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养老视域下图书馆面向老年读者的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构建

2019-08-30 06:49时庆安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文化养老阅读推广图书馆

关键词:文化养老;图书馆;老年读者;阅读推广

摘要:文章在分析图书馆老年读者阅读需求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图书馆面向老年读者开展阅读推广服务的作用机制,构建了面向老年读者的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最后提出了面向老年读者的阅读推广服务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07-0002-03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全国老龄办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六十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2.4亿。“文化养老”是近年来提出的全新养老理念,强调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鼓励老年群体参与社会实践,提升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随着社会各界对老年群体关注程度的提高,全国各地的“文化养老”实践活动应运而生,老年大学、老年人阅览室等服务场所逐渐增多[1]。图书馆是实现终身教育的场所,是促进文化养老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提高老年读者文化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文化养老蓬勃发展的大趋势,图书馆应秉承普惠、均等、便利的原则,为老年读者提供高品质的阅读服务,为老龄化社會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文化养老视域下图书馆老年读者阅读需求的特点

随着我国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群体的文化权益逐渐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与年轻读者群体相比,老年读者的阅读习惯更为特殊,因此,图书馆需要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

1.1阅读内容多样化

老年读者来自各行各业,由于自身阅历、专业知识、社会背景的差异,他们在阅读内容方面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对不同信息的需求程度也千差万别。统计表明,时政热点、社会新闻是最受老年读者欢迎的内容。这与很多老年人经历过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也表明老年读者希望通过时政新闻了解社会动态[2]。同时,养生、保健类信息也是老年群体关注较多的内容。这是因为随着生理机能的退化,老年人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健康方面的问题,因此他们更加关注医疗保健知识。部分老年读者为陶冶情操,倾向于关注戏曲、绘画、书法等内容,并通过与其他人交流经验的方式排解内心的孤独,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

1.2关注内容切身性

图书馆老年读者关注的阅读信息虽然存在类型、来源与内容方面的差异,但多与自身的家庭、健康、兴趣等密切相关。这是因为老年读者多为退休人员,闲暇时间较多,可以自由安排阅读时间,在阅读方面的目的性更明确[3]。对于大多数老年人而言,家庭生活与健康至关重要,这也影响到他们对阅读资源的选择,尤其是医疗、养生、子女就业、婚恋等方面具有实用性的阅读资源更受老年读者的青睐。这就要求图书馆关注老年读者的切身需求,增加养生、医疗等相关阅读资源的采购,以吸引更多老年读者到馆获取相关信息。

1.3阅读习惯相对固定

老年读者在长期阅读的过程中大多形成了自己相对固定的阅读方式。很多老年读者有看报纸的习惯,这是因为报纸具备获取便捷、信息量大、篇幅小的特点,更容易被老年人接受。老年读者对于书刊内容的选择也存在偏好,养身类、时政类书刊更能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到馆获取信息的老年读者也会选择相对固定的时间和阅读类型。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各类移动终端阅读设备层出不穷,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数字化阅读逐渐成为主流。但对于老年读者群体而言,由于对电子阅读的不习惯和不适应,他们对数字化阅读资源利用得并不多。

2图书馆面向老年读者开展阅读推广服务的作用机制老年读者虽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逐步弱化,但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在满足老年读者阅读需求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文化养老中扮演着教育、服务、管理等多重角色,对于文化养老事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见图1)。

2.1适应老龄化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持续进步,医疗、养老等基本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龄化危机。而当老年群体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后,非常渴望获得更高层次的满足,即“尊重”“求知”“自我实现”等。这些需求成为一种动力,促使他们寻找更为丰富的文化生活。文化养老是老龄化社会的重要举措,我国应该将其纳入公共文化服务范畴。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在服务老年读者群体方面具备特定优势,参与文化养老实践也是其适应老龄化社会新变化,获得更多社会支持的良好机遇[4]。图书馆应合理设置服务项目,在阅读推广中给予老年人更多关注,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2.2发挥情感慰藉作用

很多老年读者为退休人员,由于远离原有的社会关系或工作环境,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减少,加上亲属或子女工作繁忙,彼此之间交流沟通不足,这就很容易让老年人产生孤独感。图书馆作为老年读者获取知识的场所,可以根据不同老年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推广活动,吸引老年读者参与,在享受阅读乐趣的过程中消除情感上的空虚。图书馆作为老年读者经常光顾的场所,可以将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老年读者聚集起来,搭建老年人之间的社交纽带,让具有相近文化背景、年龄层次或价值观的读者自由交流,并以兴趣群、读者俱乐部等方式建立人际社交圈,让老年读者在良好的社交氛围中获得情感慰藉。

2.3体现社会教育职能

老年读者到图书馆获取新知识,本身就是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和融入社会的过程[5]。图书馆为老年读者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可以让老年读者感受到尊重与关爱。很多老年读者在离开工作岗位后,由于空闲时间较多,往往有培养兴趣爱好、陶冶情操的强烈愿望。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内容涉及面广,符合老年群体的需求特征,如时政热点、戏曲艺术、体育保健等,能够满足老年读者的求知审美需求,也有助于其身心的全面发展。此外,图书馆作为引领全民阅读的重要场所,能够以专业可靠的信息服务,引导老年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老年人的思想观念,发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3图书馆面向老年读者的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构建

要想为不同类型的老年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图书馆需要做好精准群体划分工作,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特点,从资源配置、平台搭建、人才培养等层面构建阅读推广服务体系,进而满足老年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见图2)。

3.1资源配置:保障文献资源的有效性

时庆安:文化养老视域下图书馆面向老年读者的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构建

图书馆面向老年读者开展阅读推广服务,应做好资源建设工作,选择适合老年读者阅读的资源类型,保障合理的文献资源配置,以优质的服务获得更多老年读者的认可。为了更好地掌握老年读者的阅读需求,图书馆可以建立灵活的反馈机制,对老年读者的阅读情况进行统计,或者以随机采访的方式掌握不同老年群体的阅读需求,推送符合老年读者习惯的阅读资源。老年读者具有强烈的自我提升、自我实现需求,图书馆要根据他们的阅读心理,挑选养身保健、时政热点等类型的文献[6]。此外,图书馆还应配置老年人专用的电子阅览设备、有声读物和视听资源,照顾老年读者的阅读习惯,避免他们对电子设备产生抵触。

3.2平台搭建:打造个性化服务平台

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空巢老人的数量逐渐增多,帮助这些老年读者排解孤单,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老年读者作为特殊的服务对象,图书馆有必要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搭建符合他们阅读习惯的服务平台,如建立专门的老年人阅览室、组建老年读者志愿团等,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同时,图书馆可以通过举办老年读者培训班或以专家讲座的方式,帮助老年人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满足他们老有所学的需求。

3.3人才培养:建立高素质服务团队

由于身体机能退化,老年读者的思维相对迟钝,视力逐渐下降,这就需要图书馆员以高度的耐心与责任心,准确掌握他们的实际需求。因此,图书馆需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不仅要强调提升馆员的专业服务技能,也要培养馆员关爱、尊重老人的良好品质,进而为老年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图书馆可以针对老年读者的需求特征定期开展馆员培训活动,指导馆员与老年人进行有效沟通,强化他们为老年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同时,图书馆可对外招募老年读者服务志愿者,创新人力资源结构,解决图书馆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扩大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范围。

4文化养老视域下图书馆面向老年读者的阅读推广服务策略在国家鼓励文化养老的趋势下,图书馆应发挥公益性文化机构的作用,有意识地引导老年读者发挥余热,以多元化的閱读推广活动丰富老年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老龄化事业的发展。

4.1拓展宣传推广渠道

很多老年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认知还停留在借阅图书、浏览报纸的层面,对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了解不多[7]。因此,图书馆需要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借助电视、广播、报刊等多种宣传渠道,向广大老年读者介绍图书馆的服务项目,同时可以深入社区、养老院等场所,以发放宣传册、面对面解答疑问的方式,吸引更多的老年读者参与阅读推广活动。图书馆可以根据老年读者的实际需求,举办贴心、有趣的阅读推广活动,提高他们参与图书馆活动的热情。例如:温州市图书馆考虑到很多老年读者以温州方言进行交流,为避免他们在自助阅读过程中存在交流障碍,专门开展了“温州话读报”活动,每周定期在老年分馆为老年读者提供读报服务,满足他们渴望了解时事新闻的需求,也创新了阅读推广服务方式。

4.2强化社会合作共赢

图书馆开展广泛的社会合作,可以实现与其他机构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拓展阅读资源采集范围,更好地满足老年读者的阅读需求。图书馆应该以开放的态度,秉承平等、合作、共赢的原则,与社会各界建立密切联系,形成合理的信息交流与利益分配机制,共同为老年读者提供可靠的文化服务。一方面,图书馆可以与老年大学合作,共同组建老年读者培训班,帮助他们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另一方面,图书馆可以争取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支持,拓展服务资金来源,共同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推广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此外,图书馆可以与老年协会、社区义工组织等合作,深入老年读者的日常生活,让阅读推广服务更加贴心、暖心。

4.3建立长效文化养老机制

目前,我国图书馆在文化养老实践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处于摸索阶段,在服务体系、制度建设方面还不够完善。因此,图书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强化创新能力与应变能力,制定可行的服务方案与规章制度,从为老年读者提供阅读推广服务的内容、方法、设施、职责等多个层面推进长效文化养老机制建设,保障图书馆服务的持续性与科学性。政府需要强化政策法规的引领作用,为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提供法律保障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图书馆也要根据自身实际,不断调整服务手段与模式,制定符合老年读者特点的服务细则,完善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结构,拓展阅读推广服务渠道,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5结语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也是我国未来几十年需要面对的难题。文化养老理念的提出,为保障老年群体基本文化权益指明了方向,也对文化服务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场所,面对老年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理应有一番作为。图书馆有必要做好老年读者需求调研工作,提高馆员综合服务素养,以符合老年读者阅读习惯的阅读推广方式,为他们提供贴心、周到、便捷的阅读服务,让老年读者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王宝兴.老年读者阅读心理及服务策略研究[J].中文信息,2017(5):48-49.

[2]杨杰.全民阅读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创新管见[J].图书馆学刊,2016(6):95-97.

[3]杨玉娟.数字阅读时代江苏老年读者微信阅读现状分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4):91-92.

[4]纪向新.互联网环境下老年读者信息权利及其保障策略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6(5):31-34.

[5]谭绣文.珠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调查分析及启示[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7(1):60-65.

[6]麦玲玲.浅谈如何加强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问题[J].读书文摘,2017(10):33-34.

[7]韩春艳.试析基于真人图书馆的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新模式[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s1):69-71.

(编校:周雪芹)

猜你喜欢
文化养老阅读推广图书馆
图书馆
“文化养老”初探
“文化养老”视域下养老路径的发展探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新形势下“文化养老”的实践与探索
对离退休老同志安度晚年生活的思考
去图书馆