椎MRI、CT等,研究组加用肌电图进行检查,患者取平卧位,保持肢体放松,使用诱发电位仪,对患者下肢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双侧H反射、下肢肌肉及腰骶部脊旁肌进行检测。使用同心针电极检查患者髂肌、股直肌等,记录患者静息状态下自发电位,并分析相应肌肉收缩时的运动单位电位形态。在测定不同周围神经支配但属于同一神经根阶段的肢体肌肉时,若相应节段的脊旁肌发现异常信号,则可判定该节段神经根出现损伤。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定位损伤诊断结果,手术结果符合率=定位准确例数/总例数×100%,并统计所有患者手术结果,对比其检查结果[3]。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定位损伤诊断结果

研究组诊断准确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定位损伤准确率的比较(例)

2.2 检测结果与术中探查神经根受损节段的比较

与术中探查结果比较,大多数情况研究组比对照组更接近真实结果。但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表2 检测结果与术中探查结果[n(%)]

3.讨论

腰骶神经根压迫性损伤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导致患者腰骶神经根出现压迫,属于腰椎间盘突出后的常见疾病。在腰骶神经根压迫性损伤诊断中,影像学检查能够发现较为明显的机械性压迫所致的神经根损伤,但对于较为隐匿的病灶往往难以明确诊断,且无法反映神经根的功能状态[4]。

本文将肌电图检查用于腰骶神经根压迫性损伤患者,结果显示研究组定位准确率(94.44%)高于对照组(83.33%),研究组除了L3-L4神经根损伤外,其他检测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肌电图检查能够很好地鉴别神经节段性损伤,补充了影像学对定位损伤神经根的缺陷,并可在患者治疗期间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在临床实践中,肌电图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测,有利于判断神经根受损范围、程度,并对神经根功能状态进行评价,可为腰骶神经根压迫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手术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综上所述,针对疑似腰骶神经根压迫性损伤者,采用肌电图检查对神经根损伤进行定位诊断准确率较高,有利于判断受损神经根的功能状态、评估预后情况。

猜你喜欢
腰骶肌电图影像学
脊髓腰骶膨大扩散张量成像参数评估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损伤程度和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研究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腰骶移行椎患者腰骶交界区冠状面倾斜畸形发病特点的临床研究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睡懒觉会让智力下降吗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