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满舟山城海上“森”呼吸

2019-08-27 05:43陈斌
浙江林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舟山市海岛建设工程

陈斌

舟山市森林城市创建围绕打造“海上花园城市”的总体要求,突出“绿地乔木化   树种乡土化”,城市森林面积稳步增加,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森林生态体系更趋完善。创森以来,通过实施城市绿色空间优化建设工程,实现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28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22%;新建扩建城市公园10处,面积68.1公顷,改造提升城市公园11个,面积332.3公顷;新建和改造生态微绿地总面积324.4公顷;新建和改造绿荫停车场2个;实施山地森林质量提升建设工程,完成彩色健康森林建設3272.9公顷,培育珍贵彩叶树种86.7万株,完成病虫害林分经营903.86公顷,完成矿山修复10处,总面积11.7公顷;各县(市、区)通过对重点公共绿地进行改造提升,不断提高乔木树种比例和城市绿地乔木化水平。

通过森林城市创建,有效扩大了城市森林规模,优化了城市绿地结构,促进了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城在林中、树在城中、人在绿中”的人居新环境初步形成。据调查,舟山市森林每年植被固碳约29.7万吨、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约116万吨。森林良好的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和滞留粉尘等功能,有效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和浑浊效应,净化了城市空气。据监测数据显示,舟山市城市规划区空气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达到913个/立方厘米,近5年空气污染指数良好以上天数平均每年达到361天,占全年总天数的98.9%,空气质量名列全国前茅。满足了广大市民日常休闲游憩需求,也吸引了众多大城市游客前来休闲观光。

全域推进绿化美化

全面推进城乡绿化。结合“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和“美丽海岛”建设,采取“一村一品”模式大力开展村庄绿化建设。实施乡村森林景观提靓建设工程,推进美丽海岛建设,加强城镇、乡村绿化和景观环境建设;自2012年舟山市正式启动“创森”以来,创建森林城市工作由点及面迅速展开,2013年舟山市获评浙江省森林城市,岱山县和嵊泗县分别于2016年、2017年获浙江省森林城市称号;目前,“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联创,城市、乡镇、村庄同步推进”的森林系列创建活动正在舟山市全面推进,至今已实现省级森林城市全域覆盖。创森以来,共创建省级森林城镇9个、森林村庄30个,市级森林村庄74个;城镇林木覆盖率达25%以上,城郊村及平原村达25%以上,山区村庄绿化率达30%以上。

编织森林生态廊道网络。通过实施森林水岸、森林通道和农田林网建设工程,编织了贯通性良好的森林生态廊道网络。注重境内水体沿岸的自然生态保护,全市水岸绿化率达95%;注重因地制宜,强调与周边自然、人文景观相结合,实施“三网”绿化联通建设工程,完成农田林网建设69公里,道路廊道绿化建设116公里,水系廊道绿化新增改造提升189.5公里。全市300亩以上集中连片畈田的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7%,实现沟、渠、路、田分割成块,交织成网;实施海岛滩湾景观保育建设工程,新建防护林带135.5公顷,提升防护林带589.4公顷。

文旅结合发展产业

建设生态文化基地。根据舟山市生态产业特点,实施三大生态旅游基地建设工程,初步建成以观音文化、武侠文化和浪漫都市文化组成的生态旅游基地,依托文化资源,营造生态环境,形成舟山特色文化的生态旅游品牌;构建滨海、海岛和森林三种类型的生态休闲基地体系,建设朱家尖、秀山岛、东海大峡谷和南洞艺谷4处生态休闲基地;实施休闲绿道网络建设工程,依托舟山城区道路、水系两侧良好的绿化基础和独特的海岛立地条件,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和使用需求,进行城区休闲绿道建设和海岛休闲绿道建设,建设城区休闲绿道34公里、海岛休闲绿道68.6公里。实施特色经济林果产业建设工程,根据不同的消费需求更新产品定位,打造“名、特、优”特色经济林果品牌,建设特级普陀佛茶示范基地1个,有机茶示范基地3个,合计65.6公顷;建设果品休闲采摘示范基地5个,现代林业园区精品园3个,合计112公顷。

挖掘森林生态文化。从挖掘乡村文化、海岛文化、佛教文化和森林生态文化入手,实施古树文化建设工程,完成全市范围内1827株古树名木的普查和建档挂牌工作,同时对46株古树实施“一树一策”保护;完成晚稻杨梅古树群、黄连木古树群、普陀山寺庙古树群的标牌和展板设立工作;打造海岛特色的古树文化名片,并通过与现有旅游业结合形成一定的文化影响力;完善内部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展示湿地文化影响力;开展生态文化基地、最美系列评选等活动,建立了省级生态文化基地5处、市级生态科普教育基地5处;开展了最美森林、古树评选工作,舟山市朱家尖里沙沙蓬古树林入选“浙江最美森林”,普陀山的古香樟等4棵古树入选“浙江最美古树”,佛顶山的普陀鹅耳枥入选“浙江十大名木”;有3条道路入选“浙江最美绿化通道”;积极组织开展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工作,全市共建设定海区仙人山森林公园、岱山县蓬莱森林公园等市级森林公园2个,岱山县瀛洲湿地公园1个;建设东极、五龙、枸杞岛、后沙洋、虾峙岛等市级森林小镇5个。

共建共享创森成果

全方位宣传。舟山市始终把传播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明、增强生态意识作为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通过多种宣传途径,不断创新和丰富宣传形式,使宣传活动新颖化、多样化、形象化、立体化。截至目前,全市举办了“浙江舟山河麂野外放归仪式”“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爱鸟周”“世界湿地日”等各类森林生态大型宣传活动共12期;每年结合林业科技周和科普宣传日活动,发放各类森林生态科普资料10多万份;《舟山日报》和《舟山晚报》围绕“创森”刊登了森林城市系列专题报道,市内各新闻媒体刊发与“创森”有关的文章100余篇,市创森办编发《创森简报》56期;全市10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创森”主题征文绘画竞赛活动。为进一步提高舟山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影响力与品牌知名度,市创森办开设森林舟山微信公众号,确定了体现海岛文化、舟山特色、蓝天绿地特征的标识作为舟山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形象标识。

全社会参与。在创建过程中,始终坚持“共建共享、全民参与”的理念,为全社会参与森林城市建设创新载体,搭建平台。首创性地提出了“11·6秋季绿化日”,结合春季义务植树活动,发动全市广大军民参与植树造林活动;各县(市、区)全面互动,积极营建各级各类纪念林,为推动全市绿化造林和义务植树活动健康蓬勃发展和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广大市民参与创森的热情极度高涨,“人人参与、人人动手”的社会新风尚全面形成。近年来,城乡居民参与大型植树活动30余次,参加人数5万余人次;开展“送绿进社区”活动,向市民发放绿化苗木50万余株,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80多场次,参加人数10万余人次;全市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连续多年保持在85%以上。

俯瞰舟山,山、海、林、城四位一体;近观城区,花红柳绿、多姿多彩;行走乡间,美丽乡村、特色景点,风格各异。一座充满活力、生态宜居、森林拥抱的多彩海岛已展现在人们面前。

猜你喜欢
舟山市海岛建设工程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物资采购模式优化思路分析
好惨好惨的事
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在海岛度假
舟山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王安琪??《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节选
舟山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建设工程合同法律风险的防控分析
谈谈珠海市建设工程档案工作量化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