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河道施工现场除污防害的综合管理对策

2019-08-27 14:43叶红飞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17期
关键词:治理对策

叶红飞

摘    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不断的完善,河道治理等工程的改造与建设日益凸显出来,河道施工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改造区域生态系统的基础。本文以西秀区河道治理为研究对象,从4个方面简要的讲述了综合管理的对策,为推动西秀区河道治理工作平稳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道施工;除污防害;治理对策

1  前言

河道施工是治理河道问题的重要解决措施,只有加强河道治理施工,才能确保河道堤坝等的安全,进而促进河道沿线经济的平稳发展。但是,伴随着河道施工对水体等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导致如何解决河道治理施工与施工污染处理之间的矛盾成为探索的课题之一[1]。基于此,本文以贵州安顺市西秀区河道施工为研究对象,介绍几点防治河道施工现场除污防害的综合管理对策,为推动贵州河道施工现场除污防害提供参考。

2  河道施工概况

西秀区位于贵州省中西部,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苗岭山脉西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分水岭上,总面积93.8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7083亩,森林覆盖率达40.7%。研究区域三叠系碳酸盐岩层广泛出露,岩溶形态多样,岩溶区域占总面积比例较大,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治理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北盘江左支流打帮河支流王二河左支流。王二河上游支流上源河蔡官屯河段及三岔河两岸基本为天然土坎,洪涝灾害频发。为了增强西秀区河道应有的基本功能,必需进行综合规划治理。

3  河道施工现场除污防害的综合管理对策

3.1  建立生态系统

西秀区地处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与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宽缓分水岭地区向广西低山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属于安顺—镇宁北东向平缓褶皱丘盆地,地貌类型为溶蚀作用造成的峰林谷地、峰林洼地及残丘波地,地势上为一向南倾斜的丘陵盆地地形。区内土壤为微酸性黄壤,pH在6.5左右、表土层约0.5m~1m之间,多年平均降雨量1350.3mm,平均气温15℃。

结合西秀区地质地貌特征,在西秀区河道两侧进行生态河堤护坡绿化处理,不仅可以增强河堤斜坡的绿化效果,还可以增加斜坡的稳固性能,改善河道两侧的酸性土壤,进而改善水体的酸碱度,此外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2]。根据西秀区土壤特征,可以选择香根草和三叶草,按照5株/从和从距0.1m,并按等高线排列种植,排距0.3m的距离进行种植。上述建立生态系统的治理对策是实现“绿水青山”的基础,也是充分利用大自然水循环的典型事例。

3.2  加强河道河堤的治理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生态、旅游、发展等理念,西秀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质景观奇特,加之植被发育,是良好的旅游区域。因此,在河道堤坝治理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一自然优势条件,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河道风景线,如将河道河堤设计为复合型生态河堤,复合型生态型护坡河堤常水位以下采用M7.5浆砌块石护坡,堤身厚0.4m,堤顶宽度0.72m,迎水面为坡比为1:2.0,常水位至堤顶采用香根草和三叶草混合式草护坡,坡比为1:2.0,常水位以下迎水面采用的M10砂浆勾缝,浆砌块石护坡河堤每隔15m设一沉降缝,沉降缝间距可根据地基条件做适当调整,缝宽 2cm~3cm,缝间采用沥青砂浆充填。上述处理措施不仅可以实现河道除污防害的目的,借助大自然强大的自我净化功能实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还可以保护河道河堤边坡因暴雨冲刷等而造成土体、垃圾等进入河道。

3.3  加强堤基及开挖边坡稳定性治理工作

堤基以及开挖边坡的稳定性是确保河道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防止大量土体、垃圾、建筑材料等因堤坝坍塌等而流入河道的重要措施[3]。西秀区河道两侧多数为第四系残坡积层,厚度1.8m~2.7m,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粘土河粉砂质粘土,河堤基础置于粘土层中下部,基础开挖深度1.0m~2.5m,开挖稳定边坡坡比1:1.5,由于开挖深度较浅,大多地段施工中可不作临时支护,对于局部河堤自身稳定性较差河段进行适当的边坡支护。此外,西秀区为碳酸盐岩地区,地形较平缓,除可能发育的溶蚀裂隙外,无其他崩塌、滑塌、不均匀沉降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存在。对开挖中可能遇到的溶蚀裂隙,可采用混凝土塞处理,对较大的岩溶洞穴,可采用先抛填大块石,再用碎石及混凝土封堵的办法。如三岔河干流治理河段:桩号0+000~2+860,总长2860m,河床为第四系覆盖,厚1.8m~2.7m,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中统江洞沟组(T2j)青灰、灰黄色中至厚层砂岩、粉砂岩夹泥页岩,岩石风化强烈,强风化层较厚,下伏弱风化基岩岩石坚硬完整,岩层产状:走向近东西向,倾向180°~190°,倾角5°~15°,岩石表层破碎,风化强烈,强风化层厚1.5m~2.0m,建议河堤基础置于第四系化底部,基础开挖深度度为2.0m~2.5m,开挖稳定边坡坡比1:1~1:1.5。

3.4  弃渣场的处理对策

城市弃砸场是解决城市垃圾,存放河道清理垃圾等的场所,在治理河段左岸的一冲沟中存在一弃渣场,平均运距4km,是处理堤基土石方开挖料以及清障、清淤、河道疏浚等渣料的場所。弃渣场为冲沟,其底部地形平坦,场地长200m~300m、宽100m~150m,地面高程1150m~1175m。场区底部分布有1.5m~4m的第四系粘土层,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下统江洞沟组(T1j)砂岩、粉砂岩夹泥页岩,岩石表层破碎,风化强烈,强风化层厚1.5m~2.0m,岩溶裂隙发育,岩层产状185°~190°∠10°~∠15°,下伏弱风化层厚度大。岩石富水性中等,为中等含水层。渣场周围及附近的地表水除少量渗入地下外,大多直接流入三岔河河,向下游排泄,场区位置地下水深埋。因此,为了防止堆渣后渣料堵塞底部的排水通道,建议堆渣体底部做好排水处理。同时,为防止因水的作用而造成堆渣体失稳,还应做好渣场周边的排水设施以及地表环保覆盖和耕地恢复等。

4  结束语

河道治理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也是保障城市发展及生活用水的重要措施,对防涝防旱、农业灌溉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地表水系与地下水之间存在水力联系,一旦地表水体被污染,地下水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且不易治理。基于此,本文以西秀区河道治理为研究对象,从4个方面讲述了河道施工现场除污防害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薛国臣.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治淮,2018(10):58~60.

[2] 薛成众,蔡景塔.河道施工现场除污防害的综合管理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4(3):49~50.

[3] 陈大鹏.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质量管理浅议[J].水利技术监督,2018(4):13~15+29.

猜你喜欢
治理对策
关于企业财务报表失真与治理对策探讨
清水河的呐喊
对会计假账问题的初步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
强化高校工会“小金库”管理对策
青海省杂多县草原生态环境治理对策探析
河南省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浅析公路桥面铺装早期破坏原因及治理方法
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队协同创新机制与治理对策研究
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队协同创新机制与治理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