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澳门学校“一条龙”的教育模式

2019-08-27 04:14颜刚威
新教师 2019年6期
关键词:托儿所校方澳门

颜刚威

内地中小学的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必须经历幼儿园升小学、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一些测试,有些学校通过严格的考核方式划分出不同程度的学生,并对他们进行归类划班,再进一步提升个人的知识水平。实施此方法的部分原因是防止同班级学生由于学习能力差异过大,而造成个体自尊感低下、自卑等负面情绪的产生,从而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去应对沉重的学业。相对而言,澳门中小学的教育体制是从幼儿园至高中都是在同一所学校里进行。在这样的校园里有着不同年级的学生,他们彼此能够融洽相处;校方和教师对于学生的身心状况,也会有充分了解,易于帮助他们解决学业和心理上的难题。

“一条龙”是我国广东地区的俗语,主要是指一系列安排的活动与计划,循序渐进地完成整件事情,从而顺利地实现目标。教育制度的“一条龙”模式,也有着相似的背景和理念,应用至教学环境中主要是指让学生在相同的地理场景里接受教育并顺利成长。

一、澳门的非高等教育制度

澳门公立与私立的中小学校建立起“一条龙”办校制度,其特点是学校的核心教育思想和精神会让学生得到长时间的沉浸;加强了幼儿园至高中之间的连续性,保持一贯的校园风气和学习环境。校方实施“一条龙”的教育制度,能对学生总人数进行掌控,根据升学人数设立对应的班级,并优先保留升学名额给在校学生。各年级的学生无须参加入学考试,只要成绩和操行合格,便能够顺利地升读。

1. 托儿所与幼儿园的教育制度。澳门教育制度已经建立相对牢固的体系。从婴儿出生起,到开始找托儿所帮忙照顾和进行基础教育,这一部分是由澳门社会工作局及多家托儿所共同负责的。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这一模式让家长能安心把小孩交给托儿所,减轻父母因照顾小孩所引发的教养压力,家长潜心从事社会生产工作。

幼儿完成一至两年的托儿所教育后,小孩年满三周岁或以上,可向澳门教育暨青年局报名,经过对幼儿语言能力和行为表现的观察、家长对幼儿生活照料程度,以及校方的严格筛选,最终评判划出合适的幼儿园,让家长决定是否就读。

2. 中小学的教育制度。完成幼儿园的学习后,便能升读长达六年的小学教育。目前澳门的大多数学校都有着从幼儿园至高中的完整教学环境,故此其学生从幼儿园毕业后便能继续升读该学校的小学部。完成小学教育后,家长和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继续升读同一所学校的初中学部。当学生选择继续就读同一所学校后,不必经过该校的入学考试,就可顺利地升级到初中,学生不用参加小升初考试,也避免了“摇号入学”问题。而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可以选择原本的学校继续升读和进行文理分科的选择,或自行考取他校。对于成绩不太理想的中学生,通过简单的入学考试,可以转读某些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

二、澳门的“一条龙”教育模式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发现,澳门学校实行的“一条龙”的办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顺利完成长达十五年的非高等教育,还能保证他们能够学业与素质兼备,最终达到身心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根据澳门教育暨青年局2017~2018年的学校统计数据显示,澳门目前共有77所非高等教育学校,其中有10所是公立学校,私立学校67所。大多数的学校都有受到政府的资助,共有67所是实施免费教育,从而让更多的学子能够专注于学业,不必因家庭经济状况欠佳,而导致无法继续升学的困境。由于学校得到充分的资金援助,“一条龙”的教育模式得到较为顺利的开展,这一模式也逐渐扩大到校内的各项管理及教学工作中。

从统计数据可看到目前约有28所学校已经实行从幼儿园至高中的整套教育,而有数所学校实施小学至高中的教育模式,也有十余所学校是实施幼儿园至小学的教育模式,并且它们所获得的社会资源较多,学生的数量也较为庞大。在上述的77所学校当中,也有部分是特殊教育学校,以及部分是同一所学校的分校,或者是语言教育学校,因此实行“一条龙”教育模式的学校占非高等教育学校的比例远超3成。

三、“一條龙”教育模式的优点与缺点

在“一条龙”教育模式下,这些“特殊环境”对学生与家长而言,会带来什么影响,这一模式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1. 优势。学生方面不必经历小升初、初升高的统一性考试,避免个体对考试产生焦虑,缓解过早接触高压性考试,维持心理健康成长。由于学业压力相对降低,有助于学生开拓学校课本之外的技能,培养起个人的兴趣爱好,发展多元化的学习模式。同时,学生在同一个校园环境内学习可长达十五年之久,能够充分地体验该校的校园文化,也便于校方制订针对学生的培养计划,让他们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学生容易与同学及教师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关系,满足社会需要心理。家长也不必过度担忧子女的升学问题,避免到处寻觅就读学校的困扰,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子女以增进亲子情感。

学生在同一所学校内就学,教师也能够应学生的学习进度,而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并且可咨询该学生的上一届班主任,便于深入了解学生的品德个性以及学习能力,保证了因材施教的有效教学,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效。校方的办学宗旨和理念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校的核心思想较易灌输至学生的脑海里,树立起热爱母校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同一所学校整体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每个年级的学生数量,实施优化的办学政策。

2. 劣势。学生长时间在同一所学校就学,因缺乏面对新环境中的陌生感,以至于个人的社交圈子变得窄狭,视野未能得到扩展,个人的交际能力受到影响,很有可能滋生厌倦和烦躁情绪,可能引发部分学生厌学的心理。由于学生只要保持着各科成绩合格的分数,便能够顺利地高中毕业,达不到刺激他们积极学习的目的,未能起到人才优化的目标。另外,学生沉醉于中小学的校园生活,易造成一时难以适应社会和大学生活,尤其是转变的过程环境差异性大,容易造成个体强烈的不适感。由于学生未曾经历统一性考试的压力,以至于在未来应对大学入学考试时,造成学习能力差距大的负面心理影响。最后,学校为了要保留一定名额给原校的学生,以至于无法招收太多外校的学生,缺乏参与全球化教育的计划。

可以看出,这种教育模式有助于学生顺利升级,避开过于沉重的考试压力,但是这种优势也可能造成学生的懒散,对学业漫不经心、不主动、不积极。对于这样的教育环境,校方和教职人员要承担起相应的督促与教育责任,让学生明白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终生学习。

(作者单位:澳门城市大学心理分析研究院   责任 编辑:王振辉)

猜你喜欢
托儿所校方澳门
乡村的乐园: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忙托儿所(1949—1957)
MRN幼儿园&托儿所
澳门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的回溯与思考
节日里的托儿所
毛泽东指导苏区开办托儿所
合理的调校方可挖掘最大潜能 Sony(索尼)VPL-VW768
发生在澳门的几场微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