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提高艺术院校招生监察工作实效性研究

2019-08-27 02:22杜鑫
求知导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实效性新形势

摘 要:艺术院校招生考试采取自主招生的形式,风险较大,社会关注度高,招生监察工作的好坏事关考生利益、艺术院校的声誉和政风行风建设的成败。加强招生监察是依法治招、规范招生的有力保证,监察部门应贯彻落实“在参与中监督,在监督中服务”的招生监察工作原则,找准找全招生考试中的廉洁风险点,提出切实有效的招生监察工作措施,努力做到监察措施责任落实到人、制度落实到位。

关键词:新形势;艺术院校;招生监察;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2-0086-02

艺术院校招生考试采取自主招生形式,相对统考统招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专业课考试由学校自行组织、自主命题、自主阅卷、自主选拔;考官在考试选拔中的自由裁量权较大等。切实有效的招生监察措施是深入推进艺术院校招生“阳光工程”的重要保障。

一、探索艺术院校招生监察实效性的重要意义

艺术院校因其特殊性采取自主招生的形式,行使招生权力的考官不仅有党员教师、也有无党派人士、民主党派人士,甚至还有从国外请来的专家、学者,虽然身份不同,但在行使招生这一公权力时却履行着共同的职责,在履职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也必须服从监察部门的监督,以有效履行招生权力。

(1)从艺术院校招生的要求上看,深化艺术院校招生监察实效性研究,有利于实现深化对招生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对艺术院校所有行使招生公权力的工作人员监察全覆盖。高校的监察体制改革正处于深化推进之中,目前仍在上级和同级的双重领导之下,如何界定高校监察的范围、对象,是需要重点探索的问题,如何对监察对象进行有效的监督以确保国家赋予的公权力得到正当履行是监察体制改革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艺术院校招生是艺术人才培养的基础工作,招生的质量事关未来能否培养出优秀的艺术人才,艺术院校自行组织考试,考官来源范围广,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考官的身份各异,国籍不同、信仰不同,采取有效的监察措施有利于对这些履行招生公权力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监督。

(2)从艺术院校招生的内容上看,提高艺术院校招生监察实效性,不断完善招生监察流程、环节与制度,有利于确保艺术院校招生公平、公正,推进招生“阳光工程”。分析艺术院校招生工作的基本特点以及招生中的廉洁风险,判断艺术院校招生监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产生的新问题,完善有关招生监察制度,提出可操作性的招生监察措施和建议,有助于构建艺术院校招生领域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确保招生考试安全、有序、公平、公正,让招生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从艺术院校招生的效果上看,加强艺术院校招生监察实效性研究,提高招生监察实际效果,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校政风行风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招生考试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广大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础工作。因艺术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人民群众对艺术院校招生考试的关注度尤其高,招生考试的社会影响也特别大,加强艺术院校招生监察工作,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艺术院校政风行风环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艺术院校招生监察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艺术院校的招生监察工作已走过数十个年头,招生监察的方法和制度已相对完善,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做法。如不断督促招生部门细化招生考试流程和评判标准、增加校外考官比例、采取“拉帘考”以确保招生公平公正;加强考官和考务工者人员的警示教育和廉洁教育;要求考官对专业辅导的考生进行考前申报和评分回避以规避风险;通过信息技术开展标准化考场建设对考试情况实时监控;加强考试巡视,遇见问题及时解决;加强制度检查看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得到有效执行等。但由于艺术专业的教授特质以及随着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也给招生监察工作带来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1)考官个性化较强,纪律意识较弱不愿受管。艺术院校招生考试的考官都是由艺术专业的教师组成,该类人因自身的艺术特质与普通人相比个性较强,人比较感性直观,主观意识较强,不愿受约束,他们较多地强调个体自身的存在,纪律意识較弱。

(2)专业考试内容难以形成统一标准,考官自由裁量权较大。艺术院校表演专业考试采取考生与考官面对面(表演——评分)的特定形式,考官根据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行即时评分,使得考试难以制订统一的标准答案,面对同一考生,可能不同的考官评判的角度也会不一样,比如,有的考官从考生未来发展潜力角度认为某个考生可以通过考试,而另一考官重点关注该考生的某一方面,认为缺陷较大,成绩可能就不给通过,这些情况成为招生监察的难点。

(3)个别考生为考学校不择手段难以查处。艺术学习者因其专业之特殊性需要持之以恒地训练学习,有的学生从两三岁开始就跟从一个或数个教师学习,坚持不懈,教师在辅导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辛勤付出收取合理的辅导费用,这种专业辅导对孩子的专业成绩提高是有利的。而有的家长仅以考试为目的为孩子寻求辅导,希望通过一位或数位专业教师的短期辅导能够考上好的学校。这种辅导存在两大风险:一是辅导收费一般都比专业辅导的收费高;二是考试内容泄露的风险,有些教师有意或无意中把自己出题的内容教给了考生。因辅导行为都是考生私下进行,教师收取辅导费用的多少难以核实查处,这也成为监察工作的难题。

三、提高艺术院校招生监察工作实效性的对策与建议

(1)督促招生信息公开。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意见》,督促招生部门向社会公开《招生简章》及招生相关法律法规,包括考生资格、招生计划、录取规则、考试成绩、排序规则、咨询电话、招生监督信访电话、邮箱地址等招生信息,保证招生信息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监督。

(2)加强廉洁教育和现场巡视。对考官和考务工作人员开展考前廉洁教育和经常性的警示教育,增强考试人员的大局意识、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依法依规执行招生考试要求,履行考试工作职责,形成不愿腐的廉洁氛围;严格督促落实考试工作责任制,在出卷、考试、阅卷、统分、体检、录取期间到现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解决,对违纪违规问题及时查处。

(3)查找廉洁风险点,责任落实到人。与招生部门一起梳理招生工作流程,找准招生考试中的薄弱环节和廉洁风险点,制定廉洁风险防控责任清单,按照廉洁风险责任清单,把招生各环节风险责任落实到人,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醒解决,规避招生考试中的潜在风险,形成健全完善的招生工作流程和约束机制。

(4)开展标准化考场建设。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标准化考场,通过标准化考场监控平台对出卷、考试、体检、阅卷等招生环节进行实时动态监控,通过可追溯的监控系统突破时空限制,使考试过程公开透明,有效延伸招生考试监督的范围和时效,降低招生考试中各环节的廉洁风险,提高招生监察效能。

(5)严肃查办招生问题信访件,形成不敢腐的廉洁氛围。针对招生信访中发现的问题,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招生原则,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和学校的声誉,对招生考試中的徇私舞弊、弄虚作假问题,及时查处,发挥信访督查的震慑作用,确保招生考试工作积极稳妥开展。

(6)完善制度,加强制度执行检查。督促招生部门从招生制度、流程入手进行源头防范,做到有规可依,依规办事,使得考官无法因是本人辅导的考生而在评分上给予特别照顾,从而使考官不敢对考生作出任何承诺或收取高额“辅导”费用,构建不能腐的制度机制。同时加强制度执行和落实情况检查,督促招生部门和考试人员严格遵守各项招生考试制度规定。

(7)监察部门牵头成立招生考试仲裁委员会,对有异议的招生考试问题进行评判监督。

四、结语

艺术院校招生监察措施一直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招生监察措施的研究工作重在用于指导监督招生工作实践,促进艺术院校招生工作越来越走上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通过督促招生部门及时完善有关招生制度,堵塞招生中的漏洞;通过与招生部门一起努力,不断探索完善招生监察工作的新途径,提高招生监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使招生考试的流程不断完善,招生考试工作日益成熟规范;通过督促考官和考务人员严格依法依规履行考试职责,最大限度地保证招生公平公正,防范廉洁风险,招收优秀学生,不断提高考生、家长及社会群众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邱永明.中国监察制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张亮.权力监督与腐败预防——惩治与预防职务犯罪百题[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基金项目:本课题获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2017年“阳光计划”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杜鑫(1978—),男,江苏泗洪人,讲师,从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实效性新形势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提高艺术院校学生学习兴趣初探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艺术院校巡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