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时机与内容匹配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2019-08-24 02:25李丰芹贺菲菲任燕燕
实用医药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时机医师入院

李丰芹,贺菲菲,任燕燕

随着“大健康,大护理”理念的推进,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指导显得更为重要,是“优质护理服务深入落实和责任制护理扎实推进”的重要抓手,也是“全周期、全方位”护理的基础,更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基本途径。但患者的年龄、文化层次不同,理解、接受知识的能力差异较大,疾病带来的痛苦使得患者出现不同的情绪反应,不同治疗阶段的健康需求存在个体化差异。目前临床上存在对健康宣教内容顺序安排不合理的现象,不能满足住院患者及家属的切实需求[1]。因此,护士应在不同的治疗阶段讲解不同的健康教育内容[2,3],做到宣教时机和内容匹配至关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9月—2018年4月在笔者所在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作为该研究的对象,共计86例,其中男54例,女32例;年龄31~79岁,平均(62±3.6)岁。其中脑梗死72例,脑出血14例。选取对象均为言语正常、思维清楚、能进行口头或者书面沟通,并排除有严重认知障碍及语言表达缺陷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选取不同的时机分别对两组患者开展住院环境、入院须知、风险防范、疾病相关知识及康复指导等内容的宣教。

1.2 方法根据责任制护理模式,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首先选取随机数字表,依据患者入院顺序依次分配随机数字,按照奇数患者归入对照组,偶数患者归入试验组,最后选定每组数据43例。对照组用传统的宣教方法,从患者入院开始,根据护士的安排,从入院须知、住院环境到注意事项和疾病相关知识、康复指导等内容依次进行讲解。试验组根据患者的情绪状态和疾病治疗需求选择时机与内容。

1.3 宣教时机与内容

1.3.1 住院环境与时机 患者刚入院,疾病的困扰和顾虑使得情绪不太稳定,身心状况较差,护士对患者和家属的感知能力尚缺乏足够的认知。除此之外,陌生的环境、周围嘈杂和气氛不和谐,容易导致健康宣教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4]。此时,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简单介绍护士站、医师办公室及主管医师、责任护士和生活急需的环境条件,或依据患者当时的需求提供环境方面的帮助,满足患者或家属遇到紧急情况时知道找哪位医师、哪位护士,可相对减弱紧张和焦虑情绪。

1.3.2 入院宣教与时机 患者住院后既希望得到护士的热情接待,又希望医师尽快查明病情,明确诊治方案,及时解除疾病痛苦。选择医师对患者进行入院体检后再做入院宣教,可以提高入院宣教效果[5]。因为医师问诊、体检后对患者的病情有了初步的了解、判断,并与患者沟通,此时患者心情会相对平稳,对护士关于住院规章制度的宣教才会听得进去。入院宣教是护患双方沟通最初的平台,护士通过热情接待和亲切介绍,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使患者尽快进入患者角色,安心接受治疗[6]。

1.3.3 风险防范与时机

1.3.3.1 “住院”风险与时机 因考虑到病房安全和患者安全,需要告知病房内设施使用的方法与禁忌,患者日常活动与休息时的安全注意事项。设施的使用及注意点一定是在使用前,入院宣教时及时告知,以防出现不符合规定的操作或护患意见不一致造成矛盾。

根据神经内科脑卒中住院患者对跌倒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及健康教育时机的需求情况[7],并评估患者在跌倒、坠床、压疮、管道等方面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确定患者的需求,以需求确定宣教时机[8],可在检查、输液跟进后或需要时讲解。

1.3.3.2 “检查”的注意事项与时机 检查的注意事项必须在各项检查之前进行宣教。比如:晨起抽血、大小便标本留取的量、留取的方法一定是在前一晚22:00之前完成宣教;颈部血管与TCD检查,MRI、MRA、CTA、DSA的异同点也要在检查前讲清楚,以消除患者认为重复、过度检查的顾虑。

1.3.4 疾病相关知识与时机

1.3.4.1 用药知识与时机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患者健康状况受到威胁时,都会习惯性地通过网络查找疾病治疗、预后的相关知识,住院后也会关注检查、用药与网络信息有何区别。因此,护士应在用药的第一时间对所用的药物、治疗方法给予说明,并在第二次使用时加以强化,使患者对治疗、用药做到心中有数。

1.3.4.2 预防知识宣教与时机 “预防重于治疗”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在具体的预防措施上,多数患者和家属不掌握,护士介绍预防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对患者的具体诊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从症状描述开始,使患者对照自己,分析背后的原因,再从治疗入手,体会目前的治疗效果,确信预防的重要性,才能达到宣教预期的效果。住院期间,通过交谈,收集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及嗜好,并从专业方面耐心讲解其与疾病的密切关系,使患者思想上真正认识到错误并改正,出院前加以强化,提高出院后的依从性。

1.3.5 康复指导与时机 脑卒中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因此,有关康复护理的健康宣教和护理指导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尤为重要,对调动患者、家属及其他护士的参与意识和康复信心,提高脑卒中整体的康复质量起到关键作用。住院后要宣教:瘫痪肢体与正常肢体的摆放,及时按摩患侧肢体,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下肢静脉血栓;在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平稳24~48 h后,进行被动训练;在患者能配合时进行主动训练,以提高神经系统的紧张度,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9]。

1.4 随访利用电话、书信以及来院复诊等途径进行随访,了解所有研究对象在生活方式、遵医行为及依从性等方面的情况。

1.5 观察指标从住院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出院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调查三方面进行比较。

1.6 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数描述。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如不符合正态分布,则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出院患者依从性改善显著,在戒烟、合理锻炼、健康饮食、按时服药方面,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出院后依从性比较[例(%)]

试验组患者满意率为51.16%,而对照组仅为23.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

3 讨 论

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宣教时机与内容匹配使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出院随访患者依从性明显提高,能够在戒烟、合理锻炼、改善不良饮食、规律服药方面加以控制;患者满意度提高显著。

3.1 缓解紧张情绪通过住院环境宣教与时机的把握,患者感觉护士热情又不啰唆,了解了住院后有事谁负责、找谁解决,缓解了紧张情绪;医师体检后患者对自己的病情诊断心中有数,不觉得相关规章制度会带来约束,改善了护患关系。

3.2 减少风险进入陌生环境后,护士及时对设施用具进行安全提醒,并采取了风险防范措施,使患者更加信任护士,做每项检查,护士及时告知注意事项,不至于因未做好充分准备而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延迟诊断的风险。

根据患者的配合程度,通过早期的主动、被动功能锻炼,可使脑组织的血流恢复得到促进,使脑神经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得到恢复与重组[10]。

3.3 提高满意度在治疗的不同阶段讲解不同药物的用药常识,结合患者疾病症状,把疾病发生、发展,诱发因素等进行宣讲,既起到后期预防作用,又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

护理健康宣教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住院患者的治疗需求。但因患者住院后的情绪反应会随住院时间的跟进,呈现不同的状态,同时不同治疗阶段的健康需求不同。因此,通过对住院环境、入院须知、风险防范、疾病相关知识及康复指导等内容选取不同的时机开展,既让患者感受住院后的热情接待、诊断及时、规章纪律,也使患者参与风险防范、减少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检查治疗注意事项的告知,疾病预防知识宣教,患者既明白“防大于治”,又知道如何预防,增强了信心。尤其是康复指导,使患者从感官和自理能力上体验到了康复后的喜悦,提高了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更是提高了患者出院后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宣教时机与内容匹配是不容忽视的工作方法,在提高疗效和提升满意度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猜你喜欢
时机医师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师生互动4时机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
作战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