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的《共产党宣言》思想启示

2019-08-27 03:44孙明月杨祥玉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2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孙明月 杨祥玉

摘 要:1848年2月发表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共产党宣言》,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它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源头活水和精神精华。《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以来,一直以他的科学性真理的光辉指引我们事业前进的步伐。它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随着十九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式进入新时代,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取得了新的阶段性的胜利,也用事实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其中很多理念和思想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参考。而在新时代背景下,这些理念和思想又有着新的解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宣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这奠定了我国发展的新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来临,一方面标志着中华民族在久经磨难中站了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敏前景即将来临,另一方面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新时代中将迸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再一方面则描绘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不断发展,不断书写着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篇章。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时代目标也是战略部署。

《共产党宣言》曾提出建设“最先进的国家”的概念,并围绕如何建设“最先进的国家”提出可供采取的措施,这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念不谋而合。而《共产党宣言》中发展生产力、发展大工业、发展公有制主体和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思想路径带给我们的启示恰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帮助。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立,需要夯实的经济基础,这就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出新的要求,而大力发展生产力,构建合理的经济格局,完善和发展经济制度,实现经济全球化是实现新要求的有效途径。因此,寻找《共产党宣言》中的思想理念,将其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行有机结合,是可行且合理的。

一、发展生产力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启示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的出现,无疑不是对传统的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生产观念发起挑战,它带来的变革所指向的是对既有社会生产力根本的改变,这也用事實揭示着资产阶级的出现是将生产活动和人类社会推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资产阶级必然是为当时社会生产活动和人类社会带来动荡的主要主体,可这也给我们带来启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关键要素,是推进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可见,生产力是决定国家发展进程的直接因素,而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人民的安居乐业。因此,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建设强国的根本途径。

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实践路径体现在如何将发展生产力和中国国情相结合,从而发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战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问题是关乎到生产力发展的大问题,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必须在现代化体系中给予农业发展足够的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将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第一要务,将现有的生产资源重构,实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适配,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的多元化融合发展,进而提升农村经济,提升农民收入。十九大报告还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可以看作是对《共产党宣言》种的发展生产力思想的战略化构想,是将抽象的思想转化为具有实用价值的行动范式。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政策,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以科技、政策、渠道等多方面提升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水平朝着更加健康、科学的方向稳步提升。

二、发展大工业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启示

大工业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保障一个国家获得经济基础的必要活动。《共产党宣言》提出:“增加国家工厂,发展大工业,夯实国家实体经济基础。”“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当一个国家感受到这种生产活动转向大工业的发展趋势,并顺应这种趋势,就能够夯实国家的经济储备,推进社会现代化进程,并为人们谋取更为优质的生活条件。这种假设通过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崛起事实得到印证。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中国没有抓住大工业发展的最佳时机,因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处于缓慢发展的经济发展现状。可见,大工业对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将大工业思想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才能加速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发展制造业,是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大力提升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制造强国不仅是结合历史与现状的精准定位,更是对现有生产资源的合理优化。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现代大工业水平,将现有产业打造成与国际接轨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从而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三、发展公有制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启示

《共产党宣言》强调公有制的思想,认为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是消灭私有制的根本途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是对《共产党宣言》公有制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公有制思想本土化的核心产物。因此,这种基本经济制度的产生是合乎于历史发展规律的,合乎于国情,合乎于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的。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继续坚持这种基本经济体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人民幸福,社会安定,国家繁荣,促进现代化进程稳定推进。

四、发展经济全球化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启示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是《共产党宣言》中对经济全球化思想的表述。经济全球化可以看作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内在趋势,是大工业生产活动的对外部环境造成的必然结果。从宏观上来看,全球化的经济市场活动,是大工业生产催生的规模更大、市场活动更为密切的世界级市场。既然经济全球化的现象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作为处在环境中的个体就应当顺应这种大趋势。在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借力发展国际市场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正确做法。通过深化对外开放政策,将中国打造成开放、包容的进出口市场大国,是贯彻经济全球化思想的有效途径。值得一提的是,在关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国内市场不应松懈,只有将国内国际市场有机配合,合理调控,才能够实现更高层次的经济目标,进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坚持《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发展生产力,发展大工业思想,建设制造强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思想,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留给我们的伟大精神财富,其中的理论与思想经过多年、多层次、多方位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成果可以说相当丰富,很多研究也极具价值,我们需要做的,是充分研习这些智慧宝藏,并发动创新思维,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視角和新问题,充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结合。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保持一颗学习的心和善于发现事物客观规律的眼睛,那么我们终将以大国气魄和世界视野不断为整个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发展图景贡献智慧。

参考文献

[1]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孔祥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7(05).

[3] 朱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12).

[4] 厉以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制造强国[J].经济科学,2018(01).

[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作者简介:孙明月(1995- ),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