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育

2019-08-26 01:24阿荣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小学生

阿荣

摘 要: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的音乐学习对于音乐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与儿童的智力、性格以及审美等能力都有紧密的联系,但是我国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音乐教育仍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音乐教育;合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5B-0081-04

我国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音乐作为美育的核心部分,是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在培养人才,在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国内外的众多研究成果表明,音乐教育对学习音乐的人群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小学开展了音乐教育,学校增加了对音乐教育的投资力度,开始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简单乐器,组织合唱队和乐队,家长也致力于孩子学习各种音乐,促进了音乐教育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小学生受到音乐教育基础、师资水平、训练时间、学习质量的因素影响,学习的效果参差不齐,一些音乐课的教学方式不当和落后影响了学生的音乐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小学音乐教育概述及重要性

(一)小学音乐教育概述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小学音乐教育包括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学校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要让学生在音乐中得到快乐,喜爱音乐。音乐教育课是对人心灵的情感激励。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能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课标》指出小学音乐教育课的目的包括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并初步接触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包括唱歌、器乐、欣赏、识谱知识和视唱听音等。

(二)小学生实施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是学生理解音乐、学习音乐的“钥匙”,音乐课是在音乐教育中的核心内容。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学家蔡元培、陶行知先生极重视音乐教育,对早期的中国音乐教育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小学生处于心理生理高速成长期,童年的歌谣,在很多孩子心里一生也难以忘记,小学是进行音乐教育的极为有利时期。“一方面,这个时期的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受音乐教育者听觉、记忆、想象、审美等各方面的发展,有利于受音乐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在丰富校园文化方面,音乐教育有助于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这样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由此可见,绝不能忽视音乐教育的独特功能。”根据现代科学研究,儿童的大脑至五岁时已发育50%,所以这个时期音乐教育尤其重要,因为音乐教育对大脑的发育有促进作用,而大脑的发育也有助于音乐学习;这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良性循环。

首先,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为审美音乐教育。审美音乐教育即是以美好的事物影响受音乐教育者,使他们通过对美的感受和欣赏,熏陶心灵,发展审美能力,推动他们不断追求美的事物和美好的生活。“审美永远不能脱离激发美感的感性世界,学生通过音乐的感受,首先都是通过音乐的感性认识,接受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以音乐艺术的独特形式实现美育,音乐中的审美功能,能够使人在艺术的感染中,身心得到放松,达到陶冶性情,提升修养的目的。人在接受音乐艺术和音响的信息后,会引发情感和联想,并可能激起共鳴,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接受音乐中的道德情操、思想品德等信息,从而使人提升艺术修养。美好的音乐能够赋予人强大的精神力量,使人积极向上。

第二,音乐教育是音乐课教学改革内容之一,是提升学校音乐教育水平和档次的关键,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前,应试教育仍然是一种主流思想,升学率和成绩排名仍然是各个学校和教师头上的“紧箍咒”,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音乐教育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突破手段。

目前,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分离是一个重要课题,音乐教育没有把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作为重点,简单唱歌和音乐欣赏并不能起到音乐教育的作用。这就需要着力开展音乐教育改革,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寻求方法上的突破,使音乐教育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

音乐课是音乐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教育必须通过有效的音乐课来实现。通过音乐课提高学生的音乐教育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从而提高文化修养。因此,一个国家的文化教育离不开音乐教育,一个民族文明素养中一定会有音乐这个灿烂的花朵。

二、影响小学音乐教育的几个因素

在小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音乐课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中被老师们提及最多的,往往是音乐天赋,影响小学音乐教育的其实不仅仅是音乐天赋,还包括后天的培养以及学习的努力程度等。

(一)音乐天赋

“天赋指个体先天具有的,指人类个体通过家族遗传获得的那部分生理与心理素质,天赋由遗传决定,更直接与个体生理解剖特征(包括脑神经系统结构与感知通道特征关联)。”

个体生理与心理成熟有一个时间过程,天赋的显现可能早些、也可能迟些,天赋显现的早和晚与后天音乐教育及环境有关,天赋的发展可能充分、也可能不充分,天赋发展的充分与否直接取决于环境影响与音乐教育训练。音乐天赋只是提供了个体从事音乐活动成功的可能性,后天环境与音乐教育作用及其个人的努力,使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天赋转化为才能。音乐天赋由遗传决定,因此同年的孩子必然会有巨大差异。

(二)学生努力

某种程度上,音乐学习也是一种技能练习。因此,学习的努力程度就变得重要起来。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学生似乎天生喜爱学习音乐,而一些学生对学习音乐有逆反心理,喜欢学习音乐的学生越来越好,这和老师、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对一些学习音乐的学生来说,长期的努力学习非常重要,想要学生长期努力学习音乐,就要解决兴趣和动机问题。

有些学生音乐学习的过程非常长,有时甚至要贯穿整个童年与少年时期,诸如压抑、不愉快等不良的心理状态长期持续,对儿童的不良影响是全面的,其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因此动机问题,不仅仅关系着单纯音乐的学习,而且对孩子一生有着重大影响,不可轻视,解决好学生努力学习音乐的问题,“逼迫式”是不理智的选择,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

(三)合理的教学和辅导

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合理的教学与心理辅导也是重要手段。每个孩子都有特长和天赋,因此,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良好的学习进度,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音乐天赋。古今中外不少音乐教育学家对合理的音乐教育方法有过阐述,如孔子主张“循循善诱”“温故知新” “因材施教”;古希腊音乐教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启发式问答法”等等。在音乐教学中,根据学生天赋、年龄以及生理等特点,使其接受最适合发展其特长的音乐教育,“在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使教学具有生活气息,在行动上,变教师独白为教学对话,变统一教学为创造性教学”,良好的音乐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小学音乐教育在各地普及,合唱团和乐团的组建、师资力量的提高都体现了各地区的音乐教育逐步重视,在音乐课的开设方面,各学校基本达到了要求,但仍然发现相当部分的学生不合格,音乐教育仍然存在问题:

(一)小学生音乐基础差

在音准、节奏、旋律模唱练习上,普遍学生表现较差,出现较多“五音不全”的现象,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很多连音名都不会唱,节奏感与音乐记忆能力较差,基础的音乐教育较差,导致学生接受速度较慢,无法有效学习和吸收音乐知识。

(二)基础音乐知识能力不足

在音乐基础、背唱歌曲以及识谱能力的调查中,大部分的学生较差,提升音乐教育不是死记硬背,通过科学训练才能使能力得到提高,背唱歌曲贯穿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应当具有一定的唱歌能力,背唱歌曲也能提升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它能够有效锻炼音准节奏以及音乐记忆能力,识谱是学习音乐中的重要内容,通过看谱唱歌,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音准、节奏以及音乐反应能力。

(三)部分学校对音乐教育重视不够

学校的音乐教育在近些年得到了进步,从教学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以及教学理念上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在促进音乐教育方面,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学校仍然存在其他科任老师兼音乐课的现象,一些音乐课只是音乐欣赏与唱歌,没有系统的音乐知识教学,一些学校仍然认为音乐课是 “精英音乐教育”,导致大部分的小学生在童年阶段得不到系统的音乐学习,也使有些具有音乐天赋的儿童失去了学习音乐的机会,音乐教育得不到有效提高。

近年来,教育部门对学校音乐教育较为重视,各学校也执行了国家与省市文件及要求,保证了课时,定期考核,在音乐教育上也出现了众多亮点,但是各学校的音乐教育仍然存在不足。

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受到遗传、环境影响以及后天学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校与教师需承担音乐教育的重要责任,家长和社会也应起到辅助作用,小学是提升音乐教育水平的黄金时间,小学音乐教育水平偏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学校对音乐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

由于家庭音乐教育的局限性,绝大部分学生是在学校接受音乐知识,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教学质量高低对小学生的音乐素质有直接影响,而应试教育以及音乐属于“副科”的传统思想仍然对学校音乐教育有较大的影响,它影响了各级教育部门、学校以及教师,对音乐课程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一些学校没有配备音乐教室,教具数量不够,也没有进行教改的计划,音乐课草草了事,与“主课”有较大的差距,导致音乐课程教学质量不高,考核不严格。小学生到了高年级,音乐课时减少,教学质量更加得不到保证,从而导致音乐课质量不高。

2.音乐教育内容呆板,教学方法单一,师资力量缺乏。

在普及音乐教具的学校中,音乐教育较好,教学收到明显的效果,如采用竖笛、葫芦丝等教具,或者采用高质量的合唱使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使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加主动,锻炼了音乐听觉与音乐记忆,开始学习识谱,丰富而多样化的教学与传统的音乐欣赏与教唱歌等教学方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仍然制约着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事实证明,陈旧的观念无法有效提高音乐教育水平,简单的音乐欣赏和唱歌对开发学生的早期音乐天赋帮助不大。教师没有良好的音乐技能,缺乏音乐教育的知识和手段,自然无法教出优秀的学生。

3.家长和社会对音乐教育认识不夠。

虽然有部分学生通过学校的兴趣班和乐团,以及社会的音乐培训使音乐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但是容易受到诸如 “小升初”的压力、主课的学习成绩以及其他各种因素影响停止学习音乐,有些家长因为一些传统观念甚至反对孩子在学校参加音乐兴趣班接受音乐教育,使得小学生错过了培养音乐素质的黄金时间。因此,家长与社会应该给予小学生更加宽松的环境,让音乐教育落到实处,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能从音乐中得到快乐。

四、对小学音乐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学校应当承担首要的任务,同时,家庭以及社会培训机构也应当承担辅助的功能。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教育水平,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本文参考了—些学校领导、老师做法,针对当前小学在推行音乐教育,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开展音乐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一些应对措施。

(一)学校应当更加重视音乐教育

由于绝大部分学生是在学校接受音乐知识和音乐教育,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学科建设,影响音乐教育,因此,各个学校应该从较高的角度看待音乐教育。

因此,各个学校应当加大投资力度,配备必需的音乐硬件设施,建设音乐教室、配备教学所需的钢琴等;严禁音乐课由其他科任老师兼课,配备足够的音乐师资力量;满足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要求的课时;加强音乐学科建设,切实抓好教学质量,只有学校摒弃陈旧的理念,重视音乐教育,学校的音乐教学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浅析音乐教育在基层消防部队中的作用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