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春早熟番茄优质栽培技术

2019-08-27 06:14王亚晨
吉林蔬菜 2019年3期
关键词:分苗缓苗生长点

王亚晨

(绥中县农业事务服务中心)

日光温室春早熟番茄栽培是在冬季育苗,晚冬或早春定植,春季比大拱棚提前上市,夏季结束的栽培形式,栽培技术比较容易掌握,经济效益较高,产量质量较好,栽培面积也比较大。

1 选择适宜品种

春早熟番茄幼苗期在最寒冷的冬季,而中后期却处于炎热的夏季,选品种要求是耐低温弱光,又抗热、抗病、高产、优质。这茬番茄成熟越早,价值越高,为了提早上市,可选用早熟的矮架自封顶品种,也可用非自封顶的高架品种,适当密植,提前摘心。

2 培育壮苗

2.1 播种期

播种期由定植前向前推算一个苗龄,早春茬苗期正值一年中最冷季节,日历苗龄本来就比越冬和秋延后茬要长,并且因育苗设施条件的不同相差很大,所以播种期也不同。如定植期2月上中旬,用加温温室和电热温床育苗,苗龄45~50天,播种期为12月中下旬;若用冷床育苗,苗龄需60~70天或更长,就要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中旬播种。

春番茄育苗因低温、弱光最易引起花芽分化多心皮花,产生多心室果,育苗设施要能够保温、增温、补光等条件。

2.2 铺设电热温床

春早熟番茄育苗多在日光温室内用电热温床育苗,功率密度以每平方米100瓦为宜,如一条800瓦100米长电热线,在8米长,1.2米宽的苗床中,事先取出10厘米厚床土,整平床底,铺设12条电热线,每条线间距10厘米,中间稍宽,两边稍窄,用电热线两头的引入线固定在苗床一侧,电热线不要交叉扭结。

2.3 种子处理

播种前3~5天先进行种子处理,晒种,温汤浸种和药剂消毒,然后催芽。保持25~30℃催芽,每天用温水淘洗一次,保持湿润,3~4天达到60%以上出芽即可播种。如遇天气不好,又无加温设施不能及时播种时,可将种子用凉水过一下,放在8~10℃的冷凉处保温蹲芽,待恶劣天气结束的寒尾暖头选晴天播种。

2.4 播种

晴天上午播种,先在播种床灌足大水,待水刚渗下后,撒垫籽土1~2毫米厚,再均匀撒籽,籽上覆盖籽土7~10毫米,上盖地膜保温,每亩播量25~40克。

2.5 播种床管理

播后及时给电热线通电,并插小拱棚,盖膜。帘子早揭早盖,保持高温高湿,白天30℃,夜间20℃,促使快速出苗。

快出齐去地膜,再降低苗床温度,减少或停止电热线供电。二层膜在上午室温与膜内温度相近时揭开,下午室温降至17℃时盖膜。盖帘时间逐渐延后,争取多见光。白天20~25℃,夜间12~15℃,防高脚苗。

每天都要揭帘见光,好天气长些,坏天气短些。播种床尽量少浇水或不浇水,为保墒和降低畦内空气湿度,可在苗齐后晴天中午间除并生过密和伤残苗后,在苗床撒薄层细干土,以后床面出现裂,再撒细干土。

第一片真叶破心后,适当提高床温,白天25~28℃,夜间13~15℃。分苗前3~5天降低床温,白天20~25℃,夜间最低8~10℃,以锻炼秧苗适应能力。

2.6 分苗

二片真叶时及时分苗。选寒尾暖头,分苗后有数天晴天,以提高床温,促进分苗伤根顺利缓苗。切块或营养钵分苗,苗距10厘米×10厘米,分苗时浇足稳苗水,分苗后立刻盖上二层膜增温保湿。阳光过强,苗子萎蔫时,要盖帘遮住直射光,早晚揭开,以后逐步减少盖帘时间。采取一切措施增光、保温,使苗子健壮,不徒长,不僵苗,免受低温危害。

定植前5~7天降低床温,白天20~25℃,夜间最低8~10℃,炼苗提高抗逆性。壮苗标准:苗高20厘米以下,茎粗0.5~0.8厘米,8片真叶左右,第一花序显蕾未放。茎叶茸毛较多,叶色深绿,根系完整发达。

3 合理整地科学定植

3.1 定植期

日光温室番茄春早熟一般应在2月上中旬栽植为宜。再早则影响前茬供应春节的机会,再晚则与大拱棚的定植期接近,不能充分发挥日光温室优良的保温、早熟性能,经济效益降低。

3.2 整地

前茬应在定植前7~10天拉秧,清洁田园,立刻施足基肥和杀虫杀菌剂,深翻,旋细、耙平。定植前还应用硫磺粉,半亩温室需1~1.5千克,拌等量或倍量锯末,分多点燃烧,密闭24小时,彻底消灭上茬遗留在温室中的病菌虫害。有时一些地方农民朋友为了抢早,迎茬定植,不施肥深翻,不消毒,会导致肥力下降,土壤板结,病虫加重。这种做法在日光温室这种投入水平高的设施里进行栽培生产是不恰当的。达不到高产出,是得不偿失的。让苗子在苗床中多待几天,加强管理和锻炼,尽快整地施肥,为秧苗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

3.3 定植方法

栽前苗床喷防病药,带药定植。选晴暖天气,上午定植。非自封顶高架品种大行70厘米,小行50厘米,株距30~33厘米,每亩3300~3700株;矮架自封顶品种行株距40厘米×25~30厘米,每亩5500~6500株。

定植方法,开沟、放苗、浇沟水、覆土;或挖穴、浇水、放苗、覆土,覆盖地膜。有条件的,在墙或后立柱张挂反光幕,提高北部光照和温度,促进缓苗和南北植株生长发育的平衡,3月中旬,光照变强时去掉。

4 田间管理措施运用得当

此阶段温度、光照、水肥、植株等随生长发育时段要求有所侧重,要注意及时调整措施,协调管理。

4.1 定植后缓苗前

帘子早揭早盖,减少通风,保持高温高湿,促进缓苗,白天25~30℃,夜间18~20℃。缓苗后晴天逐渐加大通风降温。随天气逐渐回暖,盖帘逐渐延后,降低夜温。缓苗成活标志是,早晨叶尖有吐水珠,顶尖绿黄而嫩,生长点附近有毛茸生长。

4.2 缓苗到坐果前

早晨日出后尽快揭帘,使室温尽快升到15℃以上,使番茄的光合作用处于最适温度15~25℃范围内,白天保持25℃左右,晴天中午最高温度不要超过32℃,否则影响授粉受精和果实发育。下午盖帘到前半夜18~22时室温保持12~15℃,以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运。后半夜降至10~13℃,以减少呼吸消耗。

缓苗后暗沟浇缓苗水,合墒中耕松土1~2次,进行蹲苗。一般坐果前不浇水,不施肥,但应施CO2气肥,结合喷药施叶面肥。第一花序花芽分化和开花期都处于低温弱光的不良环境,素质较差,易落花落果。为促坐果,应用2,4-D20毫克/千克蘸花,或番茄灵等生长素喷花,撤除覆盖物前的各序花都用生长素处理。

整枝吊蔓。春早熟栽培一般采用单干整枝,非自封顶品种只留一个正头,叶腋间萌发侧枝全部摘去,侧枝6~7厘米长时打杈。每株保留3~4花序果摘心,摘心应在最上一序果上面留2~3片叶,以保证每穗果有功能叶供给养分。

4.3 结果期

保持变温管理。初期帘子早揭早盖,中午室温过高时,不盖草帘。这个过程从3月中旬气温升高后,逐渐延后盖帘时间,逐渐减少盖帘数量,直到不盖帘。4月下旬随气温提高,从通顶风到通底风,白天可开室前低膜,内设挡风膜,通底风降温。通风时间由少到多,外界夜间最低温在15℃以上时,顶风口底风口昼夜打开。

第一花序果有核桃大时,选晴天上午浇水,浇暗沟,并通顶风排湿。进入结果期需水量增加,浇水次数逐渐增多,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前期气温较低,植株不大,仅浇暗沟,也只打开顶风口排湿。随气温升高,植株长大,结果增多,先明暗沟间隔浇到全部浇,顶风口底风口全开,以免室内空气湿度大,引起病害发生。

植株需水与否可从花瓣和生长点上明显反映出来;花瓣鲜黄,生长点叶尖有吐水珠(早晨),表明土壤水分适宜;花瓣色泽不鲜艳,生长点嫩叶早晨叶尖无水珠,表明土壤水分干旱,应立刻浇水;心叶叶色变深暗,是缺水较重的表现;心叶萎蔫,则表明土壤严重缺水。番茄结果期是需肥高峰期,第一序坐果后随水追施复合肥或高钾冲施肥每亩20~25千克,以后每坐一序果,追施一次。开始采收后,经常喷施叶面肥,除磷、钾肥外,应补钙、硼肥。

开始坐果时若有旺长和坐果迟缓现象,应在大行中央深翻25厘米宽,疏松踩实得人工道,增加土壤通透性,同时切伤部分根系,抑制茎叶旺长促进坐果。

春早熟栽培后期遇旺季价低,为了抢早,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早期产量,除了少留果,早摘心外,采取多次摘心,或多次换头整枝法,都是在2~3序花上面留2~3片叶摘心;不同的是前者从第一花序下选侧枝预备生长点,打去其它侧枝;后者是从顶部选一健壮侧枝作为预备生长点,打去其它侧枝。

第一序果成熟,可摘除以下黄、老、病叶,随着采收果序上升,陆续摘除老、黄病叶。打杈,吊蔓和摘老叶,应在上午露水干后进行,以免露水进入伤口,传染病害,或因茎叶不柔韧,造成损伤。

疏花疏果:开花前摘除畸形,过多的小花,座果后选留符合商品的果,每序3~4个,摘除畸形、伤、病、虫果。

结果期病虫害逐渐增多,前期防治以低温高湿病害为主。虫害以蚜虫、白粉虱及棉铃虫为主。非侵染性生理病害有高温危害,室温超过35℃或40℃持续4小时,初期也褪绿,严重的呈漂白状;开花结果受到抑制,落花落果。应加大顶底风口对流降温,前屋面遮阴,进入高温季节应用0.1%硫酸锌或硫酸铜叶面肥,提高植株抗热性和抗日灼,裂果能力。

5 采收催熟

春早熟栽培上市越早经济价值越高,各种栽培措施都为了采收期提前。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早上市,可用乙烯剂催熟。

猜你喜欢
分苗缓苗生长点
蔬菜播种、分苗的方法
混合:教学模式的生长点
秋冬季节茄子辣椒的分苗技术
新买的花怎么养
不同种类地膜覆盖对露地辣椒生长及抗炭疽病的影响
例说直接证明之分析法
直接证明分析法
早春菜定植前后,该怎样管理
预防春茬蔬菜畸形果三要点
温室蔬菜幼苗移栽后死苗原因及对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